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裕强
洞庭作家张逸云的散文《父亲的河流》,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以质朴清新的叙事语言,以父亲对清水河的情感为线索,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塑造了一位勇猛刚强、冲锋陷阵、披荆斩棘、开山劈岭、爱护自然、美化乡村的父亲形象。悠悠清水河见证了老父亲对家乡深切的热爱之情。
《父亲的河流》这篇散文,从父亲三个不同时期的生活场景来刻画父亲对家乡母亲河——清水河的眷恋、呵护和关爱,体现出一位抗战老兵从抗日救国、建设家乡到创建美丽乡村的全过程。悠悠清水河,拳拳家乡情。
(一)还我河山,勿忘国耻
父亲年轻时,就有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国土之决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曾撰写了一副感时联: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像无数爱国将士一样,父亲在1944年的秋天,同村子里十多个小伙子瞒着父母,投身抗日救亡的队伍,打游击战,痛击日寇,乔装打扮成民夫,混入炮楼,全歼12名敌人,谱写了一曲抗日救国的壮丽凯歌。
(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某一地域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物候条件养育着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们。父亲从小生活在美丽的清水河畔,热恋着这块土地,同时呵护和改造着这片土地。当年,父亲步行二十多里山路,同几千青壮劳力开山劈岭,垒土为坝,建成了水天一色、鱼鸟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方天池。让沿途上万亩田地得到灌溉,也让成千上万的村民们喝上了清甜的饮用水。河伴人生,人依河存。由于特有的地理环境、生存方式、气候条件,形成了清水河畔独特的人文历史、为人处事风格、文化性格特征。父亲深爱着生养他的这片土地,就如同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要用自己的热血保护她,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她,用自己的辛劳美化她。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父亲对清水河的依恋、爱护和关心,一切用行动来证明。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清水河沿岸遭遇过度开发,造成河道淤塞,水患成灾,更有甚者大搞生猪养殖,造成污水横流、蚊虫肆虐、臭气熏天,使得有些人干脆搬离祖祖辈辈的居住之地。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从我们子女给的生活费中“抠出”一些,为村民打了一口水井,解决村民饮用水的问题。后来,以父亲为代表的云溪人以壮士断腕的气势与豪迈,护河,筑堤,美村。美丽的清水河两岸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父亲望着美丽的清水河,喝着清亮的河水,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父亲的一举一动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为生命起源于自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父亲从“还我河山”的抗日战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再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者,无时无刻不证明父亲是一位爱祖国爱家乡、拥有善良之心和正义之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华铮铮铁汉。
龚裕祥,湖南岳阳县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岳阳市第十三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报》《学习方法报》《现代教育报》《岳阳文学》《湘江文艺评论》《云梦学刊》《中国教师》发表作品二十多篇,国家级、省级、市级获奖论文四十多篇。
附:
作者:张逸云
父亲回老家清水河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没有改变。上个月初,一场大病,把这位93岁高龄抗战老兵的生命,推到了死亡边缘。夜半时分,他奇迹般挺过来了,声音微弱说:“老四,送我回去,就是死,我都要死在清水河边!”面对老父亲乞求的目光,我答应待他病愈,一块回清水河畔走走。炽烈的阳光透过车窗玻璃,落到父亲那张散落老年斑的脸上。老人两手握住拐杖,双目微闭,上下唇合在一起,仿佛一尊默然无声的雕塑。小车刚过一座石拱桥,父亲仿佛感应到什么,立刻睁开眼睛,抬起手朝前指指。这条紧挨清水河的小道,印记着他一段不寻常的历史。1944年秋天,父亲同村里十多个小伙子瞒着父母,从这儿出发,找到一支抗日队伍,在临湘桃林一带,打游击,痛击日寇。天气转凉,秋风带着寒意,掠过枯萎的草尖,发出呼呼的叫声。父亲他们尖刀班忍饥挨饿,一动不动埋伏在山道边。鬼子先头部队逶迤而行,200米,100米,50米……机关枪炒豆子的声音震颤山野,5名鬼子应声倒地。父亲率先冲出战壕,缴获鬼子枪支弹药。次年春上,父亲的队伍穿过清水河,奔袭岳阳西塘,化妆成民夫混入鬼子炮楼,全歼顽敌12名,缴获一批枪支弹药,烧毁炮楼。一名战友,在激烈的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25年前,我们兄弟强行卖掉老家清水河畔几间瓦屋,将年迈多病的父母接到城里照顾。没料想,这个孝心之举,竟令父亲陷入深深的惶恐和痛苦。天刚蒙蒙亮,阴雨绵绵,父亲眼圈通红地绕着房屋四周转圈,怎么都劝不住。搬家的车子行进到清水河岸,父亲猛喝一声“停车”,扶着体弱多病的母亲,手牵手默默站立,浑浊的目光,落在水光飘忽的河面。父母到了城里,笑容少了许多。周末全家人聚会,父亲酒杯一端,话匣子就打开了,三句两句不离清水河。母亲告诉我,听不到清水河的水流声,父亲夜里总睡不安稳。即便睡着了,叽里咕噜说梦话,叫嚷着要回老家去。清水河是长江中游南岸一条小河,位于水网交织的岳阳市云溪区,发源于幕阜山余脉。犬牙交错的群峰横空而立,山岭之间云雾缥缈,无数的泉眼,喷射出水流,同山里露珠融为一体,千回百转而下,汇流成清澈明亮的小溪。当年,父亲步行二十多里山路,同几千青壮劳力开山劈岭,垒土为坝,形成碧水长空一色,鱼鸟相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方天池。工友们顺流而下,疏浚河道,夯实河床,清水河穿越崇山峻岭,归入长江。那个时候,施工条件极其艰苦,基本靠人拉肩扛,难免发生意外。每当提起死难的工友,父亲禁不住潸然泪下。清水河水量丰沛,物产丰富,沿途几个村落上万亩田地灌溉及村民们饮用水,依托这条河流。这些年,父亲的心思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清水河,一段时间,沿岸过度开发,造成河道淤塞,水患成灾。父亲变得焦躁不安,央求我们送他回老家看看。老家人带话过来,说一位老板在河边租了几十亩地,搞母猪—生猪大规模养殖,生猪排泄物直接排入清水河,造成污水横流,蚊虫肆虐,臭气熏天,两岸住户,轻易不敢开门开窗,有的干脆搬离祖祖辈辈的居住之地。父亲说什么坐不住了,独自租车赶回老家,举起拐杖,指着生猪养殖老板,命他赶紧搬迁猪场。不久,他从我们子女给的生活费用中“抠出”一些,在人口集中居住地打了一口水井,解决村民饮用水燃眉之急。痛定思痛,云溪人以壮士断腕的气势与豪迈,亮出护河、筑堤、美村的招数。猪场迁移,河岸整修复绿,水质复清,逐步形成鱼类繁衍、栖息的生物链。2020年5月27日,一条新闻抢注“掌上云溪”头条:有人在小菜园旁的水沟,发现与3亿年前的恐龙同一时代的“活化石”娃娃鱼。父亲搞不清娃娃鱼什么来头,看见河里游弋嬉戏的水鸟,苍老的脸上爬满了笑意。太阳迎面照来,父亲瘦弱的身影,倒映在清亮的水里。他高兴得像个孩子,看着绿色葱茏的禾苗和油光水亮的菜地,呵呵地笑。动情地对我说:“这条河是不大,千万别小瞧了。”我连连点头,默默地看着清澈的河水卷着浪花奔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