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手机中的孩子,还靠生活的精彩
【第239期】教孩子学会学习(140)
拯救手机中的孩子,还靠生活的精彩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一天,苏格拉底带着他的学生们来到了一片旷野,待他们坐定后,苏格拉底问:“现在我们坐的是什么地方?”“旷野。”学生们回答。“这里长了什么?”苏格拉底又问。“杂草。”学生们答曰。苏格拉底说:“是的,这里长满了杂草。那我要问,如果现在我们要除掉这些杂草,应该如何做呢?”“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用手拔掉即可。”一个学生抢先开口;“用镰刀割掉,那样会省力些。”另一个学生答道;“用火烧更彻底。”第三个学生回答得更为干脆。“那好”,苏格拉底站了起来,“现在你们就按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我们明年再来这里,看看谁的答案更好。”
一年后,学生们都来了。他们发现,尽管他们除草的方法各异,但他们除过草的地方却都是草长依旧。而在另外一块地方,油绿茂盛的禾苗正随风摇曳,在那块地的正前方摆放着厚厚的一摞书,那是老师苏格拉底的著作,上面压着一张纸条:“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据9月26日《广州日报》载,广东省儿童网民网络素养状况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当下儿童“触网”年龄越来越小,3岁玩微信,7岁会网购超。
与成人相似,低龄儿童也通过网络进行娱乐、消费、信息发布等活动。在7岁组,24.2%受访儿童研究过网游攻略,61.0%曾自主下载游戏、视频和音乐;8.5%有网购;14.4%在网络上发布过图片、视频或文字,甚至有4.7%表示拥有粉丝。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越来越早。部分孩子3岁开始使用QQ和微信;到了7岁,9.9%的儿童使用QQ,15%使用微信;到了12岁,拥有QQ(87.9%)、微信(69.7%)的儿童比例均超过一半。
据《生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手游是当下不少学生的“标配”,孩子们说,之所以玩游戏,除了消遣,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和同学、朋友之间找到共同话题……这也就是说,孩子们迷恋手机,并非全是手机游戏的好玩,更多是为了与同学交往。他们看视频、打游戏、聊天等不只是一个人独自在玩,而常常是多人一起玩,玩得好,才能得到同学的认可,找到共同的话题,才能有朋友。如此看来,孩子们的手游和过去传统的捉迷藏、跳皮筋、闲聚聊天一样,不过是孩子们与他人交往、交朋友的一种方式罢了。只是这个交往、游聊的地点由“实地”变成了手机平台,形式由“实体”变成了虚拟,不再受现实时空的制约,变成了随时随地、无“空”不入而已。
由是观之,当下大人们看到孩子机不离手,眼不离屏其实只是一种表象,而没有看到孩子对与同学、他人社交的内心渴望。或许我们大人要问:孩子们交往为什么不到现实生活里?为什么非得通过虚拟的手机?解铃还需系铃人,要解开这个迷惑,答案不在孩子那里,而在我们大人手里。
与人交往、交流、对话是每一个正常人生存、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当一个人在现实世界里无人与其交往、交流的时候,孩子当然只能转向虚拟的手机,寻找自己的“朋友”。因此,与其说孩子沉湎于手机,被手机所“控制”,莫若说孩子在通过手机寻找正常的生活。
谁都知道,手机虚拟世界的精彩来源于现实,在灵动的现实中全身心地自由活动,比在冰冷的屏幕上单纯用手指划动划动更令人兴奋、快乐和踏实……可当下,孩子们被厚厚的书本屏弊在孤寂的世界里,接触不到五彩的生活,失缺了与同学、朋友、他人直接交往的权力,心灵孤寂、求“贤”若渴的他们唯有转向手机,在冰冷的平板里寻找一点自我、尊严、快乐和友谊,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我以为,要想把孩子从虚拟的手机“旷野”中拯救出来,一味地夺机、断网的“割除”非是好法,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地“占领”才是根本。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是再围绕着分数、成绩、名次、升学打转转了,要回归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提出的“生活教育”。
瑰丽多姿的五彩世界,才是手机冷屏的终极克星,“生活教育”,是让孩子驶离手游的诺亚方舟!要避免孩子成为手机的奴隶,让手机回归到方便生活中的应有位置,恰当被用之,就要让孩子跃出书本,走出书屋,拥抱五彩世界,在富有弹性的绿地上奔跑,在开满鲜花的田野里跳跃,在真实的世界释放力量的自我;让孩子面对面地交流、无拘无束地玩耍,自由快乐地交往,享受真实生活的乐趣……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