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 6752万港币
2008年4月11日,香港苏富比,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成交价 RMB 6053万
2012年4月4日,香港苏富比,南宋官窑青釉葵瓣洗,成交价RMB7200万
官窑青釉方花盆
南宋官窑,成于杭州,乃为供御而制,享负盛名,可谓上品重器,寥若晨星。其简洁端庄,唯覃奥渊涵可达,证故时匠人神技巧思,尽谙美瓷韵致,窑火斑斓处,看尽一代思潮,出窑成品时,溢散赵宋文士雅调。
南宋官窑 青瓷簋式炉
宋时儒学,有欧阳修一门,承古法以修其德,遵古制以正其心。亦见王安石一派,意主变法,改除旧弊,行简约凡素,尚纯粹质朴。
南宋官窑 青瓷贯耳瓶
此儒风一场,无情去,吹尽旧唐万种妖娆,但见有情还今朝,带来了谦谦君子之道。尽意之所求,古朴而简素,优雅而含蓄,不以材贵为珍,但求一品气韵精神。
宋之文人,必是心怀尚古、史海寄情。刘子健曾有论述,至宋一朝,儒学始现新章,于后世影响深远,历经千年而不断。青铜之器,乃祭祀之魂,可明民知,章法度,优品德,善言行,立天下之根本。
南宋官窑 米黄釉鹅颈瓶
北宋末,金人入侵,如燎原之火,烧遍北国万里山河,挥钢刀、驱铁骑,直破东京。高宗南遁,立临安为行都,凭长江天险、中兴四将,暂得安宁。金刀戎马声渐远,又听水墨琴音,尚古之风自此尤盛。
南宋官窑 青瓷长方花盆
修内司复建官窑,烧御瓷以供南宋宫廷,以汝窑为鉴,专釉色,重开片,刻求自然素雅,意仿美石灵韵。南宋官窑,承北宋遗风,延其正统,致雅脱俗,多袭青铜、古玉之制,此二者皆为古礼祭祀重器,文人雅士尤以为珍,精考而敏求,梦回商周,再见千年辉煌依旧。
南宋官窑 青瓷花口洗
宋代官窑瓷器与汝、哥、钧窑瓷器一样,特别注重釉色美。其凝厚的釉层系采取先素烧坯体、然后多次施釉的方法完成的,釉层厚度往往大于坯体的厚度。烧成过程中,选用优质木材作燃料,以保证窑内的温度和气氛。官窑瓷器多为素面,既无精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描绘,多用凸凹直棱或弦纹为饰,在釉面自然优美的片纹点缀下颇显高贵典雅。
顾文荐《负暄杂录》:“政和(宣政)间,京师自置窑(《负暄杂录》无“窑”字)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徽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郊下)别立新窑,(《负暄杂录》加“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侔矣。”其中“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以及“比旧窑大不侔矣”说的就是分属于老虎洞修内司以及郊坛下二窑的瓷器极美。然而仅仅美是不够的,在艺术品市场上,想要贵,必然还有另一个属性——稀有。官窑的东西,南宋时就不在市场流通,且传闻官窑造出后,略有瑕疵便会被摔碎,只有完美的那几个有机会入贡皇宫。
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老虎洞及郊坛下两遗址仅存于文献中。赵彦卫《云麓漫钞》“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云出钱王,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近临安亦自烧之,殊胜二处。”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十《行在所录》 “青器窑在雄武营山上圆坛左右”。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在杭州乌龟山上初步发现文献中所提到的郊坛下官窑遗址。
1985-1988年,对窑址进行全面系统考古发掘、整理和复原,展示了郊坛下南宋官窑的真实面貌。
1985年发掘龙窑全景图
而另一处“修内司”官窑的确认,是2006年的事了。2006年,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对1996年被雨水冲刷出来的杭州“老虎洞”遗址出土物整理过程中发现一件施粉青釉的荡箍,表面刻有“庚年…匠师….记修内司窑”的铭款,由此确认“老虎洞”就是文献中提到的南宋时期烧造御用瓷器的修内司窑。
老虎洞窑址发掘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