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泥人博物馆,憨态可掬的大阿福

★旅游地点:无锡惠山古镇之中国泥人博物馆

说到无锡最具代表性的特产,恐怕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大阿福的形象。惠山泥人,也是非物质遗产。

沿着宝善桥继续往古华山路方向走,就是中国泥人博物馆,这座新馆很气派,主体上下三层,其中一层在地下。青瓦铺盖,斜面大屋顶,据说如果从空中鸟瞰的话,就是一个横写的“U”字。屋面采用蝴蝶瓦,与古镇粉墙黛瓦的格局保持了一致。

博物馆分序厅、惠山泥人展厅、泥人张展厅、历代泥人展厅、幻影剧院、大师工作室等区域组成,据说建筑甄选的选择注意环保、节能、低碳的效果。对于我们这些外行来说,参观的不过是各种形态的泥人而已。

惠山泥人的题材十分丰富,其实在无锡博物馆也有泥人的展览,不过规模当然不能和这个专业博物馆相比。

我国的泥塑艺术可以上溯到距今四千至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陪葬品,客观上就为泥塑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两汉后的道观、佛寺和庙堂等的兴起,又促进了泥塑的需求。

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顶峰,在宋代的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了起来。经过明清,泥塑的艺术品在社会上流传更广。

中国的泥人艺术是以泥土为原料,以人物、动物为主要素材,手工捏塑成形,或素或彩,在民间流传很广,在中国南北都有,并不仅限于无锡。

其中著名的产地还有陕西凤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天津等地。

博物馆就收藏了天津、北京、陕西、河南、河北、广东等全国十三大泥人产地的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差不多有五千件之多。

不过无锡的泥人还是以其独有艺术特点,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广泛欢迎。惠山泥人的巧匠们曾多次被邀请到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地进行艺术表演和技艺交流。

小时候顽皮的孩子基本上都玩过泥巴,现在的孩子们很少有玩泥巴的经验,但也不缺少玩橡皮泥的体验。泥人的工艺就有点类似于那个,不过使用的是惠山黑泥。

这种独特的泥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泥人的品种和品质,也正是惠山泥人长盛不衰的基本条件之一。当然,匠人的技艺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也不会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惠山泥人分为粗货和细货两类,听名字就知道了,一类造型比较粗放,一类则精工细做。粗货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表现内容,比如出名的大阿福,简单的线条和造型,就表现出了一个喜庆的形象。

还有像老寿星、渔翁等,也是比较常见的题材。而细货则是手捏泥人,不同于粗货可以用机器量产,这类泥人是手工捏制的,取材的题材十分广泛,像传统的戏曲人物、神话传说、人物形象等,色彩色调都很明艳。

惠山彩塑注重配色,红色与绿色相间的使用,色彩效果非常好。“远看颜色近看花”,这是彩绘总的要求,既能看总体的色彩效果,又能细看局部的纹样。红则红得鲜,绿是绿得娇,白则白得净。

二楼的展厅里,挂着一幅幅的竖轴图文资料,这是惠山细货的工艺流程,那叫一个复杂啊!

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泥人,居然需要十五个步骤:打泥、揉泥、印头、捏脚、捏身、捏手、镶接、装头、插棒、扳势、打底、开相、上色、装銮、装插。

难怪我们现在看到的惠山泥泥人像是一件艺术品,这样精雕细琢出来的作品,能不精致吗?

在博物馆旁边,还有惠山泥人厂旧址,这里早已经看不出工厂的模样,不过售卖一些泥人作品。

自驾游:无锡惠山古镇之中国泥人博物馆

11月深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