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补中益气丸,晚上吃归脾丸,强健脾胃,百病远离!不妨试试

我们都知道,养脾就是养命。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是吸收外界营养精微的器官,如果脾胃强壮,则正气才能充足,身体才有恢复的机会。因此,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调补脾胃的思路,就是中成药的经典方剂和食疗配合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我主要是受民国名医张锡纯的启发,他经常在治病的时候,除了用药,还让患者以食疗的思路调理身体,尤其是调理脾胃,我觉得深受启发。

而在实践中,这样的例子也非常多。我记得好多年前,三亚机场有位朋友,做塔台调度工作,他患腹泻多年,百药不效,这让他很痛苦,甚至影响工作。后来他来到北京找我,我让他服用乌梅丸一类的方剂。后来,他向我反馈,说吃这个方子不错,但是并未完全好,于是他反复思考,就开始饮食配合,用五谷杂粮做粥,配合服药,结果很快就好了。这事儿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后来我给人调理身体,尤其是培补脾胃的时候,特别重视食疗的配合。那么,在配合补脾的时候,食疗用的是什么思路呢?主要就是八珍糕的思路。明朝的时候,食疗的思路是非常成熟的,比如外科大师陈实功,看到有的患者正气溃败,疮口无力愈合,于是他就创立了八珍糕这样的方子,其中基本都是食疗的思路,比如怀山药、莲子肉、薏米、芡实等食疗之品,用来扶正,用起来非常好。后来进入清代,宫廷里更是给皇亲国戚制作八珍糕,用来调理身体,乾隆皇帝就几乎每天都吃。我后来一直把八珍糕的食疗思路,用来帮助大家培补正气,确实收到了很好的反馈。下面我介绍一下方剂和食疗的配合模式,在方剂配合食疗的时候,有这样三个主要的思路,如果大家确实脾胃不足,想要培补脾胃的话,可以做为参考。

1、补中益气丸配合八珍的思路。补中益气是李东垣创立的方子,后世医家应用极多。这个方子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中气下陷。具体的表现,是患者有气往下坠的感觉,如果仔细体会,会有四肢无力,语音低微,头晕,胸闷气短,声音嘶哑,容易饥饿等问题。此时我多建议服用补中益气丸,如果能配合八珍的食疗思路,则更好。我的体会是,中气下陷的患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是大家对这个概念不了解,因此很多都忽略了。比如,在一些老师和常年讲话的人群中,这种中气下陷的人很多,我曾经遇到过经常声音嘶哑的,有的是经常饿,消谷善饥的,有的是说话感觉气短的,有的是胸闷无力的,如果病情比较危急,我就用升陷汤,如果病情已经存在很久了,我就用补中益气丸,配合食疗,从滋补脾胃开始调理,一般也是很快就情况转好。2、香砂六君丸配合八珍的思路。

香砂六君丸是在补气的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上理气的成分,这个中成药主要调理的方向,是脾胃虚弱,同时伴有气滞的情况,比如消化不佳,食入则胀,嗳腐吞酸,脘腹胀满等症状。这些症状,看似实证,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这是脾虚的结果,脾虚无力运化,则气滞于中,痰饮积食停滞,调理的核心,还是补脾。所以此时,如果香砂六君丸,配合八珍的食疗思路,一起服用,用来补脾会更好,积滞更容易化开。3、归脾丸配合八珍的思路。归脾丸在补脾的方剂中比较特殊,因为它的治疗范围比较广,它具有心脾同补,气血同生之功,调理最主要的方向,就是身心疲劳之人。在现代人中,有归脾丸适应症的人非常非常多,尤其是在白领中更多。主要原因,就是思虑过度,耗伤心脾。一方面导致出现了血不养心的失眠,心悸怔忡,记忆力差等症状;同时,另一方面脾虚脾气不足,又会四肢浮肿、无力,睡眠时口中流涎,小便失禁,月经量大,各种出血等症状。此时的调理核心,也是补脾,稍佐养血养心,所以归脾丸配合八珍的食疗思路就非常好。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比较灵活地组合,比如有中气下陷的症状,同时也心脾两虚的,可以早晨服用补中益气丸配合八珍食疗,晚上服用归脾丸配合八珍食疗,则会更佳。这三个方子,都是薛立斋等医家特别喜欢使用的成方,它们分别代表了脾气虚弱之后的三个发展方向,一个是脾虚中气下陷,一个是脾虚气滞,一个是心脾、气血双亏。薛立斋的经验告诉我们,其实把这三个方子应用好,是可以调理很多疾病的。而我们配合了补脾的食疗方法,则会让使用成果大大提升一步的。而食疗的八珍思路,大家也可以参考八珍糕的原方,再增加一些五谷杂粮,其原方是: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米、白扁豆、芡实。其中人参的量不要多,少少配点即可。我在此给大家推荐一个加味八珍粉的配方。人参少量,也可换成党参:党参可用30克、白术30克、茯苓50克、山药60克、薏苡仁60克、芡实30克、杏仁50克、莲子肉60克、生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大家用前面介绍的中成药调理脾胃的时候,就可以同时冲服这个粉,以达到用食疗配合调理的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