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免疫针PD1单抗的副作用及应对
中国政府批准两款进口的PD1单抗和两款国产PD1单抗上市后,中国的癌症治疗,进入到免疫治疗的时代。
相关四款PD1单抗的信息,简要汇总如下:
因为与靶向药的迟早耐药且停药耐药肿瘤就反弹不同,PD1单抗如果生效,免疫系统会有记忆功能,效果将比较持久,于是,但凡有一点经济条件的,不管不顾PD1单抗有效率不高的现实,盲试一把,搏运气。
所以,PD1单抗的副作用,就是本文的重点。
首先,注射PD1单抗,患者不能奄奄一息,必须有个基本的身体要求:
PD-1使用的基本身体要求:
患者在初次用药7日前检查结果,应满足以下基准:
1、白细胞数2000/mm3以上且中性粒细胞数1500/mm3以上;
2、血小板数100000/mm3以上;
3、血红蛋白在9.0g/DL以上;
4、AST以及ALT在正常值上限3.0倍以下;
5、总胆红素在正常值上限2.0倍以下;
6、肌酐在2.0mg/DL以下。
PD1需排除:
1、自身免疫病患者(如克隆氏症、溃疡性结肠炎、红斑狼疮症)、
2、器官移植患者
3、严重肺炎或呼吸出现问题者
4、HBV/HCV检测阳性的患者
5、孕妇 (PD-1可致胎儿危害,忠告生殖潜能女性对胎儿潜在风险和需有效避孕)
PD-1的主要副作用及应对:
1、发烧。三五天到两周的情况都有,每天不定时发烧也有。低烧可以物理降温,控制不住则应吃药或打退烧针。
2、疼痛。肿瘤部位和骨转的位置,有疼痛加重的感觉。止疼药(如奥施康定等)
3、胸水。使用前已有胸水的,有加重的可能,胸水太多影响心肺功能时,只能抽掉胸水。
4、血常规异常:少数人出现白细胞、粒细胞异常,或高或低。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
5、疲乏、咳嗽、恶心、瘙痒、皮疹、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等,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
6、介导性 肺炎/结肠炎/肝炎/内分泌病/肾炎: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应对,详见下表:
7、免疫性心肌炎 发生率 万分之六(如果与CTLA-4抗体联用 千分之三) 发生心肌炎后,目前的统计数据,约46%左右应对不及而死亡。
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抗器官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的药,杀死免疫T细胞) 配合常规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最强支持治疗来应对。
关于PD1引起的副作用之内分泌病,华哥有话说:
有人垂体炎
有人甲状腺功能障碍(甲亢/甲减)
有人肾上腺功能不全(I型糖尿病/肾上腺增大)
伊匹单抗中,很常见。PD1单抗中仅甲状腺功能障碍常见,其余案例相对较少。
1、免疫疗法,引起的内分泌病,一般在8-12周左右出现,也就是用药二三个月左右后开始
2、甲状腺功能异常,已经知道怎么应对,甲亢:易饿、亢奋,甲减:爱哭爱笑 情绪波动厉害,多愁善感
一般甲状腺炎症阶段或机能减退阶段,即可用药阻止,较不容易发展到甲状腺增生结节这一步
3、肾上腺功能不全,有垂体炎引起的,有原发性肾上腺造成,第一时间激素替代治疗,可阻挡双侧肾上腺增生,及时化解危险。出现I型糖尿病症状,及时使用胰岛素,仍控制不住,可使用甲强龙,仍然较重的,医生会加上环磷酰胺、霉纷酸脂等免疫抑制剂
4、只有心肌炎等特殊细胞因子风暴的患者,会使用白介素6抗体,托珠单抗(商品名:雅美罗)
甚至在紧急时,采用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杀死过度活跃的免疫T细胞。
5、其中,动用到了环磷酰胺级别药物以上,考虑暂停免疫单抗治疗。
在其以下,仍可以边控制副作用,边继续使用PD1单抗治疗肿瘤。
整体看,PD1单抗的副作用,远小于传统的放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流感”样的表现:发热、乏力、头晕、全身肌肉酸痛、嗜睡等,发生率约在30%左右,对症处理即可。
大约5%-10%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
甲状腺炎症(表现为甲亢、甲减、或先甲亢后甲减)、
免疫性肺炎、
免疫性肠炎、
免疫性肝炎、
甚至免疫性心肌炎。
免疫性心炎症,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到位,偶尔发生致命的事故。
对于常见的流感样症状,对症处理即可,比如退烧、止痛、多休息等。
对于皮疹,可以用一点尿素软膏、氢化可的松软膏。
对于甲状腺问题,可以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甲亢可以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减可以补充优甲乐。
对于免疫性炎症,如肺炎、肝炎、肠炎等,需要酌情加上口服或静脉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甲强龙等,对于病情较重的,还需要加上环磷酰胺、霉纷酸脂等免疫抑制剂。
对于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的患者,需要及时使用IL-6抗体,托珠单抗(商品名:雅美罗)。
脑垂体炎,伊匹单抗中,发生率百分比在个位数,PD1单抗中,目前仅报道一例。
免疫相关垂体炎中,促甲状腺素、卵泡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关的性腺轴受影响更加显着。查阅美欧文献,伊匹单抗治疗有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出现免疫相关垂体炎,往往疗效极好。PD1单抗是否也如此?暂查不到相关资料。
免疫相关垂体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包括:恶心、呕吐、疲倦、厌食、无力、意识模糊、头痛。半数出现低钠血症,视力受损及尿崩症等罕见症。
垂体前叶激素缺乏,会出现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机能不全、性腺机能减退等最常见。
可查验:血电解质、垂体前叶激素四项(ACTH、TSH、FSH、促黄体激素)、相应腺体激素(清晨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游离T4、雌二醇/睾酮)、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催乳素。
影像学上,做脑垂体的核磁共振,可发现垂体增大,伴有垂体柄的增厚。但一般非常轻微,如果不与基础状态下的影像学结果比较,往往难看出来。
垂体炎的应对,可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影像学结果而定。临床症状严重、或垂体增大,导致视交叉受压者,最好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临床症状及垂体增大较轻者,生理替代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即可,免疫单抗治疗可继续、不必停药。
垂体大小会在类固醇治疗开始2-27周左右,恢复正常。大剂量类固醇,不会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也不会降低生存率。
但系统性应用类固醇激素,而出现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的患者,应进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继发性性腺机能减退者,可能需要睾酮或雌激素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