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总论脉式

《经》云∶

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乃可诊有过之脉。

或有作为,当停宁食顷,

俟定乃诊,师亦如之。

释曰∶

停宁俟定,即不拘于平旦。

况仓卒病生,岂待平旦,

学人知之。

《经》云∶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可以参决死生之分。

释曰∶

切脉动静者,以脉之潮会,必归于寸口。

三部诊之,

左关前一分为人迎,以候六淫,为外所因;

右关前一分为气口,以候七情,为内所因;

推其所自,用背经常,为不内外因。

三因虽分,犹乃未备,

是以前哲类分二十四字,所谓七表八里九道。

七表者,浮芤滑实弦紧洪;

八里者,微沉缓涩迟伏濡弱;

九道者,细数动虚促结代革散。

虽名状不同,证候差别,

皆以人迎、气口一分而推之,

与三部相应而说证。

故《脉赞》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

而汉论亦曰∶人迎紧盛伤于寒。

以此推明,

若人迎浮盛则伤风,虚弱沉细为暑湿,皆外所因;

喜则散,怒则激,忧涩思结,悲紧恐沉惊动,皆内所因。

看与何部相应,即知何经何脏受病,方乃不失病机也。

其如诊按表里,名义情状,姑如后说。

但《经》所述,谓脉者血之腑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文藻虽雅,义理难寻,

动静之辞,有博有约。

博则二十四字,不滥丝毫;

约则浮沉迟数,总括纲纪。

故知浮为风为虚,沉为湿为实,

迟为寒为冷,数为热为燥。

风湿寒热属于外,虚实冷燥属于内,

内外既分,三因颖别,

学人宜详览,不可惮烦也。

《经》中所谓视精明者,

盖五脏精明聚于目,

精全则目明,神定则视审,

审视不了,则精明败矣;

直视上视,眩瞑 瞑,

皆可兼脉而论病状也。

所谓察五色者,乃气之华也,

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白璧之泽,不欲如垩;

青欲如苍玉之泽,不欲如蓝;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

黑欲如漆重泽,不欲如炭。

五色精败,寿不久矣。

所谓观五脏有余不足者,候之五声。

五声者,脏之音,中之守也。

中盛则气胜,中衰则气弱。

故声如从室中言者,是气之涩也;

言微,终日乃复言者,是气之夺也,

谵妄,不避善恶,神明之乱也;

郑声,言意不相续,阴阳失守也。

故曰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所谓六腑强弱,以候形之盛衰。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腑,屈伸不能,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也,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仓廪不藏者,肠胃不固也;

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

得强者生,失强者死。

此等证状,医者要门,

在脉难明,惟证易辨。

是故圣智备论垂教,

学人宜兼明之,

不可忽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