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秀萍 | 醉美迷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的讲台生活,侵蚀着我们对生命的激情,习惯了默守陈规的生活,怕改变和不愿改变已经成为许多成年人突破自我的桎梏。

少女时代的我对军营也曾有着无限的憧憬,在晨起暮落的日子里奔波忙碌,对生活的激情在鸡毛蒜皮的日常中渐渐趋于平淡。不惑之年的我在穿上绿军装的那一刻,心中竟然也泛起了一丝涟漪。绿军装具有神奇的魔力,连我自己也诧异,穿上迷彩服的那一刻,我竟然不由自主地挺直腰杆,昂起了头。新鲜的学习模式刷新着我的认知,不少人之前的抵制情绪随着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烟消云散,回想起那几天的学习竟然心生眷恋。

一个个新鲜而刺激的军营游戏激发着老师们的参与热情,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小小的“珠行万里”游戏居然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参与热情。每人手持一段尺把长的槽型塑料轨道,面对面交错而站,一个个槽型轨道铺成了一条通往“宝盒”的坦途,珠子随着惯性快速前进,前面的人只有不断续接轨道,才能保证珠子平稳向前,直至珠子进入宝盒(也不过就是一个纸杯)。为了保证游戏的成功,大家总结经验,通力合作,认识的、不认识的倏忽间就熟识起来。你一句提醒,她一句鼓励,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衔接中,珠子在色彩斑斓的轨道上飞速滑行,小小珠子、一段段轨道搭建起了一座连心桥,爽朗的笑声惹得流云也为我们喝彩。

最有趣的数“杯水传情”这个游戏,也最能考验团队的凝聚力。

连长给第一个人的纸杯中倒入水,第一个人要把水倒入第二个人的纸杯中,传递过程中只能用嘴。聪明的队友们用嘴咬住杯子最底部的一处,身体努力向后倾倒,近乎于仰面朝天,这样才能保证杯子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旁边的队友拉住他慢慢地起身。

“慢慢起,抬头,对准他的杯子。”

“头再低一点。”

“对!就这样倒进去。”旁边队友七嘴八舌地指导着,有人拉胳膊,有人扶腰,更有拍照的、呐喊助威的、掩嘴嬉笑的……第一次传递成功,大家兴奋得拍手叫好。

为了保证把水倒入队友的杯中,队友们不由自主地成半蹲姿势,不少女教师干脆跪在地上,随着水慢慢地向后传递,大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新鲜有趣的游戏调动起大家的参与热情,轻松愉悦的游戏迅速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原本陌生的大家在不知不觉中一下子熟悉起来、亲密起来,团队的融合力在一瞬间增强。

想起了那场面宏大的“生命动力圈”游戏,五百人同摇一根绳震人心魄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绿茸茸的操场,身着迷彩的五百人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圈。同样的姿势、同样的动作,逆时针摇动绳子,五百人同频共振,节奏和谐。大家越摇越起劲,越摇节奏越统一。高温、艳阳和厚厚的迷彩又何足挂齿?任凭汗水滚落,胳膊酸痛也要咬牙坚持。“二百三……五百……五百七…”场内奔跑的红旗点燃了一颗颗炽热的心。“一群人,一条路,坚持一起走下去,在一起不容易,相守更加了不起;一群人,一条路,再苦再累也愿意,在一起不容易,点亮生命不放弃……”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它是一群人的事业,正是凭着这种无私奉献、精诚团结的精神,凤翔教育人谱写了一个个教育传奇。

难忘拉军歌的宏大场面。“冬瓜皮,西瓜皮,你们不要耍赖皮;机关枪,两条腿,打得你们张不开嘴。”……在调皮风趣的拉歌口号声中,许多人平时的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荡然无存,不必在乎声音的婉转、曲调的和谐,在年轻人热血沸腾的呐喊声中,中老年教师也受到感染,群情激奋。不在乎风度、气质,也忘记了年龄和性别,一首首铿锵激越的军歌让这块红色基地重新燃起革命的烈焰;一首首军歌把革命志士的遗脉传承;一首首军歌点亮了教育人谋事、干事的激情。

穆勒说:“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我要说--激情并非青年人的专利,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只是缺乏那根点燃激情的导火索。

喜欢那身迷彩,不信请看:晨起,绿茵茵的操场上挤满了照相的人,大家或站或坐,摆一个POSE,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真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谁说女子只爱红妆?迷彩服下是一张张俏丽的脸庞、一个个灿烂的笑容。来,敬个军礼,让军人的铮铮风骨入心入脑。

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一个“踏步,走!”仿佛就能踏出万里河山的军人气概;一个军礼绽放生命的凛然正气;一声“立正”和“稍息”,就立出了军人顶天立地的形象!

只有穿起军装,才会真切地感受军人的担当。当这一身橄榄绿渲染了你人生的色彩,生命的激情就再次被点燃;当响亮的口号震撼着你沉睡的心灵,你会像孩子般露出纯真的笑容;当嘹亮的军歌引领前行的方向,迟暮的心灵也会被唤起。穿上军装平淡的日子就泛起了光彩,生命会因此而丰盈厚重。

在紫荆山综合实践基地,我们曾沉湎于迷彩的世界,回味身着迷彩的日子,我要捡拾一颗笑声荡漾的碎片珍藏在岁月的书签里,让这一片葱茏和芬芳抚慰并点亮平淡的生命旅程。

在紫荆山片刻的休整后,凤翔教育人将迎着霞光再起航。

END
版权归“时光捡漏”所有

作者简介

靳秀萍,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宝鸡作家》《雍州文学》《时光捡漏》和《芳菲随笔》等微信平台,部分作品发表在《宝鸡日报》《西安日报》和《文化艺术报》《芜湖日报》《娄底晚报》等纸媒。2017年指导并饰演的微电影《暖流》获宝鸡市中小学微电影大赛三等奖。2018年指导并饰演的微电影《向阳花》荣获陕西省中小学微电影大赛一等奖。

▼精彩回顾▼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