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81)
第十章、太阳太阴合病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组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约20克)。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注】:18条“喘家”为素有喘,若得外感又现现桂枝汤证(发热,恶风,自汗出,头身痛,喘),则加厚朴、杏仁。若喘因邪而势急,邪乘喘而威盛者,则宜再考虑它方。
43条为太阳病误下产生微喘,故当有胸满脉促,多为气上冲,类似桂枝去芍药汤之胸满而更甚,因为还多了喘。与人参所主之心下痞硬有不同,人参证局于限心下痞硬,而喘者之胸满为普普通的虚性膨满。这时表又未解。所以治疗基本上还是以桂枝汤打底,针对胸满,加厚朴;针对喘,加杏仁。
无论哪一种,其(咳)喘皆痰饮之故。所以该方证属太阳太阴合病。杏仁主咳逆上气,厚朴消胀除满、理气化痰。杏仁开表、提壶揭盖,此所以亦缓解咳喘故也。咳喘患者不论新(43)久(18),不论是慢性气管炎、咽喉炎,还是感冒等病,也不论是否因误下,若非热实证者均有使用机会。
【编者(太极闲人)按】:老师讲课中还讲了不要把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与麻黄汤证、麻杏石甘汤证证、葛根芩连汤证、四逆加人参汤证、生脉散证等混淆,还谈了其它广泛的问题以及其它广泛的资料征引,甚至还涉及脏腑辩证,内容较杂,故割爱略去。
2、桂枝人参汤
【组方】:桂枝四两,炙甘草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注】:根据条文推理,太阳病用过解表的方法,但没有解透,“外证未解”,又看到有点里实,过早的“数下之”,使热邪陷里,造成“协”(又曰“挟”)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这时若表证依然没有解,这是表里同病了。
作为表不解,当有恶风、一定程度发热、汗自出、头身痛等症状,下之后的表不解还一般有气上冲,解决办法是桂枝汤或桂枝甘草汤;作为里不解,心下痞硬、下利或便溏,在太阴部分我们学过人参汤(即理中汤)。现在表里不解,故以桂枝甘草汤合方人参汤主之,称为“桂枝人参汤”。桂枝、甘草补中益气固表、降气冲,解决表证问题(当然还得吃热粥盖被取微汗);术与干姜蠲寒饮止下利;人参解心下痞硬,甘草缓急。于是表里、阴阳双解,简约精妙。
若里有真寒,比如下利清谷、恶寒倦卧,或脉沉,用这个方就不行了,当先救里,救里用四逆汤。
桂枝人参汤常见于发热感冒自服一些成药,或医生开方不对证,或平时常服减肥药、保健药,把自己搞虚了,感冒后仍继服这些东西,造成表里不解而心下痞硬者。
条文中说了“数下之”,我们不要机械地理解,好像非得前面用了下法才能使用它,不是的。只要有是证,就可以用是方。比如,恶风(寒发),发热,头身疼痛,汗出,心下支撑,下利或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虚,那么就可以使用桂枝人参汤。
或问:这条的协热利中肛门是否会热?
协热利,指下利时邪热入里“协同”之意。有不同情况。如葛根芩连汤证是热迫大肠,又表未解的“协热利”,下利臭秽,可见肛门灼热,或见小便黄;桂枝人参汤证乃里虚甚至微寒而兼邪热趁虚而入的“协热利”,下利溏稀,尿清脉弱。前者归属有实热里证,当清热止利,辛凉解表,后者归属有虚寒里证,当辛温解表。
3、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组方】: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皂荚一枚(可用20克),去皮子,炙焦。右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首先谈一下桂枝去芍药汤,以前学过,见伤寒论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1条讲太阳病用了错误的下法,误下必伤中气,成上实下虚,还产生脉促胸满,这是有气上冲,这表明人体还有一股试图将气血津液向上、向外输送战斗的迹象,这还是表证,可以停止错治,用桂枝去芍药汤来解决问题。下虚不宜用芍药,桂枝治气冲,故用桂枝汤去芍药汤。
今天这一条也是错用下法后有气上冲,不过多了个“吐涎沫”,说明还有痰饮,当属肺冷的一类,因此在桂枝去芍药汤基础上再加皂荚。皂荚辛温,有点燥,有通关窍、排痈脓的作用。若虚热的肺结核,皂荚辛燥不可轻试。因此不要一见“肺痿吐涎沫”就用这个方。
肺痿者,按金匮义,乃热在上焦因咳为痿,是虚证,今之肺结核就属于肺痿,当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之类,然金匮既列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则肺痿另当有肺冷之痿。
汤诀歌:桂枝去芍本消阴,痰饮挟邪迫肺金。一个皂驱粘腻浊,桂枝运气是良箴。
方名冠以“千金”者,因仲景著述十六卷,惟《伤寒论》十卷传于后世,宋时王洙自蠹简中发现仲景之《金匮玉涵要略方》三卷,然《玉涵》与《伤寒论》无大差异,其间有《伤寒论》所无方剂,但因历时颇久,每有散缺,故其时高保衡、孙奇、林亿三氏协力由《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中,抄摘而成完本,命名为《金匮》。以“千金”二字冠于本方者,意谓由《千金方》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