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小鬼出没!土佐光信笔下的百鬼夜行
日本的鬼怪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奈良时代前的“鬼”仅是一种低层次的神灵,随着唐朝文化的引入和佛教的传播,至平安时代,日本已经将鬼、怪、妖、灵混为一谈,形成了独特的鬼怪文化。
百鬼夜行
/// 01 ///
“百鬼夜行”这个词在日本最早出自宇治拾遗物语--修行者百鬼夜行に逢ふ事。
百鬼夜行绘卷(ひゃっき やぎょう えまき)是描绘“百鬼夜行”的绘卷物之总称。最著名的是以京都大德寺塔头,和一休宗纯有渊源的真珠庵所藏的“百鬼夜行图”,室町时代(注1)的绘卷,传说是日本土佐派画家土佐光信(注2)所作,但无确证。
内容以称作付丧神的器物妖怪为中心。此内含四种版本:京都市大德寺真珠庵、东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国文研藏本。
▲滑动查看
名称:土佐光信(传)百鬼夜行绘卷.大德寺真珠庵藏本
作者:土光佐信
材质:纸本设色
大小:33cm×747.1cm
作品类型:日本绘画
收藏机构:京都市大德寺真珠庵
艺术时期:日本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中国宋元时期的宫廷水墨画(即汉画)受到了幕府的推崇,以土佐光信为代表的正统大和绘画师也开始借鉴中国画的技巧,这时的大和绘(注3)取材已趋于世俗化和装饰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浮世绘”诞生的先导。
百鬼夜行
/// 02 ///
百鬼夜行,一般指民间的付丧神传说。
在日本的妖怪文化里,成了精的器物叫做“付丧神”,如果一件物品被主人使用99次以上就会成精,一旦遭到损坏或丢弃,就会因为心生怨念而变成付丧神,也有说是器物被制作出来满一百年就会变成妖怪。
早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到,“魅,老精物也”。
经年累月的陈旧破损器具,因自然物化而依凭了魂灵,这帮奇形怪状的妖怪喜欢在夜晚结队巡游街头,如同出行庙会一般,所以被称为“百鬼夜行”。
传说在日本平安时代,人类和妖怪并存,妖怪住的地方,和人类所住的地方,其实空间上是重叠的,只是人类在白天活动,妖怪们则是在晚间出现。
目睹了百鬼夜行的人会遭到诅咒而令亲人亡故,所以最初人们对于付丧神是有恐惧心理的。
每到夜晚,人们便会门窗紧闭,如果是个倒霉的夜路人,遇上妖怪出行,可以念诵经文咒语,用松枝探路,从而影遁自己的身形,避免迷路。
土佐光信这幅画里的鬼长相十分独特,仔细看这幅画里正在游行的百鬼,很多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物,比如木鱼、琵琶、瓷碗、茶锅、雨伞等。
百鬼夜行
/// 03 ///
百鬼一词最早来源于中国。
“度朔山上有桃树,下常简阅百鬼,鬼无道理者,神荼与郁垒,持以苇索,执以饲虎。”
—— 东汉 张衡《东京赋》
“寿光侯者,汉章帝时人也。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 《搜神记》卷二
“若忽偶忘守一,而为百鬼所害。或卧而魇者,即出中庭视辅星,握固守一,鬼即去矣。”
—— 《抱朴子》·内篇
另《搜神记》卷十九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被困于陈蔡之间的时候,曾经遭到一只鱼妖的袭击。事后孔子对弟子们讲道:“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之属,久者神皆凭依,能为妖怪。”
在中国,中元节一般指地府会在这天开门,放鬼魂回家享受香火。
在中国古代的术士圈里有句话叫做夜走千万鬼,鬼煞走第一。夜走鬼出现有个特征,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出现一百天,每天都会多增加一个,按顺序,今天是鬼煞,明天就会再出现一个逻陀。传到日本之后,被称为百鬼夜行。
中国也有类似付丧神的故事记载。
唐代牛僧孺所撰的《玄怪录》“元有无”条记载:宝应年中,有一个叫元有无的人一次独自走到郊外。时值傍晚,遇上了大雨,元有无便跑进了路旁一座废弃的庄园中避雨。进入庄园里,元有无看见有四个人正在吟诗。第一个人曰:“齐纨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为子发。” 第二个人曰:“嘉宾良会清夜时,辉煌灯烛我能持。” 第三个人曰:“清冷之泉俟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 第四个人曰:“爨薪贮水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元有无没有觉得那四个人有什么异常,与他们一起在庄园里面住了一晚。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那四个人起身走进了大堂里。元有无有些在意,就跟过去一瞧,结果发现大堂里面连一个人的影子都没有,只有一把旧的木杵、一盏烛台、一个水桶、一口破锅,元有无才意识到,那四个人就是这四件东西变成的。
妈妈我柜子动了我不玩了
而在日本传说当中,器物变成的妖怪则相当的丰富,独自构成了一个大类。除了真珠庵本的付丧神以外,其他的百鬼夜行绘卷也有描绘动物变化的妖怪等。真珠庵本以降的江户模本描绘兽、草木等妖怪,可窥见鸟兽草木器物戏画绘卷的性格。
诶等下,这姿势,这神态,像不像......??
注:
1.室町时代(日语:むろまちじだい;1336年-1573年),是日本历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称源自于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
2.土佐光信,日本土佐派画家。曾任日本朝廷绘所预一职,其作平品包括画卷、佛教绘画和肖像画。他成名于重振土佐派声誉,被认为是家族中最重要的人物。
3.从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起,日本就开始学习中国的绘画作品,主要借鉴最初作为佛教画引入的"唐绘"。经过3、4个世纪的民族化演变,到平安时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风格形式,称为"大和绘"。
-END-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聪聪 ]
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