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天策上将是不是已封顶,对比曹操的加九锡如何?

上以秦王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冬十月,以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二万户,仍开天策府,置官属。—— 《资治通鉴·唐纪五》

参考这段记载,唐朝初期平天下过程之中,李世民可谓是功劳赫赫,堪称开国第一功臣,在平定洛阳以后,当时李世民已经位列秦王、太尉(三公之首,主管全国军事)兼尚书令(尚书省长官,宰相),以王爵来说,唐朝封亲王,一般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为封号,秦国是当时诸侯国中最强大一国,秦王自然也就是诸王之首,仅次于皇帝和太子,以官职来说李世民又是太尉兼尚书令,可以说是封无可封。

这种情况下,总不能让太子李建成下去,让秦王李世民当太子,可以说李世民当时已是功高震主了,于是唐高祖李渊干脆也不看前代官职有没有合适的虚职,而是别出心裁特置出天策上将,这样一来双方面子都好看。

名义上来说,天策上将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不属于是封顶。但实际来说天策上将已经封顶了,因为三师都是虚职,没有实权,而且一般是加授给年高望重的大臣,也不适合李世民,甚至更多时候三师就是空悬状态,多用于功大德高的大臣死后追封赠衔,相比之下天策上将虽非实权官职,但也并非虚职,可以说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实权还是有的,是掌全国征讨,并总判府事,而且还可以“许自置官属”。

这个权力对于李世民来说,虽然作用不大,但意义非凡,虽然他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之中,通过各种手段拉拢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强有力政治集团,但这些人并非是他的属官,可以名正言顺追随听命于他,而天策上将可以自置官属,也就是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使他的政治集团合法化,这个权利和太子的东宫体系一般,等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组建自己的小班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所以就实际来说,天策上将其实已经封顶了,因为这是封无可封状态下唐高祖李渊为其特置的官职。

而正是因为李世民功高震主,自此唐高祖李渊开始有意识扶持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来打压李世民,像武德后期的重大军事行动,统帅已经不是李世民,而是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代之,在玄武门之变爆发前夕,李元吉作为拒突厥统帅,更是要夺秦王府精锐为自己所用,要架空李世民,所以李世民靠着自己的强有力的政治集团来了一个玄武门之变,是绝处逢生彻底翻盘,最终成为皇帝。

还有人说像曹操那样加九锡,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才是真正的封顶,其实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像加九锡,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尤其是这个加九锡,往往是权臣权势滔天,要篡位之前的必备套餐,即使他没有篡位,他的儿子也会完成这一步,通常来说,这是臣子权力达到足以取皇帝而代之,并且自己也有野心以后的水到渠成的待遇,属于是一种殊荣。

而唐太宗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只是官职上的比较,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名义上来说,天策上将是仅次于三师,没有封顶,结合实际来说,可以说是封顶了,所以李世民登基以后将这个不伦不类的官职废除,之后再没有复立过,终唐一世,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一人当过天策上将。

到了后世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也只有六人得此殊荣,而且宋朝的天策上将属于虚职和赠衔,而五代十国乱世中因为皇权不盛,倒是出现过实权的天策上将,至于再往后的元明清大一统王朝,更是没有设过天策上将一职,因为天策上将身为武将之首,又可以开府,名正言顺组建自己的势力,妥妥的是跟太子东宫相争的配置,一旦设置肯定有巨大隐患,自然再没有出现过,当然随着皇权的加强,权臣加九锡篡位改朝换代在之后也没有出现过,而这一切都是在皇权逐渐加强的基础上。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