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干货】关于渔场形成原因与条件的专题整理

专业地理科普平台

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
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
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由于这些原因形成大的渔场。

从洋流对渔场影响的角度讲,世界上有四大渔场:

四大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综合考虑,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使得饵料也很丰富。

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渔场往往局限在某一海区的某一水层,甚至局限于某一时期。这种局限性主要取决于鱼群的密集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鱼类(经济海洋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及其环境条件的变化。因此,构成渔场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要有大量鱼群洄游经过或集群栖息

海洋渔业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是那些在进行洄游、繁殖、索饵或越冬等活动的鱼类或经济动物的密集群体,特别是繁殖群体,密度大且稳定,而且多数鱼群是以同一体长组或同一年龄组进行集群的,如鲑鳟鱼类特别明显。

因此,在进行捕捞作业时,如果对达不到捕捞规格的对象(如低龄或性未成熟的幼鱼)进行酷捕,则必然得不偿失,严重影响来年的资源量,甚至能导致渔业资源的衰退,后患无穷。

2要有适宜的鱼类集群和栖息的环境条件

如果某一海区的某一时期,具有适宜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进行洄游、繁殖、索饵和越冬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条件),它们就可以集群或栖息在一起,从而为渔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生物条件是指饵料生物和共栖生物以及其他各种生物种间关系。非生物条件是指海流、水系、水温、盐度、水深、底质、地貌和气象等。

在外界环境因素中,特别是海洋环境因素,更有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水温状况的变化,对于经济鱼类的洄游分布和集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鱼类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对其周围的环境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海洋环境条件是形成渔场的重要条件,而在海洋环境的各个因子中,水温和饵料生物为最重要的因子。

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归纳

1、江河输入大量营养物质。

2、水域浅,在风浪、潮汐和对流等作用下,水体混合充分,底层补充到上层,整个水体营养好。

3、光合作用充分,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4、水域浅,因此物质循环快,初级生产力高。

5、由于饵料生物丰富,大陆架一般都为产卵场,海湾也是鱼类的肥育场所。

6、大陆架的水深适宜,海底较为平坦,适合于渔具作业。

7、大陆架边缘,由于上层流的离岸作用,外海下层水被引入,产生上升流。

8、在大陆架边缘附近海域,沿岸水系和外海水系产生沿岸锋面。

主要海产

北海渔场,鳕鱼、鲱鱼、毛鳞鱼

日本北海道渔场: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

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鳕鱼

秘鲁渔场:秘鲁鳀鱼

知识链接

中国渔场分布

我国海域宽广,海岸线漫长,主要渔场可分为黄渤海渔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舟山渔场、南海渔场(包括主要分布在广东沿海的南部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四大渔场中以舟山渔场地位最重要。

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纬度为北纬29°30′~31°00′,东经120°30′~125°00′,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4大经济鱼类为主要渔产。

舟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交汇于此。大陆径流每年平均入海近1万亿立方米,形成强大的低盐水团,水色混浊,春夏向外伸展,秋冬向沿岸退却。台湾暖流高温高盐,水色澄清,春夏自南向北楔入,直抵沿岸水域,冬季偏离沿岸,向南退缩。黄海冷水团南下,随台湾暖流强弱的变化,秋冬季似舌尖状伸入渔场,初夏逐渐向北退缩,形成南北带状逶迤的水团混合区。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夏季墨鱼汛(大黄鱼),春季有小黄鱼汛,秋季有海蜇汛。

舟山渔场为中国最大渔场原因

自然因素:

1. 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养分充足;

2.舟山渔场位于长江口与钱塘江口之间,来自于陆地河流中含有丰富养料给渔场的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3.这里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有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在此交汇,使水流搅动,养分上浮;除此外,渔场形成原因还有上升补偿流带来深海养分(冬季会有)等。

4.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文因素:市场、技术、政策等。

试题链接

1.(材料)读世界四大渔场与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渔场分别是(   )

A. 北海渔场、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

B. 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C. 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

D. 秘鲁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

(2)若渔场②附近水域水温比往年异常升高,则可能出现(   )

A. 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

B. 秘鲁、智利等地暴雨、涝灾频繁

C. 东南信风较常年偏强

D. 渔场②饵料丰富,渔业丰收

【答案】1.B  2.B

【解析】

本题结合局部的海陆轮廓图,考查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厄尔尼诺现象,同时也考查了世界地图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1)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可知,①是北海道渔场,②是秘鲁渔场,③是纽芬兰渔场,④是北海渔场。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2)根据上题分析,渔场②为秘鲁渔场。若其附近水域水温比往年异常升高,则表明产生了厄尔尼诺现象。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减少,故A项错误;秘鲁、智利等地出现洪涝,故B项正确;东南信风较常年偏弱,故C项错误;秘鲁渔场产量减少,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2.(材料)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

(1)描述“大范围渔场”分布特点。

(2)图中A处的北海道渔场和B处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它们形成原因的差异。

(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答案】

(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

(2)A渔场是北海道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B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

(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酸雨等。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水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

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水体污染;改善海洋环境。

【解析】

(1)根据图中分布的位置直接判断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区,总结特点: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

(2)A是北海道渔场,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寒暖流交汇会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B为上升补偿流形成的秘鲁渔场,冷海水上泛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适合鱼类生长。

(3)世界海洋渔业资源萎缩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自然因素:①某些因素导致海水温度上升或降低,如厄尔尼诺现象或全球气候变暖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拉尼娜现象使海水温度降低;②某些自然原因是海水收到污染,如酸雨,都会使渔业萎缩。人为原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对海洋资源大量开采等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依据渔业资源萎缩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加强海洋资源保护,防止海洋污染,控制人口增长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