听众没耐心听你演讲?学会马云的三个前提法则,变得控场能力强(三维树)
经常有朋友讲,演讲的时候,听众听得不耐烦,有什么办法提高演讲的控场能力呢?
对演讲的定义,从形式上讲,是面对两人以上,需要表达某个观点的讲话;从内容上讲,是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听众的想法。
在职场,有三类演讲比较难以控场。
一是人生感悟类演讲:比如你需要对一些年纪比你大的人进行演讲,在谈论人生智慧的时候,听众就会觉得你的阅历浅,不想听下去。
二是工作经验类演讲:比如你和公司的同事或领导分享工作中的某些经验的时候,有些同事会把你当成对手,从而在心底里会轻视你。
三是学习体会类演讲。比如你参加某个学习活动,活动中高手云集,你需要发言时,听众对你充满质疑,因为他们只想听高手的演讲。
综合来讲,听众对你的演讲没耐心听,是因为你的影响力不够。就如一位农村小伙,在外面打工赚了很多钱,村里的人都爱听你讲话和吹牛。如果你在的成绩很平常,别人就想远离你。人就是这么的现实。
如果你是一位积极上进的职场人,面对比你能力强的领导或客户或陌生人进行演讲,怎样才能从影响力差变为控场力强,从而让他们支持你的演讲观点呢?
你只需要运用好三个逻辑思维的前提:公理的,别人的和自己的。
一,公理的前提:公理是指依据人类理性和愿望发展起来而共同遵从的道理。
比如,你在和几位客户一起喝茶,聊到对人生看法的时候,你想说的观点是“人生需要快乐”。但你在表达这个观点之前,需要加上圣人的名言作为前提,这样更容易受人接受。
你可以说:“释迦牟尼说:离苦得乐(公理)。意思是说,人的本身是苦的,但可以追求收获快乐。所以,我的人生态度是:人生就是不断追求快乐的过程......”
这样说完之后,你的形象在客户的心中,立马就高大上了,他们也就更愿意听你讲话,因为他们觉得你是一个说话有深度的人。
那么,接下来,你就可以和客户进一步探讨,有关“人生快乐”的这个话题。
所以,你平时要背熟几句公理的名言,因为你的任何观点,都可以用公理做为前提。
比如,你想说观点是“更好的成为你的自己”,那你就可以用上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作为前提;如果你想说的观点是“读书改变人生”,那你就可以用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做为前提。
二,听众的前提:是指以听众心中相信的事情作为前提。
比如,你的销售能力很强,公司安排你为同事做一场经验分享的演讲。你想分享的观点是,因为你的销售成绩好,是来自于“每天早上训练十分钟的演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你直接表达出来,同事们会难以接受,这是因为,不是你的观点不好,而是你在他们的心里是竞争对手,自然会有一种抗拒心理。
所以,你要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加上领导的指导精神或发言的观点作为前提,这样,你的观点就有了权威性,同事们自然喜欢听。
你可以说:“我近期的销售能够获得好成绩,这得益于半年前,我听了某某领导的那场演讲,他说“作为销售成员,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前提)。”所以,我从那天起,坚持每天练习十分钟的演讲口才,经过半年的努力,使我和客户沟通的时候,变得更自信......”
同事听完之后,使他们如获至宝,他们会感到“原来是这样的啊”,这样,你的观点就轻松的让大家接受了。
所以,你想在同事们的心中建立影响力,平时要多听领导或董事长的演讲,或多看相关的文章,记住他们表达的思想观点。当你有机会在公司做演讲的时,可以作为自己表达观点的前提,这样就能帮你提升演讲的权威性。
三,自己的前提:是指你相信的人生哲理。
比如,你和一些陌生朋友在户外爬山,休息时相互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你想说自己是一个“自我奋斗的人”。如果你直接表达出来,让人感觉是说教,因为这太平常了,别人也记不住。那你可以用自己的人生哲理做为前提。
比如你的自我介绍说:“我是小刘,我的人生哲学是“只有自己强大,才会受到别人尊重(前提)”。虽然我一无所有,说话还有些口吃,但我相信,只要不断自我奋斗,终有一天,会走向成功。所以我每天都看书,学习写文章,练习口才,现在也有了一点点成绩......”
这样说完,立刻给别人一种榜样的感觉,因为你讲出了别人心中的梦想,这样,你的形象就建立在听众的心里了。
当我们还在成长之中,需要进行演讲的时候,巧用“前提”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会增强你的控场能力和影响力。
当然啦,要是你哪一天成功了,真正强大了,那时想表达某个观点的时候,就不用加上“前提”那么麻烦,直接说出来就可以了,台下会尖叫声一片!
但你在成功之前,一定要借用“前提”这个金身,让自己的思想也闪光。
就如马云在创业之初,想让人们重视互联网,但没人相信他说的话,所以他在演讲和广告宣传中,就借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名气做为前提,再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他说:“比尔·盖茨说,互联网将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此,这句话很有影响力,真的让阿里巴巴的这个互联网的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