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南禅寺
9月12日上午我们离开五台县城,前往20多公里外阳白乡李家村的南禅寺。
南禅寺规模不大,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南北长60多米,东西宽51米,寺内分东西两院,有殿宇六座,除主体建筑大佛殿三间是唐代建筑外,其余配殿有建于明代的龙王庙,建于清代的观音殿、菩萨殿,还有山门、东跨院的僧房也是明清建筑。我国唐代建筑留存至今、目前发现确认的仅四座,而南禅寺是最古老的。1950年代初,山西省文物工作者在古建筑普查中发现了南禅寺,在大殿西缝平梁下,找到了唐人墨书题字“因旧名峕(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志”,明确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比此前由梁思成、林徽因发现的佛光寺还要早75年。
南禅寺大殿内的17尊唐塑佛像,安置在凹型的砖砌佛坛上,佛坛上后部正中为释迦牟尼塑像,庄严肃穆,总高近4米,所有佛像基本保存了原有风貌,姿态自然若动,表情逼真有神,衣纹简练准确,和谐流畅,一个个栩栩如生,是现存唐代塑像的杰出作品,与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这些塑像虽经元至正三年(1343)妆绘,但相貌、轮廓、衣饰、手法均不失唐塑特征。因为南禅寺大殿系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建筑和殿内唐代塑像,南禅寺早在1961年就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一)。
由于地点较偏僻,尽管这里也是山西近期免费开放的旅游景区,然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们得以比较从容地瞻仰这1200多年前唐代辉煌文化艺术的结晶。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中国佛寺大都毁坏,五台山更是重灾区,而南禅寺由于规模较小,又在台外偏僻之处,且府县志均无记载,幸免于难,得以留存至今,以后历代虽有过一些维修和妆绘,并新建配殿和山门,但大殿和殿内的塑像总体完好保存了下来,让我们后人有机会从实物深入了解唐代的辉煌,真正幸莫大焉!
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南禅寺,继续我们的参访国保之旅。。。。。。待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