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地球的宇宙环境(上)(新教材)

一、导入新课(三选一)

1、名言导入

这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标准。

——康德【德】

  1. 视频导入:宇宙大爆炸

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宇宙在大爆炸前处于极高温和超高密状态,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目前宇宙仍处于不断膨胀之中……

3、歌曲导入

明月几时有 徐金慧 - 明月几时有

二、讲授新课

1、探索宇宙——古往今来前赴后继

万户——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杨利伟——中国到达太空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左)与天宫二号(右)

尤里·加加林——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尤里·加加林是一名苏联航天员,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7分,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2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太空飞行。

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

当地时间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也是全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任务历时8天13小时18分35秒,绕行月球30周,在月表停留21小时36分20秒。

阿姆斯特朗的左脚踏上了月球,并说:“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2、认识宇宙

中国古代哲学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即宇宙是无限空间和无限时间的统一。

天文学中的“宇宙”是指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最大物质体系。

人类发展初期,“天圆地方”。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逐渐扩展到200亿光年的时空区域---宇宙大爆炸假设理论提出。

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即“可见宇宙”半径:约200亿光年!

光年: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1光年大约是94605亿千米。

3、认识天体

(1)天体的分类

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流星体、卫星、彗星等。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2)自然天体

①星云

由气体与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是最基本的天体。

M42猎户座星云

仙女座星云

粉尘(星云)、炮皮(其他星体)

②恒星

由炙热气体组成;能自身发光的类球状天体;质量巨大;最基本的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③行星

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如八大行星。

④卫星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体积小,不能自己发光;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⑤彗星

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体积庞大质量较小、呈云雾状(或带彗尾)的天体。

⑥流星体

在行星际空间,游荡着无数的尘粒和固体块,称为流星体。

天体判断的依据

(1)是否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是天体。

(2)天体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3)是否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在大气层以内的不是天体。

思考: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陨石、民航客机是否为天体?为什么?

提示:太空中的宇宙飞船是人造天体。陨石、民航客机不是天体。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星光闪烁的是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是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是流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可看到形态各异的天体;闪烁的是恒星,明亮的且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一闪即逝的是流星,轮廓模糊的应是星云。

2、连连看

扫码关注,助力高考

高中文综交流QQ4群(学生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