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朴茂 画境酣沉——徐英槐《五泄泉》赏读记
笔墨朴茂 画境酣沉
——徐英槐《五泄泉》赏读记
作者:吴国亭
何必都往八达岭上拥,何必都往鼋头渚边挤,于人海里观海潮,于人山中登名山,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闹哄哄,乱糟糟,无异于逛王府井,逛南京路,哪里还有赏景的兴致!我怕吵,喜欢到不染尘嚣的山野里漫游,那里杳无人迹,幽阒清静,面对林木溪涧,不但能洗濯灵魂、涤荡尘垢,尽情享受自由畅想的惬意,而且可以得到画材,那里有作画的无尚粉本。苏轼早就说过“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大概画家徐英槐和我与苏轼都有相近的情趣吧,不然,他怎么不去画名山大川,而宁愿倾情于深山野水,并且兴致盎然地把它们炳焕出耐人品味的的画境。
作品的椎轮大辂是由近至远、由深渐淡的铺渲,趁湿点写草木,虚中见物,淡不空泛。中段为中景,多为树丛所据,成片的树冠外廓清晰可辨,前后重迭、错落有致、上实下虚、层次分明。这部分用灰墨色调完成。下段为近景,是全篇的重点所在,密柯繁叶郁然深秀,流水澄潭,乱石迭迭。树作浓墨实写,山石作拖泥带水皴。这部分最值得玩味:水口的宽窄和流向,石块的形状和分布,其黑白、整碎的安顿,在形式变化上作者均作了精心的推敲,虽然画风不事纤巧,属粗犷一路,但在此精微处却十分审慎。许多有经验的画家都认为近景是山水画最难画的地方,画不好不是散乱,就是松懈,要么与中景脱不开来。这里画家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在距离观者最近、对比最强、最为触目的部分,别人往往处理不好的地方却重峦迭嶂。这样的营构属典型的三段式,高远法,画面有纵深感;又因云气相隔,层次历然,令人感到“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的水气润泽的南方山区的特点,更具有山雨欲来的意味。
浏亮的山泉曲曲折折,时隐时现,自上而下潺潺流泻,维系着各个山峦。如果说象美学家所说的“艺术美是由各个部分综合成的有中心的整体”的话,那么这个中心在这里就是山泉,它如人之脊柱,曲之旋律,小说之主线,使整个作品贯串起来,不致涣散;由于它的迂回曲折,加强了景物的纵深感。此画不取造境奇险,而着意于平中求深、求远、求厚。
布局的三大段落是不相同的。上段为远山,立壁相峙,烟云流润,虚淡朦胧,用大片淡墨画得最为精彩。这,是该幅作品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统揽观之,整幅作品近乎小泼墨,墨色层次由浓渐淡,控制适度,墨气絪缊不溷浊,气象润腴不臃肿,下部墨色黢黑不板实,显示了画家得心应手的艺术技巧。同时,此画用线多秃笔中锋勾写,线条钝重沉厚。再以水墨笼罩,零中求整,面中有线,所以浓郁得透气,错杂得有序,钝重得浑厚。作画摆脱了一般先勾皴后点染的方法,因而风格醇朴酽厚,朴茂酣沉。
西施的故乡风景,浙江诸暨五泄泉,这幽静的山野在画家笔下成了清超绝俗、令人神往的画境了。
1994年7月第1版
编著:吴国亭
吴国亭《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
目录
10、平凡的画材 优美的画卷——浅论宋玉麟《皖山春色》的意匠
11、忠于生活 主宰生活 高于生活——读李可染《颐和园扇面殿》
日本美术评论家吉村贞司先生对中国当前绘画状况发议论道我感到遗憾,中国绘画已经把曾经睥睨世界的伟大的地方丢掉了,每当我回首中国绘画光辉的过去时,就为今日的贫乏而叹息。”
又说,“我希望至少不要把过去的伟大作品全部都当成过时的东西丢掉,好好地研究研究,好好地看一看,再在这个基础上发现美的道路,走上新的旅程。”(《宇宙的精神自然的生命》)好心的批评,偏颇的意见和恳切的期望,都搅在一起了,其本意是希望我们在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贯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每当我翻到笔记本上的这段话时,真是百感交集,不知该从何说起是好。
是的,眼下有一批“美术家”,他们有的只学了十年八年画,有的甚至只学了两三年画,手头既未掌握笔墨功夫,胸中又无文墨积累,可极能经营、颇善公关,常常活跃于电视银屏上,应酬于豪华的酒宴上,作品刊印在自费的画集里,张挂在大宾馆的小卖部中,其至挂着“中国著名画家”的头衔奔走于海内外,把个画坛搞得有声有色,十分热闹,像卖假药的江湖郎中那样滥造又丑又怪的东西四处兜售。对此,许多正派的画家们是不屑一顾的,指出他们的怪画背后所隐藏的实质是:
一些有点成就的画家在具象上创作不出新意来,画点怪画来掩盖他的窘迫相;而那些技术本不高明,出不起风头,画点怪画,可以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如果怪得新奇的话,还可一鸣惊人。
鲁迅曾说一怪即便胡来。”胡来正是藏拙的好办法。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当今尚有不少耐得寂寞,认真做学问的画家,他们人品端悫,谦虚谨慎,并且甘于淡泊'不随时俗浮沉,默默地探索着比前人更深更广的艺术道路,他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画界的精英,精神文明的中坚。我想,吉村先生可能看到的只是中国画界鱼目混珠、瓦釜雷鸣的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所发出的感喟吧!
有感于此,我一直就想编著一本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当代中国山水画水平的画集,顺便写点宣传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让人们真正摸到现今山水画创作的脉膊,于端正画风、于学术研究作点实事,在画界哪怕起点微小的作用也好。
然而古人说,“评画大难,苟非巨鉴,必不允当。”(清·范玑)我非巨鉴,怎能胜任?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又怎敢在人们面前老三老四指手划脚?但心中确实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涌动,加之全国各地广大习画者的普遍要求和出版社的一再催促,在主客观的迫使下,不避才疏学浅之短,以一名讲解员的身份和口气说话,不摆居高临下的架子对待作者和读者,总该是可以的吧!于是丢下画笔,干起这吃力的“爬格子”的营生来,时辍时写,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
书中入选的篇什自然反映了编著者的观点和对作品的理解,这些作品不能说张张都无懈可击,不过,总体上看都相当严肃,较为完整,多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反映生活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有特定的意趣,画面的组织和笔墨也经得起推敲,至少没有把民族传统“当成过时的东西丢掉”。
我在选画时主要把握艺术质量,而不计作者社会地位高低,知名度大小,润格多少,年龄长幼等画外因素。我尊重学术权威,但也不怠慢无名画家。这一点,在目录的编排上读者亦可看得出来,前后次序无轻重高下之分,主要考虑题材和风格的变化,使全书取得统盘平衡。
还要说清楚的是,一幅优秀的作品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是站得住的,无论从选材、立意、布局、笔墨、色彩或者从气韵、格调等各个角度去分析都有可取之处,但要对八十余幅作品泛泛而谈,定然象报流水账一样乏味,谁还有兴致逐幅细读下去呢?
“大观园”里的姑娘个个标致,但美得不一样,各有各的相貌,各有各的风韵,我力图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在这许多画幅上,象中求理,形中取法,通过逆向思维,依循画家足迹既寻觅它们共同的东西,更着重它们自身的特点予以解说。
关于作品的分析,歌德曾说过广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只有费过一番力的人可以寻到,而形式对大多数人则是个秘密。”绘画艺术美更多的则是形式美,解说的重点侧重于艺术形式规律的揭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囿于编著者的见识,除入选作品之外,各地定然有许多我不知道的高手和精作被遗漏,有些是约了稿而无条件提供幻灯片的,有些是约稿限于篇幅怕增加读者负担而精减了的。
书稿付梓时,遗珠之憾与割爱之痛交并于心,实出无奈,敬请有关同仁海涵;同时由于编著者学力不逮,对作品开掘得不深不透,或许难免还有谬误之处,也希作者和读者指教。
吴国亭 1992年5月
关于瘦金体学习,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