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心事做不得,宋之问《渡汉江》这首诗,说的就是这个做人的道理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句俗语,说的是人只要做得正、行得端,那就会心中坦然。相反,做了坏事,便会心神不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心惊肉跳、坐卧不安。这句俗语,讲的是该怎样做人的一个道理。

古典诗词,之所以吸引人,除了作品呈现的志趣情趣外,还有个理趣,而理趣则是更高层次的欣赏。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就是以理取胜。他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如果陷在某种环境或者某个事物中,就不能得出新的认知,就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又说明,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由此可见,诗的理趣,无论是诗的写作还是欣赏,都是必不可少的原素之一。

情趣和理趣,有时又是合二为一的。这是因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寓理于情,则更能打动人心。

唐代的著名诗人宋之问,他的人品虽然为当世和后人所诟病,但他的诗还是满入流的。他写于唐中宗神龙二年(7O6)的《渡汉江》这首诗,就是情理交融的上乘之作,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为人们所称道。

原诗欣赏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的这首诗写得明白晓畅,表达的就是久别家乡之人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

岭外,指秦岭以南。诗意大体是这样的:身居岭南,与家乡的音讯隔断,这情况有好长时间了。路过汉江,离家乡越来越近了,但是又感到胆怯,遇到讲家乡话的人,竟不敢打听家乡的消息。

故乡,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是一个绕不开的情节,古诗中更是多有表现。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平谈中见情趣。而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写出了对故乡的关切,梅花开沒开,问出了这种关切的细微。

按常理,久别故乡,回故乡的心情应该是十分迫切的。但宋之问的心情却复杂起来。既有回乡的迫切之情,又有怕回乡的胆怯心理。离家乡越近,这种心情越明显,以至于连见到讲家乡话的人都不敢打听消息的程度。这究竟是为什么?

情更怯的原因

宋之问的老家在山西,也有说是河南的。此人很有才,《新唐书》评价他“尤善五言诗,其实无能出其右者”。宋之问20岁时便进士及第。武则天称帝后,召他入阁,为五品学士。

但宋之问人品不好,他在朝中为官,名声不咋地,好阿谀奉承。最明显的例子是他喜欢巴结权贵,武则天当政时,男宠张易之兄弟二人得势,宋之问极力讨好二人,因此,才在官场混得不错。

另一个例子,宋之问有一个外甥,诗写得很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诗句便出自他手。但宋之问却害死了外甥,把这句诗据为己有。可见宋之问的人品是相当卑劣的。

正因为他人品不好,才为当世之人所唾弃。武则天退位后,张易之兄弟已死,失去靠山的宋之问遭贬。被贬之地就是广东的龙州。在龙州,宋之问由于受不了异地之苦,便私下逃了出来。这首诗,就是写在他逃亡的途中。

私离贬地,有违圣命,这也属于大不赦之罪。离故乡近了,怕遇见熟人告发自己,一旦有人告发,自己便会有性命之忧。诗中的“”字,是他当时最真实的心理写照,这个情,是真实之情,写出了特定条件和特定环境下的特殊之情。

特殊的人生遭遇,成就了宋之问这首特殊的诗。

宋之问这首诗,情真而富于理趣。他的理趣在于:人,不能做亏心之事。一旦做了亏心之事,便不能坦荡做人了,灵魂便会有负罪感,心灵就会处于不安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