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权:海棠溪口通济桥·桥头火锅发源处

海棠溪口通济桥

作者:李正权

20世纪40年代的通济桥

海棠溪发源于南山北坡,先是由东而西,再由西南向东北,蜿蜒十余里,一路上接纳了好几条山溪涧流,又忽地转了一个弯,向北注入长江。在那入江口附近,就形成了过江渡口。大约在清代中叶,去綦江、贵州方向的正南道改走黄桷垭,海棠溪由此繁荣起来,成为重庆的南大门。

从海棠溪入江口沿着黄葛古道,形成了长达数里的云梯形的海棠溪正街(后来被海弹公路拦腰截断,上面一段改名丁家嘴)。那街上密布着茶馆、酒馆、饭馆、旅馆、烟馆、赌馆和妓馆,当然还有商店、客栈、货栈、药房、当铺、裁缝铺、照相馆什么的,盛是热闹。
过江码头在海棠溪西侧,黄葛古道在海棠溪东侧,来往客商都要跨越海棠溪。长江一涨水,就过不了海棠溪,还得再坐一次船。即使水退了,那水涨水落带来的污泥,让行人极不方便,甚至经常被堵在溪两侧相望叹气。

清代同治六年(1867),有士绅出面集资,在海棠溪上修建起一座大石桥,连接海棠溪正街和码头,取名通济桥。通者,连接也,无堵塞也;济者,渡过也,过河也。
通济桥为单孔 有栏石拱平桥,长33.33米,高16.67米,宽4米。从江边仰望,犹如满月横卧海棠溪上。月亮从南山升起,将其倒影在长江上,如诗如画。涨水月份,小船可以从那桥洞里进出,甚至可以划到罗家坝去停靠。

那桥头附近都是吊脚楼,所“吊”之“脚”特别长,甚至是用两三根柏木杉杆接起来的,看一眼也足以让外地人心惊胆战。住在那楼上的人可以凭栏远望长江,远望重庆城,俯瞰海棠溪,也自有其乐。
通济桥海拔低,几乎年年都要被大水淹没。水开始退落时,海棠溪街上的人就组织起来,用铁锹、扫帚什么的,清除那淤积在桥上桥头的泥沙。水退后,那桥面便清洗得干干净净,那石板石头又发出悠悠的清光。年年如此,展示了重庆人的顽强。
桥西植有一棵黄葛树,树冠如盖,树身如盘,茎干粗壮,虬枝盘曲,树叶茂密,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每年涨水,或没其顶,或淹其腰,或仅齐其脚,成为活的水文记录。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在南山中学读书。放学回家时,我们经常站在那桥上,朝水中跳“冰棍”。那时,社会上禁止学生下河游泳,民警见了,悄悄地将我们的衣服裤子抱走。于是,一串光着屁股的男学生便跟着进了派出所。有女同学路过见状,全都羞红脸。
20世纪30年代,商人李文俊先是在通济桥桥头开了一家客栈,又在那客栈的阁楼上摆上两个炉子卖火锅,取为“桥头连锅闹”。连锅闹味美价廉,深得底层市民欢迎,小小阁楼里天天座无虚席。

川黔公路修通后,海棠溪更加热闹。李文俊看准商机,又在通济桥头另外搭起一间草棚,用竹木捆绑成墙,砖石垒砌为灶,把连锅闹增加到7张桌。他又对火锅底料进行改进,加入酒料、冰糖、豆豉、牛油等,使锅底咸辣回甜,味道适众。他还开创性地将麻油与鸡蛋清放入小碟中供人蘸食,既增加美味,又增加清热散火功效,深得食客夸赞,生意愈加红火。据说,有位文人吃完后即兴打油一首:“人在路上行,食在桥头边,万物锅中游,炉火红遍天。”李文俊灵机一动,便将桥头连锅闹更名为桥头火锅。
一传十,十传百,桥头火锅的名声不胫而走。于是,李文俊重新修建门面,增设灶台,添置包间,改良餐具,把桥头火锅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1943年2月23日,剧作家于伶37岁生日,郭沫若、夏衍、廖沫沙、张恨水等文化名人在桥头火锅为他贺寿。郭沫若信口点赞:“海棠桥头子,开个幺店子,一张方桌子,中间挖洞子,洞里生炉子,炉上安锅子,锅里熬汤子,食客动筷子,或烫肉片子,或烫菜叶子,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辈子。”从此,桥头火锅更是盛名在外,生意越做越红火,不仅下里巴人光顾,也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呼朋唤友、交住应酬之地。
1980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海棠溪码头失去作用。通济桥上人迹顿时稀少。修建南滨路,彻底改变了海棠溪,溪流不见了,通济桥被埋没了,就连那沙滩也被圈进来一大半,使海棠溪口成为一个大广场。即使是重庆人,可能也没有几个知道,那车水马龙的南滨路上底下,竟然还埋着一座古桥!

(0)

相关推荐

  • 春分吃什么,来我的锅,火锅吃起来!

    今天春分,这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春天的气息飘散在和煦的春风里,停留在飘逸的柳枝上.春分之时 天地万物开始生长,积聚了一个冬天的能量在此时开始复苏.昼与夜平分同一日,你与我是否会相遇在这一天. 春分这一 ...

  • 涨水了

    去凤凰大桥看嘉陵江涨水,浊浪滚滚,水色苍苍.祈祷平安!

  • 溪口的夜

    白天探访溪口,历史的印记述说着民国政治风云的百年沧桑.夜晚,五彩灯光下的古镇溪口是那么安逸.温馨和美丽. 夜幕下美丽的剡溪 "文昌阁"夜景(二张)

  • 【云上读诗】第二期《通济桥》(明·屠隆)②

    进来了 3 browser phone version trs v1 2.2.12 二次分享初始化 myLogo-----https://jhimages.jhnews.com.cn/bappwebp ...

  • 通济桥、通济亭、通济殿、经堂的前世今生

    昨天施老师问起通济桥和下经堂是否在同一时间建造,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回家翻阅<兰溪市横木乡文化志>(1988年编),再联系以前和几位老人的访谈,渐渐有了一点头绪. 通济桥,是翁村人王雪培带头 ...

  • 浙江宁波余姚通济桥与舜江楼

    宁波余姚通济桥与舜江楼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城关镇.通济桥与舜江楼毗邻耸立.通济桥横跨姚江,北邻舜江楼,南通南滨江路,为余姚城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通济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初名德惠桥.经四毁四 ...

  • 七律· 通济桥畔残红传

    七律 仄起首句押韵 平水韵 [八庚] 七律· 通济桥畔残红传 文/大中华 2021-3-10 玉树临风卓越耕,琼花会馆鼓喧迎. 笛吹松劲私伙局,再接晨曦凑乐鸣. 悠径老人同济世,拱桥骚客畅游行. 残红 ...

  • 唐代行书佚碑《通济桥记》选字

    唐代时,高壁镇是河东军事要津和交通枢纽--阴地关的所在地,李世民取霍邑时曾驻扎于此,唐昭宗时,又发生过著名的阴地关之战.碑文说:"有关曰阴地,有亭曰雁归,固晋川之一隅,通汾水之千派.金流汹涌 ...

  • 高清碑帖-唐·行书佚碑《通济桥记》

    唐代时,高壁镇是河东军事要津和交通枢纽--阴地关的所在地,李世民取霍邑时曾驻扎于此,唐昭宗时,又发生过著名的阴地关之战.碑文说:"有关曰阴地,有亭曰雁归,固晋川之一隅,通汾水之千派.金流汹涌 ...

  • 威远越溪通济桥碑记

    威远越溪通济桥碑记 威远越溪通济桥,位于越溪镇发展村.该桥由两座条石砌成的桥墩.三列石质坚硬的长方形条石平铺桥墩,与两岸条石桥基连接而成,横跨于溪河之上,沟通两岸,方便出行.小溪虽无名,但它是越溪河源 ...

  • 通济桥头公主泪

    文章来源: | 编辑: | 时间:2010-01-08 09:44 | 作文400字发送本文到微信 跨于盘龙江支流水河上的通济桥,在今书林街口与同仁街口之间,它虽早已不存在,但却在人们记忆中留有很深印 ...

  • 兰溪通洲桥——东方版“廊桥遗梦”

    作者:花下 核心提示:通洲桥,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梅江镇塔山脚村,横跨梅溪,曾是金华.兰溪.义乌.浦江.建德五县间交通要道. 通洲桥,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梅江镇塔山脚村,横跨梅溪,曾是金华.兰溪.义乌.浦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