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心上秋——秋日谈诗何悲秋

.

  “愁”字产生于殷周盛行卜卦和祭祀的时代。从字源学的意义说,是“心上秋”合成了一个“愁”字。可见古人在造字时,就偏向于用人对秋的心理知觉来代表一种忧思。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唐多令·惜别》)正是从字源的角度,巧妙地表达一种离愁。当然,写离愁别绪的经典之作,当推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得何等的凄切情茂!

.

秋日谈诗何悲秋

王纪人

  立秋既过,秋天该到了。只是今年伏天格外慷慨,比往常多了十天,至今暑气逼人,“秋老虎”又赶来轧闹猛。等“秋老虎”过后,秋天立时三刻就可爱起来了。不仅秋高气爽,更用缤纷的秋色来宜人,几乎令人五官皆舒。坦白地说,一年四季,我就只爱春秋两季,尤以秋季为甚。但古人未必作如此观。

  古代的中国文人向来多愁善感,且有悲秋的情结。似乎一到秋天,尤其在深秋,各种不好的心情都会油然而生。彼时寒风呜咽,冷雨淅沥,黄叶纷飞,草木凋零。于是触景生情,愁由心生,形诸笔端,便成悲秋。开此风气之先的,当推战国时期楚国的士大夫、辞赋家兼帅哥宋玉。他在仿前辈屈原《离骚》的长诗《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抒发“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和“宁穷处而守高”的志向。宋玉开创了悲秋的诗歌主题和寄托,堪称中国文人诗的悲秋之祖,打下了千古悲秋诗的底色。其影响深远,历来屡获致敬和仿效。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曰:“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五首·其二》)《登高》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绝对是七律中的悲秋名句。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中首句即谓“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当为五言诗中的悲秋名句。

  “愁”字产生于殷周盛行卜卦和祭祀的时代。从字源学的意义说,是“心上秋”合成了一个“愁”字。可见古人在造字时,就偏向于用人对秋的心理知觉来代表一种忧思。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唐多令·惜别》)正是从字源的角度,巧妙地表达一种离愁。当然,写离愁别绪的经典之作,当推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得何等的凄切情茂!

  与前贤相比,宋代词人堪称写心上秋的达人。据非大数据的人工统计,收了一千三百余家近两万首的《全宋词》,出现的“愁”字共有3845个。其中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现存45首,直接以“愁”字入词的有14首。最脍炙人口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堪称千古绝唱。妙的是全词虽然只用了一个“愁”字,却用疑问句的形式出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正如她在另一首词中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者写的或是愁的难以囊括,或是愁的不堪重负,都有溢出泛滥之感,却有同工异曲之妙。

  诗或词往往崇尚曲折有致,蕴藉含蓄,但也不妨有直率坦白处。辛弃疾就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大家,他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道出了他在词中说愁的前后经历和切身体会,令人茅塞顿开。其词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古人喜欢登楼赋诗,因为登高可以望远,希冀获取诗的“烟士披里纯”(英文灵感的中文音译,见梁启超、徐志摩等人的文字)。但在年少无知时,阅历尚浅,却偏要说愁,摆出一付忧郁王子的样子。那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了,辛弃疾坦白了自己有过如此这般的经历。显然,许多词人也有过,只是未必自知,即使自知,也不会如稼轩般自省。强说之愁,均为闲愁,却摆出一付痛心疾首、煞有介事的样子。而只有在真的识尽了愁的滋味后,反倒欲说还休了。其实古典诗词中所写之愁,也是各种各样、小大兼有的。闲愁一类的强说之愁多半浅薄,不足为训。另有离愁、乡愁、情愁、自伤身世多舛之愁和悼亡之愁等。虽说仅涉个人,也令人同情伤感。至于家国之愁,属于大忧愁,自然不可等量齐观。辛弃疾自小生活在金人占领的沦陷区,青少年时代就树立了恢复中原的宏大志向。在回归南宋后奋起抗金,以其英勇果敢名重一时。1174年,在被投闲散置多年后,将出任东安抚司参议小官,便登建康赏心亭作《水龙吟》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仅读上阕,就知为悲秋词。不仅有愁,更有恨。愁的是屡屡受挫,恨的是壮志难酬。空怀一腔报国热血和一身才华,却无人理会。这类把自伤身世与报效国家的情怀联系起来的感时悲秋之作,与局促于个人的作品相比,在格局上自然大了许多。

  讲了不少古人的悲秋诗,有人可能会问:那么到了寒蝉凄切、万木凋零时,你将如何?我会说:好个凉爽的秋天哈!或者读一段雪莱的《西风颂》。

    夜光杯2021.8.20

.

(0)

相关推荐

  • 愁的滋味怎么写?辛弃疾的这首词只有八句,却写出了两种愁滋味

    在人们的记忆中,辛弃疾身上重要的一个标签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但他最初的志向并不是成为一名词人,而是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将士. 辛弃疾终其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事业是"八百里分麾下炙,梦回吹角连 ...

  •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说还休

    Rita是瑞瑞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于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 ...

  • 【诗词微塾】格律诗写作之立意

    一.立意的重要性. 写好一首诗(词)的关键是情.意境和立意.尹俊认为,"情是诗的基础和支柱,情乃诗之魂,无魂则是僵尸;意乃诗之骨,无骨则不成体态".注意这里的诗包涵词.情是诗之根, ...

  •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是相思磨成了闲愁

    (林樰熳,不爱集注,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读诗.欢迎一起走进词人的性灵世界.)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来不及留下痕迹便倏忽而逝:忧伤的日子却总让人觉得漫长,似乎非得要留些什么才对得住这岁月的磨砺. 所以,人们 ...

  • 王纪人:秋日谈诗何悲秋

    古代的中国文人向来多愁善感,且有悲秋的情结. 立秋既过,秋天该到了.只是今年伏天格外慷慨,比往常多了十天,至今暑气逼人,"秋老虎"又赶来轧闹猛.等"秋老虎"过后 ...

  • 秋日谈诗何悲秋

    秋日谈诗何悲秋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纪人 2021-08-20 16:07:30 立秋既过,秋天该到了.只是今年伏天格外慷慨,比往常多了十天,至今暑气逼人,"秋老虎"又赶来轧闹 ...

  • 杜牧两首朦胧的悲秋诗,忧思无限,愁情万种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唐代: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杜牧这两首诗比较 ...

  • 愿以诗酒敬岁月,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

    赏析古诗词 公众号 欢迎您 开始赏诗词 人生就是一次历练.从鲜衣怒马到银碗里盛雪,从青葱岁月到白发染鬓,人不断地在经历中懂得,从而一步一步的走向成熟,修炼一颗波澜不惊的心. 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光,与 ...

  • 诗词丨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李白也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天地不与万物同流,光阴不与人世妥协.眼前的物,眼前的景,眼前的人,都是无常岁月中一次偶然的相遇. 我们都是这天地 ...

  • 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

    往事不言愁, 余生不悲秋. 生命是一次旅行,匆匆如过客的身影,不经意,目光就被时间折叠成重重的印记:不经意,曾经的满腔热情,就凝固于尘世的风霜雪雨. 轻捡岁月的遗梦,绵长情意柔,微影心思悠.经古世事, ...

  • 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

    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生命是一次旅行,匆匆如过客的身影,不经意,目光就被时间折叠成重重的印记:不经意,曾经的满腔热情,就凝固于尘世的风霜雪雨.轻捡岁月的遗梦,绵长情意柔,微影心思悠.经古世事,大千万 ...

  • 对别酒、怯流年,愿以杯酒敬岁月,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

    多少浮云往事,韶华暗徙:几多云散曲终,人间偷换. 一支素笔写流年,一笺淡墨染光阴,一曲新词叹浮生,一杯浊酒乐逍遥.谁在等待,命运慷慨,梦一场,春风满眼,花期归来. 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时光背后,是 ...

  • 人生六杯酒: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

    人生就是一次历练. 从鲜衣怒马到银碗里盛雪,从青葱岁月到白发染鬓.... 人不断地在经历中懂得,从而一步一步的走向成熟,修炼一颗波澜不惊的心. 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光,与岁月结起一段尘缘,清清浅浅,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