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言相劝(LYXQ20200428)——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确切地讲,“报告工作”中的“报告”应为“汇报”;我们今天讲述的“四报工作法”,其实从属于“报·联·商”。“报·联·商”全称是“汇报·联络·商谈”,这一套管理工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于日本;我个人认为,它从属于“沟通管理”的范畴。关于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杰克·韦尔奇说:“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松下幸之助则说:“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将来还是沟通”。有的朋友也许会问,沟通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可这和“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规范地接受并执行工作”有什么关系呢?并且在上周的文章中也谈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受命四要素”规范地接受工作就是“好的开始”,通过“四依据工作法”规范地执行工作,就是“成功的另一半”,这不已经完成任务了吗?不是已经成功了吗?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地再学习一个“四报工作法”呢?首先,是不是所有的任务,通过“接受”环节和自己独立“执行”的环节,就能一帆风顺地进行到底,就能一气呵成地完成?
比如,时间进度上可能与计划不符;比如,原先预设的一些条件发生了变化;比如,顾客突然改变或增加了新的要求;比如,一些资源未按时到位,等等。这些“变化”都有可能影响任务按时按质完成。
第一,就是按照“接受”的要求继续干,反正是领导说的安排的。第二,及时向安排任务的领导“报告”,重新请示或一起商议到底怎么办;由于自己了解相对更多的具体情况,除了报告异常外,还可以反馈自己的分析和建议,供领导决策使用。第一种选择的结果,很可能是由于这些变化未及时应对调整,导致预定的任务失败。任务的责任承担者并不是执行任务的下级,而是安排任务的上级,他是基于组织和他的领导对他的要求,将一项大的任务拆分成若干小的任务,你承担的可能只是小任务之一。最后任务失败,领导要承担责任,心情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他通过分析后,可能会责怪你为什么不把异常及时反馈给他,可能会批评你对整个任务不负责任,可能会因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处罚你,可能因为觉得你做事不靠谱,以后再不会把重要事情交给你去做,不会把重要的岗位让你去锻炼......结论: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通过“接受”环节,自己就能独立执行完毕,按时按质完成。会有异常和变化,并且自己承担的这个小任务,会影响到组织的大任务;因此,应该及时报告,让上级知晓——一是上级有权利知道,二是上级是“拥有更多资源的人”,他在及时知晓的前提下,有可能使任务重回正轨,你也因此可以顺利完成工作。其次,是不是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就算任务的全部结束?我们重温一下《深想一层,多走一步》中对“靠谱”的定义——“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意思就是只要是别人交待、自己也接受的任务,都应努力把它落实完成,并且无论最后结果如何,第一时间有个反馈,形成一个闭环。一个有效而完整的沟通,由三个环节构成:表达、倾听、反馈。必须有“反馈”,这个当初的“表达”才能有始有终,形成一个闭环。第一,从人性和常理出发,一项任务安排了,如果过程和结果都没有任何反馈,布置任务的人就会认为“一切正常,没有问题,顺利完成”。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事情并未按时按质完成,此时及时报告反馈,布置任务的人要及时做出调整。第二,如果过程和结果都没有任何反馈,布置任务的不确认一下,执行任务的不汇报一下,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种极为可怕的情况。对,就是忘记了,事情被耽误了,根本就没有干。因为我们谁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这种“耽误事”很有可能“耽误大事”,对组织或他人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第三,即使任务是按时按质完成了,也必须及时报告形成闭环。无论从组织运行和系统管理的角度讲,还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任何一项任务,无论多复杂,无论你感觉多艰巨多艰难,它都是很小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一个过程而已。它的完成与结束,意味着组织另一项新的任务、新的工程、新的项目的开始。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就好比一个泄水的阀门打开了,车子启动的按键按下了,组织因此进入到另一个新阶段,或是要加速前行了。这就像火箭发射前的状况一样,每一项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报告,必须及时反馈到总指挥那里,总指挥才能在正确的时刻下达正确的指令——“3,2,1,发射!”所以,我们首先从【What&Why】的角度,讲述了“什么是报告”和“为什么要报告”,目的是希望提升对“报告”的认知,从而改进我们在“报告”方面的执行力与效果。根据报告过程的失效模式,我们把四种最容易出现“该报不报”的情况整理出来,形成了“四报工作法”。
④小报
工作开始后,通过做好过程汇报和结果汇报,进行方向纠偏,避免错误;获取管理资源,提升效率,把工作做扎实,做厚实。具体表现如图:由于沟通在工作和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也由于每个人都不缺乏“该报不报”带来的血的教训(该报不报时内心认为应该没事,血的教训则是事后东窗事发时,明白了什么叫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四报工作法”这一篇就不列举具体案例了。1.早报:坏消息一定早报告,不要“等着变好了没事了”再报告。一是大多情况只会恶化,“等着变好了没事了”往往是我们掩耳盗铃式的自我安慰、逃避事实和侥幸心理。二是做领导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你不要过于害怕向领导汇报坏消息,领导的职责就是发现并解决问题,坏消息也只属于问题而已。三是领导是拥有更多资源的人,坏消息早报告,他极有可能力挽狂澜,或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这是下级做不到的。第四,你不要说我不报告坏消息是为了领导好,不给领导添麻烦。等有一天你当了领导你就会明白,一个不靠谱的下级本身才是领导最大的麻烦之一。领导真正害怕的是“闷棍”——下级从没报告过,但上级领导或顾客却带着坏消息怒气冲冲来兴师问罪,而被兴师问罪的领导还一无所知——这种状态被称为“一脸懵逼”。
“懵逼”的领导扭头问你怎么回事,“懂事”的你说“我看您又忙又累好辛苦,就没敢告诉您......”2.午报:任务周期稍长的工作,中间要主动报告一下。尽量不要让领导总问你:“那件工作开始了吧?进度正常吧?快完成了吧?”你的领导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忙要事多,真心疼领导,在他问之前告诉他要问的想问的事情。也许是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导致工作方向需要重新确定;也许是自己执行任务过程中产生了疑惑或感觉不对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所以在工作的方向发生不确定时,必须要报告!第一,领导才是工作或任务责任的承担者,他对此要负责任的,必须让他知晓,这是他的权利,除非你故意想任务失败,造成损失,让领导下台。第二,领导领导,引领导向,这是领导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事,你报告他指引,上下级良好配合,这样工作才能顺利进行,部门才能正常运行。4.小报:这是“四报”中出错概率最多的一个,原因很简单,认为“小”,不值得报告;或是“小”的就会“多”,怕领导嫌麻烦。第一,工作中无小事,有一定工作经历并有了“血染的风采”之后,会真正明白这一点。第二,已经说过了,领导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他不会或极少嫌麻烦。即使你报告的情况他已知晓,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也会回复“收到,明白,谢谢你的反馈”。“小报”要想做好,有一个关键:当你犹豫该报还是不报时,其实潜意识已经给了明确的答案——对,应该报告。只是要多学习报告的方法和技巧就行了,比如报告的时机、报告的方式等等。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实是大大降低了报告本身的难度,尤其是在报告时机的把握方面,过去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见面或打电话都有可能打扰领导,导致报告失败。现在,把要表达的整理清楚明白,用微信给领导发文字信息或者文件,就可以等待领导的回复了。但我更倾向于用“报告”这种表达,原因是“报告”的关键并不在于“报”,而在于“告”——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对方,让对方知道你所知道的。二、习
如果您对上面的内容产生认同,并觉得应该这样去做,那么请您运用“四报工作法”给你工作或生活中的“上级”做一次报告!
1. 请把您认同的部分内容或观点,首先分享给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2. 重要内容做好记录或收藏,因为我们很快会忘记。3. 有适宜机会,用多种方式和身边人探讨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启发。4. 认为必要的改变,一定要制订个人提升计划,从目标到行动,有日程可测量,把“想”做的事,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才会变成真正的“行动”。5. 定期回头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会持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这一能力至关重要。6. 定期总结,确认自己的提升计划,给自己鼓励和奖赏,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