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战之7.3:战功谁属
一艘潜艇,到现在都不清楚究竟死于谁手,而她放出的水雷,战后二十多年都还漂着。之后的船骸打捞也充满曲折争议,这潜艇,就是日本帝国的I-124。
这是个抄来的东西。
德国的U-125排水量1500吨1918年9月入役-------一战结束前两个月。一战之后,这潜艇归了日本帝国。当时的德国技术是不错的,而日本人很有学习精神,于是在1921年将这潜艇拆了,干起反向工程在1924年后陆续开建4艘潜艇,这就是排水量1768吨的I-121级潜艇I-121、2、3、4。
而且这一级有点特别,主要任务是布雷,所以标配是备42枚水雷。不太多见,日本人叫“机雷潜”。
1941年12月6日,I-124离开帕劳前往菲律宾-------帕劳原属德国,一战开始就被日本帝国占领,战后国联授权日本帝国托管。8日开战后,这潜艇在马尼拉湾布下了三十多枚水雷,10日击沉了一艘千余吨的英国货船Hareldawins,算是开张了。
1942年1月16日,I-124到澳洲北部扔了几十颗水雷,19日下午跟晚上,舰长岸上孝一两次电告总部说在达尔文港外看见了盟军舰艇护送的货船。电报被美军截获后警告了港内外船只,这电报,也是日美双方收到来自I-124的最后消息。
20日清晨,在达尔文港外海约60公里处,跟I-124同行的姊妹舰I-123攻击了美国油船USS Trinity (AO-13),但三枚鱼雷都被躲过。油船立马呼叫护航的美军,驱逐舰USS Alden (DD-211) 跟 Edsall (DD-219)。
Alden相当尽职,立马转向挡在了油船与攻击者之间,Edsall则是用声纳搜索。一小时后的六点半,Edsall找到了2000米外的一个目标,但究竟是123还是124,不清楚。美国人当然不会也没必要去弄清楚,直接就一波深水炸弹扔下去。
效果如何不知道,但估计是没效果,因为海面上没动静。不过护航么,本职工作是当保镖,货物安全才是第一要务,杀敌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于是三条船就往达尔文港去了。
但油船同时还通知了达尔文港。
港方将巡逻在别处的三艘澳军小巡逻艇叫了过来,三艇分别是HMAS Deloraine、Lithgow跟Katoomba。这一级的巡逻艇只有650吨的标排,一门76或者102mm主炮,主要负责扫雷、反潜护航之类的。
看了一下,感觉这艇的唯一特点就是比较落后:二战中开建的军舰,用的还是三缸蒸汽机,所以速度只有15节/28公里/小时。这速度还不到前面那美舰的一半,而且那是一战末期开工的,但用了蒸汽轮机。澳大利亚的工业水平,在列强中还是比较差。
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是HMAS Deloraine,时间是下午一点半。这时候,I-124做了个比较愚蠢的举动:光天化日之下主动攻击澳舰。潜艇的主要攻击对象是货轮或者至少巡洋舰这种百多米长的大船,百米长的驱逐舰已经有点小了,而澳舰长度只57米而已。
舰长岸上孝一此举,有推测认为是当时的艇上有潜艇分队的指挥官远藤敬勇(Endo Keiyu),于是想表现一番或者说让领导看到自己的主动性。当然人都已经不在了,这动机也只是猜测而已。
澳舰看到了鱼雷,虽然船小好掉头但动力实在差点,所以比较惊险鱼雷在舰艏三米处掠过。蛮侥幸,因为这巡逻艇标配是40枚深水炸弹,其中一个弹药库就在舰艏,真打中殉爆的话,估计这小艇得变成碎片。
就在躲避的同时,澳舰声纳发现了2000米外的潜艇,于是冲过去扔了6枚炸弹。回头看的时候,发现有大片油污、气泡窜上海面,然后一个潜望镜冒了出来。估计是好不容易逮住个猎物不能让它跑了,这澳舰一气将剩下的所有深水炸弹全扔了出去。
I-124是澳军击沉的第一艘潜艇,也是HMAS Deloraine在二战中唯一的战果。当然,这里是假设I-124是这澳舰击沉的,因为这猎杀行动此后并未停止。
没了炸弹,HMAS Deloraine就回去了,这时另两艘澳舰来到现场,继续声纳搜索放炸弹。之后那两艘美舰也回来了,甚至HMAS Deloraine装弹之后也回来了。
大家都是在声纳听到动静之后才放的炸弹,但实际上,估计听到的都是I-123。直到第二天中午海况剧变之后,五艘军舰终于放弃猎杀,鸣金收兵。
一天多的时间里,两国五艘军舰扔了一百多深水炸弹,但I-124究竟是什么时候沉的死在谁手上,没人有十分的把握。
美舰参加了行动,但没有澳舰那么确凿的证据,于是功劳都算在了澳舰的头上。美国人的报告只好说“根据达尔文港方的判断,很自然地,当然是澳舰击沉了那潜艇”,有点酸。
战后的六十年代,澳洲北部曾经发现有被冲上岸的水雷,经查就是当年的I-124放的。到了70年代,潜艇的事变复杂了。
1972年,I-124被发现,于是有两家公司合伙向澳洲政府买下了遗骸的打捞权,他们的想法,是捞起来之后卖给日本人。但日本人不愿意了,说这潜艇是日本的,打捞得经过日本政府的同意而不澳洲政府。
澳洲政府一想,日本人的说法也有道理哈,便出尔反尔向两公司施压,希望他们自己退出。一公司退了,另一公司不吃这套,声称要把I-124彻底炸掉。后来这公司退了,但也真的炸了,不过没怎么彻底就是。
最后是澳洲在1976年立法,保护水域内所有船骸。到现在,这潜艇还是没捞。
题外话就是反向工程也并不是那么好干,有些东西你拆下来之后只能干瞪眼:这玩意是怎么加工出来的?所以仿制也是要有基础才行,不信的话,你拿一台福特猛禽让当年的老福特试试,拆了一看他绝对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