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VS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我看到很多人在问这个问题,现在我就用这篇短文回答一下吧。分成外围的,比较直观的区别和内核的,也是更为重要的区别两方面来说。
外围的,比较直观的区别包括:
001 有无《课题指南》的区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没有。这意味着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在选题环节会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002 项目级别和批准经费额度的区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国家级项目,目前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包括西部项目)是20到22万元,后期资助项目额度与此相同,重点项目35万元;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属于省部级项目,目前规划项目10万元,青年项目8万元。
003 “限制性规定”的区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论证》活页中不得出现申请人个人信息,限制字数7000字;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A表”有两处限制字数,不得超过800字。“B表”中不得出现申请人个人信息,其中有三项是限制页数的,不能超过两页,第四项是限制字数,不能超过800字。
另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和《课题论证》活页中没有明确体现课题组成员前期研究基础的地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有,在“A表”中。
此外,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连续两年申请未获批准的话,第三年不允许申报。
内核的,也是更为重要的区别包括:
001 项目评审程序的区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有省内初筛、函评和会评这三个环节,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只有函评,也就是匿名评审这一个环节。这意味着我们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材料只要通过形式审查,就可以直接出省,然后进入函评环节。而一旦函评通过了,除非有违规申报和抄袭剽窃等问题,或者在公示环节被人举报查实了,都会获批立项。
由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少了两个评审环节,唯一的一个函评环节又是“双盲”进行的——也就是说,函评专家不知道申报人是谁,申报人也不知道函评专家是谁,因此,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在设计上比较符合“程序正义”,也因此被认为是最为公平的国内社科科研项目类别。
002 项目资助倾向性的区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政策导向性明显,强调课题研究要满足国家现实需要,强化问题意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虽然也在这方面有所强调,而且也有逐年强化的趋势,但要比国家社科更加鼓励申报者在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开展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工作。这一点其实在《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常见问题释疑》(见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网址为https://www.sinoss.net/2018/0122/80373.html,见网页下端的附件)中体现得很明显。《释疑》指出:
项目不设申报指南,申请者应围绕本次项目申报的指导思想,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自行拟定研究课题。
因为我拿到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是在2011年,那该是我从事科研工作以来捞到的第一桶金。所以我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还是很有感情的。我的建议是:如果大家和我一样是没有背景、没有资历也没有影响力的“三无”人员,基础研究做得比较扎实,也迫切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科研项目来进行学术训练,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那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会是大家最好的选择。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之间的区别。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和申报,希望这种区分对大家的项目申报有所启发和帮助吧。

来源:老踏科研联盟,《发论文、拿项目其实很简单》节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