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与治理——中国互联网25年(一)

(这是未来媒体研究院院长谭天教授在广东财经大学化境同学院文远大讲堂演讲整理出来的。)
一、科技的赋能
各位老师同学们,晚上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连接与治理——中国互联网25年发展回顾。我分四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是从科技这个方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或者听过托夫勒写的《第三次浪潮》。这本书大致的意思是说,现在我们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那么进入信息社会会有一种情况出现,就是说不发达的国家和发达的国家是在同一起跑线上。那时中国还比较落后,这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咱们可以和美国、西方这些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这位未来学家的预言是否能实现吗?
1996年的春天,中国最早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叫瀛海威,他们在北京中关村竖了一个广告牌写着: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那时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这一概念,就是通过信息化提速。当时互联网已经开始有了。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只是接触了信息高速公路这么一个新词。它离我们很近嘛,走过1000多米就到了,当时是很多老百姓还是不太了解。这样一晃20年过去了,到了2016年,上海做了一个测试,叫做72小时无网络生存测试。参加的志愿者在结束后说的最多的话是,简直是度日如年啊!同学们可以设想,如果72小时不让你用手机,不让你上网,你会不会感觉度日如年?
1969年,互联网诞生在美国。今年是世界互联网诞生50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25周年,我们来看看这2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把这段时间互联网发展粗略划分为三个阶段或者三种形态。一种呢叫wed1.0,web是互联网的意思。wed1.0是一种单纯的通过网络浏览页面的模式来进行信息传播的,就是说它是以数据为核心的一个网通过超链接实现知识生产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的创新。它具体的一种形态就是门户网站,当时有4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只要你进了这四个综合信息门户网站,你就会找到很多信息。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觉得还不够。于是就进入了2.0时代。web2.0跟web 1.0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加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就说这个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他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这个时候ugc出现了,也就是用户内容生成,用户可以把自己写的东西放到网上,就是说网民不仅看别人的东西,还可以自己生产自己传播。现在开始进入web3.0,整个互联网就变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而且呈现一个平台化,社交化,智能化这样一个发展趋势。这个时候的关键词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我们先来看看硬件的发展。我们知道互联网跟计算机有密切的关联。最早的时候是大型主机,早期计算机一个大房子才能摆得下。后来又发展到微型计算机,发展到个人电脑和桌面互联网,再到我们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我们今天的手机可以上网,这是一次技术革命,我们要感谢伟大的乔布斯。那么,乔布斯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他把两个东西很巧妙地结合起来,就是把移动电话和小型电脑通过云计算服务整合到一个小盒子上。以往我们的电脑还是有一定体积的,你要储存和运算就需要服务器支持。总不能拎着沉甸甸的电脑满街跑吧?比如说,我想了解一下谭老师做了什么研究。最简单的就是百度一下,输入关键词检索。那么它就会把你的指令送到百度的服务中心,那里面有成千上万台服务器。它是会按你的指令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有关谭天老师的科研成果,这样一个全网检索是很快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就会把答案发送到你的手机上。也就是说,你的手机其实只需要两个装置,一个是输入指令的装置,一个是接收指令的装置。那么进行大量运算和检索的服务器在哪里?它在云端。这“云”是形象化的比喻,也是说在另外一个地方它完成了一套复杂的任务。把人从笨重的计算设备中解放出来。我们拿着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很便捷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来接收发送信息和做我们的事情,这就是乔布斯的伟大贡献。其实这些新技术已经有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把它们变成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一台智能手机。乔布斯做到了,所以说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可以到处上网之后,新闻传播随之发生许多变化。
在经典传播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受众”,“受众”就是信息的接收者。人们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接收各种信息。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我们统称为受众。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受众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因为他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比如你在公众号里看到谭老师的文章,你可以留言,还可以评论,就是说你也可以生产内容,你还可以这些内容传播出去。于是,受众变成了用户。用户既有受众的这个身份,他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内容的消费者,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内容的生产者和信息的传播者。比如说发生了一个火灾,任何一个携带手机的路人都可以把它拍下来,都可以上传到网上,那么他就变成了一名记者。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你要想当一名记者太容易了。人人都是记者。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不仅可以从用户的角度来讲,还可以从网站的这个角度来讲,它通过大数据可以给每个用户画像。每一个互联网用户,无论是在电脑上还是手机上的任何一次触碰,比如你点开谭天老师的一篇文章来看我在双11的时候拼命网购——剁手,你们在上面互赞,支付,这些行为都会留下数据。网站通过用户各种行为可以分析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收入情况。你是很富有还是比较穷?你有什么兴趣爱好?或许你会说我没告诉这个网站呀,它怎么会知道?它就是通过数据分析来给用户画像。所以说在互联网时代,网站和用户可以通过跟用户建立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来彼此了解。
互联网发展很快,二十多年从PC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还有物联网,现在还在不断发展。刚才讲到云计算、大数据,现在又有人工智能,还有人提出智联网。不知道大家看过尼古拉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没有。他认为人类开始从现实空间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空间,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虚拟空间。我们每天的生活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花在网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跟没见面的人交流,我们可以网上购物,我们可以在上面看电影,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么一个网络空间里边,我们要学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
另一本书也值得一看,就是克莱·舍基的《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我前面讲每个用户都是互联网上的个体,而且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得自己拥有更多的能力和权力。比如说:以前你想要当记者,你要到媒体工作才能发出声音,但现在你不用了。你只需要有一台手机,你随时可以把看到的东西拍下来的东西放到网上。当然这里面也面临新闻管制的问题,不是你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往上面放,一些有害的内容还是不行的。也就是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时代。每个人只要你很好的应用网络资源,利用好这个数字化空间,你就可以有很大的能量。这本书一个副标题: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在互联网上看起来是没有人去组织做这些事情,但是它比有组织的会产生更大的力量。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机器人阿尔法狗击败了人类最厉害的棋手。大家知道围棋是一项高智力的游戏,柯洁是世界围棋积分最高的中国棋手,也就是说这个特别聪明的人被机器人打败了,而且输得很惨:3:0。机器人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比方说在刚刚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我们看到了AI合成的新闻主播上岗了,咱们学校幸好没有办播音专业,不然以后怎么找工作啊?当然这个是开玩笑,机器毕竟是不能完全取代人,但是一般的播报他是可以做的。而且可以不喝不睡24小时工作,这样的劳动力作为老板当然喜欢。24小时活血满满的工作,不知疲倦,这就是机器人主播。所以说以后我们不努力,只能做某些简单劳动你就有可能被机器人替代。
在座的同学都是90后、00后,我发现现在跟一些小孩子在微信群里很难交流,因为他们已经不太会用文字表达了。我们这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产生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们的唐诗宋词,我们能够用这些文字表达那么丰富的人类文明。我记得布置作业的时候,我很烦同学问一个问题:老师,这个作业要写多少字?有些同学就很怕写字,写得多他就很郁闷。在微信群里,他用表情包,他可以跟你斗图。这当然比较好玩了,我也跟同学们学一下怎么斗图,但表情包不能准确表达许多内容,准确的表达还是要用文字。
有一篇硕士论文就专门研究俩字:呵呵。而且“笑哭”这个表情符号已经被《牛津词典》列入热词。我有一个研究生就是研究表情包,现在已经去了美国。表情包虽然好玩,但这种碎片化浅层化表达,是很难表达深刻思想的,久而久之,人会很难有深入持续的思考能力。他没有办法持久,你要他想一个问题,要深入地思考,他那个注意力、持续力是不够的。我们就很忧虑,这种网络文化的流行会不会让人类变得更傻,回归到原始社会——猿人,就咿咿呀呀那种?这不是人的进化而是退化。所以说,我希望在同学们在群里少斗图,多说话,好好说话,要用准确、优美的文字表达你们完整的思想,这是我们大学生必修的功课。
讲完这一段我请大家关注一个网站,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它每半年发布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你们可以从这个统计报告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基本情况,比如说中国有多少人上网,有多少人用手机,他们会使用哪些应用,是即时通讯多?还是看新闻多?它里边有很多数据。这是我们网新专业新媒体导论的作业,看了这个写一篇心得,你不要只看最新一次,你可以看前几次,你看看十年前的中国的互联网是什么样的情况,你可以做一个比较。你可以了解中国互联网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你还可以了解十年前是什么样,二十年前又是怎么样,我们通过这个比较看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大家不能满足于只听我这个讲座,讲座不能给你讲很多,但你通过看这些调查数据,你对中国互联网有更全面的了解,所有了解都通过数据来来表达,同学们要学会查数据用数据来说话,这也是学习互联网、研究新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未完待续)

关注新媒体前沿

下载谭天一点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