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四十五)

首先孙过庭从宏观方面对章法中的布局做了明确要求:“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是“中和之美”的真实体现,道出了草书章法形式美的一条首要的规律:多样性的统一。布局是一种外在的客观表现形式,布局强调外形。外形美主要强调点画粗细与方圆对比,强调结体大小及正斜对比,强调墨色上浓淡及枯润对比,强调疏密及虚实对比。首先的疏与密,草书满纸云烟,如夏云多奇峰。章法上应富于变化,有疏有密。孙过庭的草书可谓是“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清邓石如语)其次是虚实相间,不管是单字还是整篇布局,都要讲究虚实相生,使虚处有实,实处藏虚。虚实安排的关键是虚处,要将虚处安排得错落有致,才能产生强烈的节奏而使作品富有韵律感。再次是动与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要做到动静结合。《书谱》一卷,开始之时静若涓涓流水,到中间激扬跳荡,再到最后风平浪静,这其中贯穿着动与静的统一。最后是曲直与方圆;《书谱》云:“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不依尺规衡量能令方圆适度,弃用钩绳准则而致曲直合宜;曲与直,不仅指书法的线条,更是指章法中字行的排列。方蓄静势,圆蓄动势。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主张:“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后来,一些书家更把这种曲美的情致要求和体现在其草书章法中。所谓笔走龙蛇,更适用于形容行草书而“龙蛇”的线条,不正形象道出一种曲线美吗?《书谱》字字之间的连接线、空连则出笔锋刚劲,字字牵连的线条则少弧度,过渡的提按过程较为明显,常常出现字形大小和墨色强弱的节奏对比,给人一种铿锵有力、节奏刚强的印象。

草书章法之错综变化难以名状,错综者指字之大小错综、疏密错综、用笔轻重错综,欹正错综等,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首》皆极尽错综变化之能事,其章法常以“雨夹雪”喻之。如落叶纷披,令人眼花缭乱,然片片落叶又极规则,规则中有不规则,视觉上是动的。细审之,每一字又静静躺在纸上,并不曾动,这就是因其错综变化所致的艺术效果。形成草书章法的整体效果是:满纸盘旋,飞舞,内气充盈,十分的传情,十分的浪漫,激情不可抑止。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精辟地指出:“就一字观之,真之结构密而大草之结构疏,就全幅观之,真之结构疏而大草之结构密。”以人求异之心而论,草书之章法最异,最能满足人们求异心理的需要,最能吸引人的视线。

草书章法理应“虚实相生”。“实”指纸上的点画,也即有墨的黑处;“虚”指纸上点画以外的空白,也即无墨的白处。老子日:“知白守黑”,是指哲理上的虚实,是对世间万物矛盾的一种理解和调和的方法。用在书法上,就是要调配好黑白之间的关系,太黑则墨气一团,气闷而有窒息感;太白则凋疏空旷,气懈而有松散感。草书章法中还应有“透光之美”,其作品的雅趣往往在“白”的妙用,也就是在“虚”处来体现书法艺术的韵致和高雅之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草书章法的处理上,要“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互补互生,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能融为一体,缜密无间。所以刘熙载说:“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空白多反而显其密,妙在线条的粗细强弱的交替,笔势的开合聚散的变化,字形的大小高低的错杂,构成虚实相生的章法效果。字字相插,行行相争,相争相插处互挤互拥,相让相避处又遥相呼应,磊磊落落,洋洋洒洒,体现出草书狂放、瑰奇、纵逸的艺术风格。怀素、徐渭的草书最为典型。虚与实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体,对任何一方的失控,就会使矛盾突出。太虚则疏,太实则闷。但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虚就无所谓实,反之亦然。矛盾双方都得依赖对方而存在而变化。故最终还应有所调和,使矛盾的双方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变而不乱,作品才会有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若能在草书章法处理上使矛盾在又冲突、又调和中指挥若定,胸有成竹,使作品能险而不怪,潇洒畅达,超然入胜,毫无雕饰,变化出于自然,新奇仍能守法,斯乃谓之高手。

草书章法之错综变化难以名状,错综者指字之大小错综、疏密错综、用笔轻重错综,欹正错综等,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首》皆极尽错综变化之能事,其章法常以“雨夹雪”喻之。如落叶纷披,令人眼花缭乱,然片片落叶又极规则,规则中有不规则,视觉上是动的。细审之,每一字又静静躺在纸上,并不曾动,这就是因其错综变化所致的艺术效果。形成草书章法的整体效果是:满纸盘旋,飞舞,内气充盈,十分的传情,十分的浪漫,激情不可抑止。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精辟地指出:“就一字观之,真之结构密而大草之结构疏,就全幅观之,真之结构疏而大草之结构密。”以人求异之心而论,草书之章法最异,最能满足人们求异心理的需要,最能吸引人的视线。

草书章法理应“虚实相生”。“实”指纸上的点画,也即有墨的黑处;“虚”指纸上点画以外的空白,也即无墨的白处。老子日:“知白守黑”,是指哲理上的虚实,是对世间万物矛盾的一种理解和调和的方法。用在书法上,就是要调配好黑白之间的关系,太黑则墨气一团,气闷而有窒息感;太白则凋疏空旷,气懈而有松散感。草书章法中还应有“透光之美”,其作品的雅趣往往在“白”的妙用,也就是在“虚”处来体现书法艺术的韵致和高雅之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草书章法的处理上,要“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互补互生,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能融为一体,缜密无间。所以刘熙载说:“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空白多反而显其密,妙在线条的粗细强弱的交替,笔势的开合聚散的变化,字形的大小高低的错杂,构成虚实相生的章法效果。字字相插,行行相争,相争相插处互挤互拥,相让相避处又遥相呼应,磊磊落落,洋洋洒洒,体现出草书狂放、瑰奇、纵逸的艺术风格。怀素、徐渭的草书最为典型。虚与实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体,对任何一方的失控,就会使矛盾突出。太虚则疏,太实则闷。但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虚就无所谓实,反之亦然。矛盾双方都得依赖对方而存在而变化。故最终还应有所调和,使矛盾的双方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变而不乱,作品才会有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若能在草书章法处理上使矛盾在又冲突、又调和中指挥若定,胸有成竹,使作品能险而不怪,潇洒畅达,超然入胜,毫无雕饰,变化出于自然,新奇仍能守法,斯乃谓之高手。

“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孙过庭明确指出了草书在章法上应具有“骨气”与“遒丽”。字与字之间的贯气,主要靠上下字之间的欹侧斜正的变化,有揖有让,递相映带,有时靠势的露锋承上引下,有时靠急速的回锋以含其气,在静止的纸上表现出动态美。书写能使简约的书法线条衍生出丰富的气韵之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即感性的章法之气“穷变于笔端”,理性的章法之韵“合情调于纸上”。在一篇作品中,行气如何,直接决定着谋篇布局的成败。行气表现气韵。“积画成字、积字成行、积行成篇”是草书组成行气的基本元素,在行气的处理上《书谱》亦有其独到之处:即缩小行间距、增大字间距,增强了章法的张力,每一笔画、每一字形皆为整个章法的一个部分,使整幅作品浑然一体。

一般地说,能使整幅作品形成一种鲜明的美的意境,是书法家在艺术上达到高度成熟的标志。草书的章法具有形质美和情性美,可以“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因此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因此他提出了章法蕴涵美总体要求:“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以严谨的风神使其凛峻,以妍媚的姿致使其温润,以枯涩的笔调使其劲健,以安闲的态势使其和雅。线条美、结构美、墨韵美、章法美是意韵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无疑是孙过庭草书在章法上的一大亮点,同时也为后人研究草书章法提供了别开生面的新格局。

(0)

相关推荐

  • 布白是一种思维方式,应如此辩证

    辩证布白 文/郑沛成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但要求点画精到.结体优美,更要求章法完整,通篇和谐.要知道:点画美.结体美,是局部美,而章法美则是整体美. 罗丹说过:"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 ...

  • 艺痴者技必良:赖廷清书法(连载首篇)

     书法乾坤  <赖廷清书法作品> 古韵书法,推陈出新 ·赖廷清· <<以书为梦>> 书法欣赏 作品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

  • 从精临到粗临,方能创作!

    五王醉归图 元 任仁发 帮主斯唔嗯·超:"精临需要理性的判断和娴熟,粗临需要理解气息和神采."

  • 王树山草书诗文、楹联(一)9幅书法

    草书分今草和章草两种,章草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因此,含有隶意,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加以演变,体势连绵,笔意奔放 写草书的原则:必须合法,有度,能识,合乎美的要求.具体有三点: 一要连贯 唐张怀瓘 ...

  • 浅论书法艺术中的章法之美

    摘要:书法作品中各个局部的安排.连缀,聚点成画而成字,集众字而成篇,形成书法艺术的整体美,也叫章法美,而章法美也就成了书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欲达此境界,就应当遵循"左顾右盼与相呼相应.计白当 ...

  • 书法家张亚洲先生——谈书法章法中的布白 乐山

    艺术简介: 张亚洲.字敬鹤.号小云台.书斋益三堂.祖籍江苏,本科学历,高级职称.现为中书协注册书法高级教师.文化部全国美朮考级监考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会员.阜阳新世纪书画院名誉院长.颍淮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九十五)

    基本功入手 三个结合:临贴与创作结合.大字小字结合.楷书与行书结合. 三看:1.平时多看名帖.2.看书法展.3.看名家挥毫.从好作品中汲取养分. 三大创作原则 ★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零四)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零四)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九十四)

    节奏是一个既古又新的概念.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节奏的较早记载开始,节奏概念已经有上千年的使用史.<礼记·乐记>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八十四)

    一幅书法作品犹如一幅画,有色之处是画,无色之处也是画;同理,有字处有结构,无字处也有结构.有字之处,谓之"黑",无字之处,谓之"白",处理好通篇黑白关系,是章法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四)

    内容与形式是艺术创作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艺术创作中,把内容放在主体的观点占大多数;而把形式作为艺术创作至为重要位置的观点也同样影响很多艺术家. 情感与形式的表现是所有艺术中最根本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四十九)

         书法美通过形式要素表达.本文对古人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中对墨法的理解和运用梳理,从而阐释书法墨法与笔法.字形与章法三者的关系,旨在从书法形式美的体系中看墨法的作用.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作字之初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四十七)

    我们知道,相比较于楷书的静态,行书是一种动态性书法,它既要有继承楷书结体"平正"的一面,更要有破楷书结体"平正"的一面,最终呈现出行书的"动态之美&q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四十六)

    由于汉碑隶书均非墨迹,所以无以窥见其用墨技巧,而清人隶书则极注重用墨的变化,枯涩湿润相映成趣,所以我们在学习隶书时,即从汉碑入手,兼学汉代墨迹,同时选学清人书作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传统的隶书中集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四十四)

    隶之脉,也就是说我们来理一理隶书的的脉络,隶书的发展史,隶书的发展脉络.我们讲篆书的时候已经说过了,篆书的发展脉络是比较简单的,隶书的发展脉络也是比较简单的,不是很复杂.我归结了四句话:起于秦,兴于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