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云南」探访消亡的僰人故地和那里的僰人悬棺

“僰(bó)人”,即濮人,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人对西南诸民族的统称。“僰”与史书记载的“濮”是一回事。中原人称西南民族为“濮”,又称“百濮”。

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僰人自春秋时期即居于川南,至万历元年(1573年)为明朝所灭,历时2300余年,为目前可考的川南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殷末至先秦时期,僰人集中分布在川南宜宾至云南昭通一带。郑德坤《僰人考》说:“僰国虽小,终为独立民族,南邻且兰、夜郎,西接邛都、笮都诸羌,北连蜀,东连巴。为近南溪、宜宾、珙县,屏山、庆符、高县、筠连、长宁及兴文等县地。古僰国长期处于北方蜀国与南方夜郎两大势力之间,保持着独立或半独立状态,但与蜀发生的联系更多。秦灭蜀后,设立县级统治建制——僰道。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开始,兴文境内即有僰人居住,也是目前可考的兴文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珙县志》(旧志)上说:“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曰僰国”。

西汉时期,僰人饱受修路之累和掠卖之厄。汉族官吏、军人、商贾大量进入僰人地区,不断挤压着僰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便开始向南和向西迁徙,有的仍留居僰道和今兴文、珙县、高县、长宁、筠连、江安以及滇东北一带。他们的生存,都是以农耕方式为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种植水稻、荔枝,农耕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文化,受巴蜀文化的影响深远。

成汉之时,发生了“僚人入蜀”的民族大迁徙,带来了僚人的习俗,于是,他们“所生男女以长幼次第呼之”,于是后来便出现了“阿大”、“阿二”等称呼。僰人与僚人在漫长的历史中渐渐融合,宋代就是川南僰人和僚人融合的重要时期。宋王朝不断加强统治,川南的僰人、僚人与宋朝廷和乌蛮部族之间不断地斗争,促使他们迅速走向融合,形成独特的部族力量,这时的僰人,在血统、习俗、性情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僰族系统。他们在生产、商业贸易、经济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宋朝廷为了将僰人纳入一体化道路,从教育、政务、法律、宗教等方面对僰人进行教化。土著僰人、青羌与新来的僚人共同居住,文化上也相互融合,在生存技能、习俗等方面都相互接受。事实上,此后的川南僰人已非原来的僰人,僚人也非原来的僚人,而是重新形成了民族共同体。这个民族共同体,也称作僰人。

僰人在历朝历代中都经历过战争,但受到的打击有限,亦或因他们的领导者能“识时务”而减少了杀戮。

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僰人在首领卜漏的带领下,在僰王山上筑城堞、修寨门,聚众造反,揭竿起义,但被宋军用“火猴战”打败,僰王被宋军擒获后招安。僰人兵败僰王山后,在400多年的时间里偃旗息鼓。

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僰人再次在兴文、珙县两地造反,僰人“杀掳男妇”、“烧毁房屋”、“劫去家财谷米牛猪”、“敌杀官军”等事件发生,成为了僰人被消灭的导火索。明王朝决心铲除隐患,派四川总兵刘显、刘挺父子率领十四万官军大举围剿。

明万历元年(1573年)2月,明军经过精心准备,共调集精兵10万、白银100万两、大米50万石,对方圆不过400里,人口超不过4万人的僰人发动征剿。5月,经过3天围攻,凌霄城破,俘斩200余人,打开了通向九丝城的门户。7月初,围攻九丝城,明军已增至14万人。9月9日,乘僰人在九丝城大过传统的赛神节醉酒之际,明军冒着大雨,实施偷袭成功,火烧九丝城,僰人被杀、被俘,跳崖、赴火者极多。之后,僰人的大首领阿大、阿二等十余人陆续被擒并押送成都四川按察司监狱。11月,战事基本结束。张居正得知九丝城被破,异常兴奋,指示今后要驻兵九丝城,说:“殓此巨冠,不惟蜀民安枕,且国家神气藉此一振。四方有逆志干纪之人,亦将破胆而不敢恣睢矣”。

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甲午,阿大等众人在成都被斩首示众,至此,僰人消亡。

九丝城镇群山环绕

今年10月,我在四川自驾,特地探访了宜宾以南僰人故里的珙县,兴文县和云南的昭通的豆沙关,去寻找僰人的故迹和那些神秘的悬棺。

九丝城镇

九丝城镇是兴文县的一个城镇,距离兴文县城以南70多公里,以镇外的九丝山得名。僰人故里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而僰人消亡是在九丝山,也就是说,这里是僰人据守的最后的根据地和消亡之地,所以显得更为重要。但今年的雨水特别多,泥泞不堪,无法登山去寻找九丝山城上的僰人遗迹,只能在山下遥望,多少有点遗憾。

僰王城

遥望九丝山

明代平蛮碑

在九丝城镇外几公里的建武村,有6块平蛮碑,记录了明代攻占九丝城,消灭僰人的过程和历史功绩,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6块平蛮碑均立于建武老文庙的门口,一块已倒塌,现存只有5块。我到达时,文物部门正在对平蛮碑搭建保护建筑,可惜有4块都被包裹了起来,能看到的只有一块。

僰人悬棺之谜

悬棺基本有几种形式:凿穴式、木桩式、天然洞穴式。这几种形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悬棺都在数米到数十米悬崖峭壁上,常人难以到达。僰人如何把棺木安放到悬崖峭壁之上,一直是一个解不开的迷,虽有“堆土式”、“吊索式”等猜想,但均无无懈可击的证据。

关于僰人为何用悬棺的方式安葬故人,也同样是一个迷,最有趣的传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渡泸后,僰人的先民之一——南中青羌随孟获反蜀,遭到镇压。诸葛要安定川南,当然也得安定僰人。诸葛驻兵江北,与宜宾隔江相望。为显示兵精粮足,诸葛一面派士兵用大黄桶去其底而从江上挑水,一面用木牛流马昼夜不停地循环运粮。僰人隔江得见,不明就里,认为蜀兵是神兵,挑着两大黄桶水还能行走如飞,又见其粮草充盈,心生惧意,主动请降求和。相传,诸葛亮放出传言,说僰人把自己的祖先葬于地下,会被水淹蚁食人踩,祖宗不得安宁,僰人也会受到天谴。僰人应该把自己的先人们葬在高山的悬崖上,才能更加发达辉煌。诸葛亮担心自己离开后,强悍的僰人造反,所以让他们先祖的尸骨上不接天,下不沾地,最后断子绝孙而自取灭亡。僰人不知是计,于是不断向着崇山峻岭迁移,以求有高崖悬葬。我想,诸葛亮怕他们造反是真,设计让他们自己往深山峻岭里迁移,其目的是限制他们的迅速壮大,而求得一方平安。再者,僰人受到各方面的挤压,不得不向深山里迁移。至于“断子绝孙”的说法,没有根据。

*兴文县九丝城镇手把岩悬棺(凿穴式),九丝城镇附近的僰人悬棺分布比较散,但以凿穴式为主,手把岩是悬棺比较集中的地方,有修建的步道可以到达悬棺的山崖下,但如无人带领,很难找到。

*珙县豆沙乡石门村关河南岸僰人悬棺(木桩式)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珙县到昭通的公路边上,比较容易到达,这里的悬棺是最集中的地方,除了尚存的几十个悬棺外,山崖绝壁上还有数不清的目中洞,遍布整个崖壁,离地高度从几米到几十米。

*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的僰人悬棺安放在绝壁上天然洞穴里的(天然洞穴式),进入豆沙关古镇的景区,可以看到此景观。放置悬棺的山洞位于临江悬崖中部的位置,距离水面和崖顶都有数十米的垂直距离,可见其安放棺木的难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