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皇帝之后,石敬瑭面临着哪些困境?

石敬瑭在向契丹借兵时,签署了割让幽云十六州的条约,但条约这东西,既然能签订,就肯定能废除。

如果石敬瑭在这方面不讲信义,史书会因此非议他吗?估计是不会的。如果石敬瑭恩将仇报,掉头再把契丹灭了,史书会因此非议他吗?估计也不会的。因为这样的石敬瑭,肯定会像李世民一样,被史书大赞特赞。

更主要的是,幽云十六州也不是石敬瑭家的,他说割就割,凭什么啊?

时晋新得天下,藩镇多未服从;或虽服从,反仄不安。

事实上,石敬瑭当了皇帝,而且承认称帝前签订的条约,但是契丹人接管幽云十六州时,也是大费周折。

首先,云州在吴峦的率领下,拒绝契丹人接管。契丹围困云州七个月,也无法攻克云州。

但是云州坚守到此时,估计也很难坚守了,所以石敬瑭出面,要求契丹先撤军,然后调吴峦离开云州。

当然了,契丹没有要求严惩吴峦,石敬瑭敬佩吴峦是条汉子,所以让他到内陆当节度副使。

高祖入立,以云州入于契丹,而峦犹守城不下,契丹围之凡七月。高祖义峦所为,乃以书告契丹,使解兵去。高祖召峦,以为武宁军节度副使、谏议大夫、复州防御使。

然后,朔州节度副使后来杀了契丹人任命的节度使,要求归中原王朝管辖。

又朔州节度副使赵崇已逐契丹节度使刘山,求归命朝廷。

还有幽州节军政主管一度想请求归附中原王朝。

初,契丹既得幽州,命曰南京,以唐降将赵思温为留守。思温子延照在晋,帝以为祁州刺史。思温密令延照言虏情终变,请以幽州内附;帝不许。

现在的问题是,石敬瑭敢撕毁与契丹签订的条约吗?

显然是不敢的,因为只要撕毁条约,就会与契丹全面开战,因为契丹不可能让石敬瑭这样玩的。

有求我的时候,就许诺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我,用完我之后就想赖账,你是不是觉得我好欺负啊?

如果石敬瑭的实力足够大,自然敢试着与契丹赖赖账的。

问题是,当时军人势力高涨了,所以石敬瑭自然不敢奢言与契丹开战。因为你不愿意与契丹睦邻友好,自然有人愿意代替你的。

换而言之,一旦与契丹全面开战后,肯定有人会蠢蠢欲动,想着复制石敬瑭从前的成功。

现在石敬瑭亟待解决的事,就是如何巩固中央政府的权力,其它事,都得往后面放一放。

因为在军阀林立的背景下,你敢发动全面对外战争,有多少人会趁火打劫你,你永远也不知道。

石敬瑭时代的军方大佬有多嚣张,只要看一下张彦泽就可以知道了。

张彦泽的一个小弟得罪了他,即将被处死。这个小弟就向中央政府寻求庇护,石敬瑭认为这个小弟并没有错,所以希望张彦泽放这个小弟一马。

问题是,在张彦泽看来,这就是石敬瑭干涉自己执行家法,于是就叫人给石敬瑭捎过话去。

我对自己的小弟执行家法,希望你不要瞎掺和,如果非要瞎掺和,万一弄出乱子,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面对张彦泽这种嚣张的行为,石敬瑭终于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只好把张彦泽的这个小弟遣返回去,结果呢?张彦泽就把这个小弟虐杀了。

彦泽遣行军司马郑元昭诣阙求之,且曰:“彦泽不得张式,恐致不测。”帝不得已,与之。癸未,式至泾州,彦泽命决口、剖心、断其四肢。

后来,张彦泽又虐杀了一个背离他的将领。

张彦泽在泾州……还至陕,获亡将杨洪,乘醉断其手足而斩之。

于是有人就告诉石敬瑭,这种风气是绝不能纵容的。因为梁、唐时代,好像也没有听说哪个军方大佬敢嚣张到这种境地,于是石敬瑭对张彦泽进行了降职处理。

右谏议大夫郑受益上言:“杨洪所以被屠,由陛下去岁送张式与彦泽,使之逞志,致彦泽敢肆凶残,无所忌惮……”疏奏,留中。

后来,石重贵与契丹全面开战,契丹人还没有渡过黄河,张彦泽就与契丹达成默契,并用武力接管帝国都城,做好了欢迎契丹皇帝进城的准备。

开运三年冬,契丹既南牧,杜重威兵次瀛州。彦泽为契丹所啖,密已变矣。乃通款于契丹,请为前导,因促骑说重威,引军沿滹水西援常山,既而与重威通谋。及王师降于中渡,契丹主遣彦泽统二千骑趋京师,以制少帝,且示公卿兆民以存抚之意。

张彦泽在石敬瑭时代虽然嚣张,但总的来说,还算是小打小闹。

范延光在后唐时代就是标准的军政大佬,范延光曾担任过后唐的枢密使;石敬瑭起兵时,范延光担任天雄军节度使。而且范延光女儿还是唐末帝李从珂儿子的妃子,所以直到大势已去时,范延光才向石敬瑭表示臣服。但是他向石敬瑭臣服之后,依然与石敬瑭分庭抗礼,并且一再计划叛乱。

当晋高祖起太原,末帝遣延光以兵二万屯辽州,与赵延寿掎角。既而延寿先降,延光独不降。高祖即位,延光贺表又颇后诸侯至,又其女为末帝子重美妃,以此遂怀反侧。

范延光发动叛乱时,给后晋众多军政大佬写信,进行了大规模的串联活动。在此过程中,众多人跟随范延光参与叛乱;甚至张全义的儿子也参加了此次叛乱,并且一度占据了洛阳城。

范延光遣使以蜡丸招诱失职者,右武卫上将军娄继英、右卫大将军尹晖在梁,温韬之子延浚、延沼、延衮居许州,皆应之。

延光使人诱从宾,从宾遂与之同反,杀皇子河阳节度使重信,使上将军张继祚知河阳留后。继祚,全义之子也。从宾又引兵入洛阳,杀皇子权东都留守重义,以东都副留守、都巡检使张延播知河南府事,从军。

范延光的叛乱持续了一年时间,政府军也无法把它平定。最后通过政治诱降的手段,解决了这次叛乱。

石敬瑭对范延光一系发布大赦令,表示过往不究。并且发誓说,天地可以作证,如果我事后追究你的责任,让我的国家马上就灭亡。

范延光投降后,依然拥有很高的职务、享受很高的待遇。追随他的小弟,也大都继续拥有很高的职务,享受很高的待遇。

总的来说,范延光一系的人马,都保持从前的级别,只是给他们换个工作地方。

整个过程,乐观地说,其实就是用一种比较激烈的方法削藩罢了。因为这样一折腾,范延光为代表的军政集团就被分割瓦解了。

范延光一系的职务地位,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是都被调动了工作岗位,这意味着彻底接受了中央政府的改编。

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事件。

在围剿范延光时,政府军把范延光某个小弟的母亲找来了,并让她在城下劝范延光的小弟投降,范延光这个小弟,为了阻止自己母亲惑乱军心,一箭就把她给射死了。

现在的问题来了,范延光的这个小弟,应该赦免吗?石敬瑭说了,大赦令已颁布,再寻找借口杀降,会让得到赦免的人没有安全感的。

问题是,有人说了,这种不忠不孝的人,怎么可能留在天地间呢?最后石敬瑭还是饶恕了范延光这个小弟,并任命他为某州刺使。

招讨使杨光远知彦珣邢州人也,其母尚在,乃遣人之邢州,取其母至城下,示彦珣以招之,彦珣望见,自射杀之。及延光出降,晋高祖拜彦珣房州刺史,大臣言彦珣杀母当诛,高祖以谓赦令已行,不可失信。

后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当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出自安重荣之口。他在造反时,公然拿石敬瑭卖国说事。

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出于行伍,性粗率,恃勇骄暴,每谓人曰:“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

在这种背景下,契丹使者只要从他境内路过,安重荣就会把他们叫过来痛骂一顿;后来有契丹使团看到安重荣这样嚣张,就和安重荣对骂起来,于是安重荣一怒,把他们全杀了。

天福中,朝廷姑息契丹,务安边塞,重荣每见蕃使,必以箕踞慢骂。会有美棱数十骑由其境内,交言不逊,因尽杀之,契丹主大怒,责让朝廷。

更主要的是,安重荣还一再公然招降纳叛,联络各种反对契丹的异族力量。

初,帝割雁门之北以赂契丹,由是吐谷浑皆属契丹,苦其贪虐,思归中国;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复诱之,于是吐谷浑帅部落千馀帐自五台来奔。

安重荣这样嚣张,契丹人自然非常生气,于是就对石敬瑭的使者说,你们为什么不管安重荣?

石敬瑭的使者说,这就好像一户人家出了个穷凶极恶的儿子,他爹也管不了啊。

彦询至其帐,契丹责以使者死状,彦询曰:“譬如人家有恶子,父母所不能制,将如之何?”契丹主怒乃解。

但是这种解释,实在不能让契丹人真正满意,什么叫你们管不了,分明就是你们不愿意管!你们用这种不能见人的手段,煽动民族和我们契丹人作对,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安重荣后来,更是公然斥责石敬瑭认贼作父,并口口声声高呼要大举进攻契丹,还把相关内容四处传播。

表数千言,大抵斥帝父事契丹,竭中国以媚无厌之虏。又以此意为书遗朝贵及移藩镇,云已勒兵,必与契丹决战。帝以重荣方握强兵,不能制,甚患之。

但是在当时背景下,民族主义大旗似乎并不管用。安重荣高举这种大旗,最后还是让石敬瑭派军围剿了。

在当时背景下,你高举民族大旗,在适当范围内,大家会为你点赞加油的。但是你越玩越大,而且上升到了,主战派、主和派需要站队的高度时,你扛着这面大旗,估计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

因为到了这种时候,人们自然会普遍承认,在当时背景下,主战就是害人害己的事。因为当时的后晋,中央集权正在进行中,与契丹贸然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跟着安重荣推翻石敬瑭,然后废除与契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更是后果不堪设想的事。因为这注定会把中原王朝折腾的一片混乱,最后让契丹获得更多的机会。

所以安重荣高举民族大旗,大张旗鼓的造石敬瑭的反,很快就失败了。

解决安重荣之后不久,石敬瑭就病死了,他一共当了六年皇帝,在这六年时间里,虽然一直处于焦头滥额的境地中,但是帝国的中央集权显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因为在围剿反叛势力时,石敬瑭都是以全胜收场的。

胜利后,即使有所妥协,但是最后的底线,也是以彻底改编叛军结束。说得具体点,叛军首脑调离他从前所在军区,叛军主要成员也接受新的人事任命。

所以石敬瑭临死前,帝国两大军事巨头是刘知远、杜重威,都是石敬瑭的嫡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石敬瑭把军事系统彻底改编完成了,因为刘知远当时就显现出尾大不掉的架式。

石敬瑭给刘知远加同平章事的头衔时,刘知远听说同时也授予杜重威相关的头衔,当时就表示拒绝了。因为刘知远觉得自己百战功成;杜重威主要是靠裙带上位,凭什么让杜重威与自己并列呢?

初,汉高祖在晋,掌亲军,为侍卫都指挥使,与杜重威同制加平章事,汉高祖耻之,怒不肯谢。

事实上,刘知远敢这样做事,本身就证明,石敬瑭应该让杜重威牵制他。

因为这也真是放到了五代时期,换个时代,哪个大佬敢这样牛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代,如果有军方大佬敢这样嚣张,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石敬瑭气得一度要撤刘知远的职。

只是有人告诉石敬瑭,刘知远是你的嫡系,而且现在位高权重,你这样公开你们之间的矛盾,估计后果比较严重。所以石敬瑭没有公开这种矛盾,只是让人把这种意思传达过去:你已经越界了。刘知远遂接受了相关的人事任命。

知远耻与重威同制,杜门不出。高祖怒,欲罢其兵职,宰相赵莹以为不可,高祖乃遣端明殿学士和凝就第宣谕,知远乃受命。

后来,石重贵与契丹全面开战后,之所以无法打开局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知远坐镇河东,却始终一副保境安民的样子。

拜中书令,封太原王、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又拜北面行营都统。开运二年四月,封北平王,三年五月,加守太尉,然王未尝出兵。契丹寇澶州,别遣伟王攻雁门,败之于秀容。

石敬瑭死前,还有一个能与石敬瑭分庭抗礼的军方大佬没有彻底解决,那就是杨光远。

杨光远在后唐时代也是标准的军方大佬,后来围攻晋阳的军队,就是在杨光远的领衔下投降了石敬瑭。

杨光远在石敬瑭时代权力有多大,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可以了。

杨光远在领衔围剿范延光时,一度做出许多越权的事,文职系统就对他进行了若干限制。围剿范延光胜利后,杨光远就说文职系统首脑擅权,希望石敬瑭给个说法,石敬瑭只能对文职系统的首脑做出一定的处理。

光远既围延光,寻授魏博行府节度使。兵柄在手,以为高祖惧己,稍干预朝政,或抗有所奏,高祖亦曲从之……桑维翰为枢密使,往往弹射其事,光远心衔之。及延光降,光远入朝,面奏维翰擅权。高祖以光远方有功于国,乃出维翰镇相州,光远为西京留守,兼镇河阳,因罢其兵权。

当然了,在此过程中,石敬瑭也开始削杨光远的藩了。

首先,以封赏为名,对杨光远的小弟,都大肆提拔。

高祖谓光远曰:“元城之役,卿左右皆立功,未曾旌赏,今各与一郡,俾厘任以荣之。”因命为刺史者凡数人。

其次,把杨光远调到了别的军区。当然了,为了安抚杨光远,封他为东平王。

时王建立自青州移镇上党乃以光远为平卢军节度使,封东平王。

类似的人事调动可以顺利进行,本身就证明当时中央集权非常强大了。因为在中央集权有限时,类似的人事调动,通常总会引发叛乱的。

第一、中央政府随便通过提拔的方式,调动军方大佬的小弟,本身就是在侵犯军方大佬的权力。

第二、中央政府调动军方大佬离开自己的老巢,也是侵犯军方大佬的权力。

如果中央政府权力不够,这两件事其实都是禁忌,因为你敢在这两个方面大作文章,通常就是逼着军方大佬造反。

当然了,对杨光远的削藩进行得并不彻底,所以石敬瑭死后,后晋与契丹交恶,杨光远就联络契丹南侵。

光远益骄,密告契丹,以晋主负德违盟,境内大饥,公私困竭,乘此际攻之,一举可取;赵延寿亦劝之。

杨光远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寻找机会复制石敬瑭的成功。但是很不幸,最后让政府大军围剿的走投无路了。

政府军围困青州城七八个月之久,最后青州城粮草困乏,据说饿死的人有一半,开始人吃人了。

杨光远还想坚持下去,他儿子劝他不要坚持了。杨光远说,许多年前,就有人说我有帝王相,我不会输的,黎明前的黑暗,再坚持一会儿就是希望。

他儿子一看,到了这般时候,他还这样倔将,于是发动兵变,拘捕杨光远投降了政府军。

冬十一月,承勋与弟承信、承祚见城中人民相食将尽,知事不济,劝光远乞降,冀免于赤族。光远不纳,曰:“我在代北时,尝以纸钱驼马祭天池,皆沉没,人言合有天子分,宜且待时,勿轻言降也。”

政府军进入青州,秘密处死杨光远,对外宣称是病死的。

象杨光远这样的人,秘密处死他,其实是对他最大的优待,因为用这种方式处死他,意味着政府对相关事件的追究,就到此为止了。如果公开给他定罪,必定会牵连许多人,至少他的家人,是难逃一劫的。

政府之所以这样处置杨光远,是因为杨光远的儿子在最后时刻选择了投降。而杨光远的儿子们,在最后时刻背叛杨光远,就是希望得到这种结局。

朝廷以杨光远罪大,而诸子归命,难于显诛,命李守贞以便宜从事。闰月,癸酉,守贞入青州,遣人拉杀光远于别第,以病死闻。

虽然说,石敬瑭当皇帝的六年时间里,一直是焦头滥额的,但是中央集权在石敬瑭手里,显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因为围剿范延光、安重荣、削弱杨光远的同时,也是成功削藩的过程。

更主要的是,在此过程中,石敬瑭对文官系统也进行了一定的分割。因为类似的原因,与皇帝分庭抗礼的高级文职官员(比如,郭崇韬、安重诲那样强势的文官首脑)再也无法出现了。

梁以来,军国大政,天子多与崇政、枢密使议,宰相受成命,行制敕,讲典故,治文事而已。帝惩唐明宗之世安重诲专横,故即位之初,但命桑维翰兼枢密使。及刘处让为枢密使,奏对多不称旨,会处让遭母丧,甲申,废枢密院,以印付中书,院事皆委宰相分判。以副使张从恩为宣徽使,直学士·仓部郎中司徒诩、工部郎中颜并罢守本官。然勋臣近习不知大体,习于故事,每欲复之。

如果顺着这条路继续向前走,中原王朝的发展可能会少一段波折。但是石敬瑭死后,面对是不是应该继续向契丹称臣?后晋帝国出现了分歧,最后主战派占据了上风,于是后晋、契丹全面开战。

虽然后晋打退了契丹的第一轮进攻,但是终于还是被打得亡国了。

虽然说,在此过程中,军人势力一度再次高涨,但是它对中原王朝的中央集权,也许并不是多坏的事。因为我们知道,内部危机越大,普遍成员越倾向于授予中央政府更多的权力。

在中原王朝这次巨大的灾难中,人们终于发现,契丹远比大家想象中危险。此后,再有人试图向契丹寻找外援,很难再迅速打开局面了,因为人们都会清晰的知道,这就是引狼入室啊。

石敬瑭这个人,在传统史书中的盖棺定论,其实并不算太差劲。因为五代史,尤其是旧五代史在创作时,明显都是取材于各个朝代的官方资料。

在这种官方资料中,自然会对开国皇帝进行各种美化,后晋官方资料,对石敬瑭也不例外;而且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也好、后周开国皇帝郭威也好,都也是跟随石敬瑭发家的,所以后汉、后周在写历史时,也缺乏丑化石敬瑭的动机。因为一个劲儿地丑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当年跟着石敬瑭混,算怎么回事呢?

所以历史的基调,通常能认可石敬瑭的困境,并且会肯定他的成绩。

第一、在当时背景下,与契丹开战是不明智的。忍辱负重是必须的。就如石重贵上位时,有人说了,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受辱有什么丢人的?

晋使者至契丹,契丹骄倨,多不逊语。使者还,以闻,朝野咸以为耻,而帝事之曾无倦意,以是终帝之世与契丹无隙。然所输金帛不过数县租赋,往往托以民困,不能满数。

李崧曰:“屈身以为社稷,何耻之有!陛下如此,他日必躬擐甲胄,与契丹战,于时悔无益矣。”

第二、后晋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经济恢复、发展得很不错。

时晋新得天下,藩镇多未服从;或虽服从,反仄不安。兵火之余,府库殚竭,民间困穷,而契丹征求无厌。维翰劝帝推诚弃怨以抚藩镇,卑辞厚礼以奉契丹,训卒缮兵以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禀,通商贾以丰货财。数年之间,中国稍安。

当然了,这种基调,显然有美化石敬瑭的倾向。但是石敬瑭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差,显然是后来的事。

因为远离了那个时代背景,人们更容易居高临下的分析历史人物,好像就是因为出了一个人渣石敬瑭,所以改写了历史。

其实呢,在契丹强大的背景下,愿意复制石敬瑭成功的人很多,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最经典的就是,金刀杨无敌最初效力于北汉,而北汉皇帝也对契丹皇帝称臣、叫爹,关键是因为基本盘小,所以更是饱受契丹欺凌,北汉皇帝一直希望复制石敬瑭的成功,只是无法做到罢了。

当时的石敬瑭虽然对契丹称臣、叫爹、割地,但是后晋与契丹显然是两个实力对等的国家,所以契丹并没有力量参与后晋内政。

契丹对后晋的人事参与,通常只是一种事实的承认。比如,让石敬瑭重用桑维翰,重用刘知远,或是重用石重贵。这个表面上是介入了后晋的人事问题,实际上这只是对事实的承认,因为没有契丹人这种介入,石敬瑭也会这样做的。

最为讽刺的是,最后积极反对契丹的人,就是契丹点名让石敬瑭重用的石重贵。

帝与契丹主将引兵而南,欲留一子守河东,咨于契丹主,契丹主令帝尽出诸子,自择之。帝兄子重贵,父敬儒早卒,帝养以为子,貌类帝而短小,契丹主指之曰:“此大目者可也。”乃以重贵为北京留守、太原尹、河东节度使。

契丹后来有一次,赤裸裸的想干预后晋的人事任命,被石敬瑭委婉的拒绝了。

话说,从黄巢之乱开始后,定州一直就是军阀王处直兄弟的地盘。王处直的儿子从前避难契丹,所以契丹皇帝就对石敬瑭说,按我们契丹的规矩,应该让王处直的儿子按管定州。

石敬瑭说,按我们中原王朝的规矩可不是这样的。契丹皇帝一听当时就生气了,你从节度使之位突然爬上皇位,就符合你们中原王朝的规矩?

在这种背景下,石敬瑭不敢与契丹皇帝硬扛,于是就说,既然您认为应该让王处直的后人当定州主管,这个好说。

于是石敬瑭就让王处直的侄孙当了定州最高军政长官,这个侄孙不用问,与契丹没有任何瓜葛。

初,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子威,避王都之难,亡在契丹,至是,义武缺帅,契丹主遣使来言,“请使威袭父土地,如我朝之法。”帝辞以“中国之法必自刺史、团练、防御序迁乃至节度使,请遣威至此,渐加进用。”契丹主怒,复遣使来言曰:“尔自节度使为天子,亦有阶级邪!”帝恐其滋蔓不已,厚赂契丹,且请以处直兄孙彰德节度使廷胤为义武节度使以厌其意。契丹怒稍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