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古镇社步圩,又名安庆市、市步圩。座落在马圩镇南隅,一河之隔的社步村。属前德庆县州府古圩镇之一。前辈历尽沧桑,开拓这块古老而富饶之地。追本溯源,一九八二年秋,由省地县组织的考古学专家,勘察社步背后山一带,发现在抗战期间挖战壕,建国后挖屋地、开公路的地方,有四十多穴断壁残垣的古墓群。拱砖砌穴,同一式的构造。其中发掘出一批花纹砖和陶器,粗玉石猪等廿多件文物(现藏县博物馆)。经专家考证论述,属于南朝时代的古墓。由此可知,当时此地,人烟集居必众。根据生活生产需要,发展贸易商场,开始建设定期圩集。
社步卫星地图
据方志记载,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贼掠社步圩诸村。贼杨五等肆劫、知州李育熊诛之,余党解散。又载峡石又东北渝河一里、社步有安庆市,以一四七日为趁集。三八日为社步牛圩,北距麻圩一里。按该圩“接龙门”石刻碑载,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此碑于一九五九年因修水利,毁闸门、碑破散失。又州志记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夏大雨,金林乡山始崩。据前辈村人传说,正是当年此时,灾害降临社步圩,北面狗头垴山边,震天憾地,发生山崩泥塌,一处五十余丈,一处百余丈宽,数百万土方黄泥沙水,汹涌冲进圩内,倒塌店户二十余间,财物大损。泥沙阻塞街道,货摊无法摆卖;数月交通不便,趁集来往人稀;贸易日甚萧条,从此商贾停滞。几年后,集市渐移麻圩。这是崩山为害、给社步圩人带来苦难,繁荣古圩镇趋向没落的见证。当年,人不怨这是自己人为所致,只归罪于天,恨雷公霹断龙脉,留下今天的崩山大缺口。社步圩,地处三河总汇,四面通途,水陆交通要地;是个榕荫绕市、樟林满山、景色瑰丽的集镇。背靠狗头垴、仙人侧睡,两山作屏障;北有都臼河、金林河,西有官圩河,合流之处称社步河(即今马圩河)南通河口。十八里航道线,直贯西江。河宽十余丈,水深五至八尺。四条道路,北经“大湖桥”通马圩、高良;南经“长寿桥”通河口、九市;西通中垌、德城;东通古垒、新江市。圩内店铺东西对向,计有一百七十余间,二三进深。据方志记载,道光十八年夏暴雨。山崩洪水毁店户廿多间, 民国四年(1915年、乙卯岁)夏,历史最大的山洪暴发,浸毁九十余间房屋。后来重建近百间,迄今尚遗留五十多间铺位,村民作菜园地和宅基地为证。有两巷、刘家巷、社步巷。街道南北贯通,有四街(坊)吉庆、联庆、福庆、安庆。五闸门,吉庆通衢福庆通衢、上福门、接龙门、安庆门。上石刻额日“安庆通衢”,门联“安居通一市,庆地达三江”。可惜石刻门额和鹤顶格联, 于一九五九年,因修水利,用来建过河窦。安庆门外是驰名的“社步码头”,前人传说宽二丈,石阶二十一级,每级六寸高。码头南边河岸线长百余丈,宽二十余丈。能容三四十艘船只泊岸,代替码头装卸货物, 也可作堆场、露天仓库。在抗战期间,是区乡壮丁操练场所。社步牛圩,与社步圩隔河相对。场地百亩,三八日为圩期。有棚摊饮食店十余间,解决饥渴。建国前,有来自广西、邻县及本地牛客、栏主和农户,牛中等六七百人,上市贸易的耕牛和菜牛、每圩成交三四百头。并设有“银台”,负责开票收费。费用归社步“镇龙宫”收入,后归学校收入。负责“包水草”单据,买者把钱交银台作担保、对圩如牛不出现疾病伤亡事故,卖牛者才能按订价收款。否则,死病牛交还原卖主,买者收回原价款。这种保险交易, 皆大满意,取信于民,名扬四方。“镇龙宫”是社步圩的一座古庙,立南海洪圣大王为神,诞期是二月十三日,同时是庙会,信士三牲酒礼敬祀神旦, “放炮”庆贺。由庙主缘办理,用火药放入铁铳内,接火引药、轰隆一声,炮塞带着炮圈飞天,人群拼命争夺,激烈场面、非常引人入胜。当接到炮圈(竹蔑丝制)者,感到幸运,高兴地三拜庙神,领炮屏(有脚座)及“利市”。翌年庙会,自当送还炮屏连“利市”。如送“首炮”回庙时,更有一番热闹,八音伴奏,抬着金猪酒礼、游神,龙雕炮座,炮竹声声不断,接着狮子随尾押送,观者甚众。当日又是社步牛圩开市之日,由“镇龙宫”庙会负责设宴,招待来往牛客贩主和众人,饱尝一顿。“镇龙宫”建庙石刻鹤顶格联:“洪钧万古昭灵气;圣宇千秋荐德馨”。后修庙石刻联:“洪换规模新栋宇;圣阔海甸接波罗。”可惜这石刻门额及联对,于一九五九年修水利时,搬去用了。“三慈庵”距社步圩西半里。庙前空地,曾演过戏,做过牛市。每逢丰收的年景,太平盛世之期,由庙主缘和富户集资承办“做大戏”。往省城请来粤剧名班,连做十场(天),地点先后设在“镇龙宫”或“三慈庵”前空地,搭起品字型大戏棚。正中舞台、左右有票观众座位。中间无票人立着观戏。现顺择录棚联三副,以飨读者。其一、世事岂无凭,狡串狡翻,你等奸徒,到底收场始见;其三、做戏自古及今,古面目。古衣冠,古古亦今今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