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背后的罪与罚‖文/程伊玲
面具背后的罪与罚
6月20日,甘肃庆阳19岁女生李依依从8楼纵身而下,在此之前,依依经历了班主任吴永厚的猥亵,而学校和司法机关的不作为让依依倍感绝望。而当依依坐在8楼阳台上做最后挣扎的时候,底下的看客围观起哄,甚至开直播、发朋友圈催促。
试想一个经历过种种绝望的女孩,也许还抱有最后的留恋,面对这些人恶毒的言语攻击,依依该有多么心寒。这些人的二次伤害成了压垮李依依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她来说,人间不值得。
鲁迅曾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会下劣凶残到这种地步”。
千百年来,有人的地方就有罪恶。
奇怪的是,当一个人生活在具体环境当中时,只有少数人会作出违法行为或是发表不当言论,但当你被淹没在人群当中,躲在手机屏幕的背后,你就处于一种匿名性状态,而这种状态容易使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传播学中的“匿名性原理”正是如此。
试想,当一个人没有了身份,没有人认识他,他会作出什么行为?电影《嘿玛嘿玛》将这一设想搬到了大荧幕。
该片的导演宗萨钦哲仁波切来自不丹,他是当今世界被公认为最具有智慧和创新精神的藏传佛教导师、藏传佛教萨迦派喇嘛、第三世钦哲传承的主要持有人,这些身份决定了他作品中的智慧和灵性,奠定了他使用宗教禅语叙事的风格。
作为导演出现在电影海报中,他的名字叫做钦哲诺布。《嘿玛嘿玛》是他的第四部长片,在不丹语中,“嘿玛嘿玛”的意思是“很久很久以前,”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取汉语意思,依旧保留了最原始正宗的不丹读音,这也正与影片追寻原始的氛围相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梁朝伟和周迅几乎零片酬参与客串演出,能够让影帝影后甘愿零报酬演出,必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影片刚开始于一个嘈杂的酒吧,周迅饰演的酒吧服务生在卫生间里清点了自己藏在渔网丝袜里的钱。在转身准备离开时,忽然看到了镜中的自己,她仔细打量,陌生迷茫地看着自己。
随后画面转入了一片神秘的不丹森林,电影是围绕隐秘森林中十二年一次的聚会而展开的故事。在这场长达半个月的聚会当中,人们全程带着面具,没有身份,没有性别,所有的行为都是在面具下进行。
男主收到了神秘的邀请也加入了这场聚会,聚会由一个长老主持,参与的人也是由长老挑选。在这半个月内,必须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不被泄露,他们身边有守卫看守,一旦违反游戏规则或者做了坏事就由守卫关押起来。
在一次小聚会上,男主结识了一个带着红色面具的女孩,暧昧的舞蹈、指尖的缠绵燃起了男主心头的烈火。
聚会结束之后,男主对红面女孩念念不忘,他随处都能看到交欢的夫妇,满眼的情欲将他的欲望展露无疑。
而随着身份的掩盖,人们愈来愈大胆。
有喝完酒往酒瓶里撒尿戏弄别人的人
也有趁机报复打架的
当然也会有出手相助的路人,这个路人就是那个随处交欢的丈夫
也有人会因为偷东西而被关起来,摘掉面具前拼命挣扎
摘掉面具后瞬间失去了保护伞
但这不足以阻挡人们的欲望和丑恶,也许人们只是沉迷于这种刺激和快感。
长老在最开始前曾说,“匿名是你们最大的力量。”
这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每个人在善恶的边缘徘徊,这令人不自觉地想起了网络,每个人都躲藏在屏幕背后,大肆发表着言论,甚至是恶意的诋毁和谩骂。
一次偶然机会,男主伙同另一个人在偷看红面女孩洗澡,红面女孩发觉后反而脱掉衣服
偷窥的人是一种试探,引诱的人又何尝不是?
确定红面女孩也有相同的心思后,男主更加大胆,仿佛拿到了一张通行证。在一次欣赏表演过程中,红面女孩示意男主离开,男主随后便出来找女孩。
而另一边,那对随处交欢的夫妇做了一个小游戏,俩人约定换另一个新面具再来找对方,于是夫妇俩各自去找新面具。
妻子也在库房找到一个新面具。没错,和红面女孩的面具一模一样。
丈夫找到新面具后便把脸上的面具摘了下来,没错,正是梁朝伟。
豆瓣上有一条点赞最多的短评:一个男人摘下面具,之后是梁朝伟我整个人都清醒了。
但梁朝伟只在此露了一面,之后再无正脸镜头。
而男主出来寻找红面女孩,错把这个妻子当成了红面女孩,强暴了她。
这一幕恰好被梁朝伟饰演的丈夫看到,丈夫拿着弓箭去追男主。两人在扭打的过程中,男主用随身携带的刀杀死了这个丈夫,之后便仓皇而逃。
没有人知道是谁杀死了这个丈夫,而妻子在得知死的人是丈夫后绝望地摘掉了面具,摊在地上。失去了爱人,再多的掩饰和力量都没有了意义。
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五场戏剧表演,第一场就是敬畏死亡,发生在男主偷窥红面女孩之后,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男主仍然在偷窥红面女孩,而女孩也时刻作出性意味的动作。
第二场表演关于审判,这场表演中提到了“镜子。”电影开头的酒店服务生也是在镜子里观察自己。镜子,在此处成为可以看到原始模样与罪恶的媒介。
第三场表演是惩罚,在表演中男主仍然在偷窥红面女孩,而表演中所提到的“惩罚”似乎也在预示着某种结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四场与男主的犯罪同时进行,导演将两个段落交叉剪辑在一起,也在有意凸显出表演的歌词即是对行为最好的阐述。
第五场是那个丈夫的葬礼,可以看出来,这几场戏剧表演正是人在犯罪中、犯罪后的状态和写照,乍一看与戏剧冲突没有关系,实则是在对步步推进的剧情作出阐释。
此外,影片在森林里多处运用宗教色彩的表述语言,丈夫死后所举行的死亡仪式,神秘复杂的肢体动作和念念有词的表演,像极了原始部落的某些符号。佛教中敬畏死亡,认为死亡意味着此期生命终结,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即似自旧宅迁至新居,非但不足惧,兼且可喜,”而活着的人依旧在承受痛苦,譬如:男主。
旁观的人云淡风轻,经历过的人仍在经历。尽管逃过了惩罚,但男主始终无法释怀。二十四年后,他再次来到了这片森林。
故地如昨,当初的长老还在,只是聚会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模样,音乐也已变成了摇滚,聚会犹如一个假面舞会。
男主向长老追问出了当年那个妻子的下落,妻子因难产而死,生下一个女孩,可能是男主的,也可能不是。
于是画面再次来到片头的酒吧,也许你猜到了,周迅饰演的服务生正是男主要找的女孩儿,面对眼前这个可能是父亲的人,女孩只说了一句:“等着吧!”
等待什么?等待救赎?还是等待再次到来的黑暗?
男主妄想抚养这个女孩而得到灵魂的救赎,然而他的灵魂真的能够得以清净吗?跳下楼的女孩会因为路人迟来的歉意而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