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亚洲不同国家炎症性肠病的发病风险

最近,在刚刚发布的《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cross Asia》中,对亚洲不同国家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进行统计,描述了亚洲IBD发病率(incidence)和患病率(prevanlence)的最新趋势。

1.什么是发病率和患病率?

1、发病率(incidence rate):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公式为: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该人群暴露人口数*K
K=100%,1000‰,10000/万,100000/10万……
计算发病率需考虑的因素
(1)新发病例数:观察时间内的新发病例数作为发病率计算公式的分子。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发病,则应计为多个新发病例数。难以确定发病时间的一些疾病科将初次诊断时间作为新发病时间。
(2)暴露人口数:观察期内某地区人群中有可能发生的该观察疾病的人。因此已患该病个体不计入。由于实际工作中难以划分,分母多用该地区观察期间内的平均人口数。
(3)观察时间:可以确定一定的观察时间,多为1年。

2、患病率(prevalence):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的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而期间患病率所指的是特定的一段时间,通常为几个月,但调查时间应尽量短,以避免季节温度等影响患病率的因素发生变化。
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K
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某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K
K同上

3、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敲黑板!!!所以理论上来讲,统计患病率本身其实就非常困难。。。。


2.IBD在亚洲移民中的流行病学


(1)首先作者评估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之间IBD流行病学变化的研究,强调了影响IBD发展的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UC还是CD,孟加拉移民的IBD发病率高于当地人口,因此支持了环境因素在IBD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欧洲和加拿大的南亚移民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

移民可能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饮食的改变对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影响最大。

(2)然后作者分别对南亚,东亚和西亚的IBD流行率进行统计,发现在不同流调统计中其实存在重大的差异。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内陆地区的IBD流统数据是缺失的,只有香港和台湾的数据。先,我们发现无论是香港还是台湾,IBD的发病率均逐年上升,香港地区从1985年的0.09/100,000和0.01/100,000,到2014年的1.51/100,000和1.46/100,000。在患病率方面,香港和台湾的统计数据相差较大,在台湾地区UC/CD的患病率比约为4:1。


UC和C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的热图表现

结论

(1)在亚洲国家已经进行了IBD的流行病学研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洲IBD的发生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2)亚洲是世界上IBD患者最多的国家,而且在亚洲国家中观察到的IBD增加可能与IBD发病机制有关的环境因素有关,因为遗传因素仅在几十年内不会改变。对亚洲IBD的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可能会揭示IBD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3)同样,对遗传易感性和种族差异的研究介绍可能会为IBD可能的遗传病因学因素提供见解。而且,通过亚洲国家共同合作进行全面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的大规模研究可能被证明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Park J, Cheon JH.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cross Asia. Yonsei Med J. 2021 Feb;62(2):99-108. doi: 10.3349/ymj.2021.62.2.99. PMID: 335277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