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成都一餐馆来了几名军人,老板娘对过暗号后才知丈夫是特工

1949年12月的一天,成都三桥南街,一家名叫“努力餐”的餐馆里,来了几名军人,他们径直走进店内,看见餐馆的老板娘后说:“老板娘,一菜一汤。”

老板娘听到这个军人的话后,先是一愣,然后马上又回过神来,对军人说:“几位这边请,随我上楼。”

老板娘名叫黄三姑娘,她经营这家“努力餐”餐馆已经有好几十年。店里有个规矩,只要客人说出“一菜一汤”的暗号,餐馆就会免费供应一些食物。

图 | “努力餐”餐馆

这个暗号并不是她想出来的,而是她的丈夫,也就是这家店的老板想出来的。令她感到痛心的是,就在九年前,她的丈夫被人抓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丈夫被抓走之后,这个暗号也就很久没有被人说起,更别说是从一群军人的口中说出,黄三姑娘察觉到这群人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找她,所以才把他们带到了楼上的包厢,那里比较隐蔽,隔音效果也很好,是一个适合谈话的地方。

二楼包厢内,其中一位军人首先做了自我介绍,他对黄三姑娘说:“黄三姑娘,您好,我是王维舟,今天过来是想告知您一件事情。”黄三姑娘也很疑惑,便问道:“什么事情啊?”

这时,王维舟停顿了几秒,郑重地说道:“您的丈夫车耀先在三年前就已经遇害了,他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红色特工。”

听到王维舟的话,黄三姑娘支撑不住,瘫倒在地。见状,一旁的几个军人赶紧上前搀扶,他们耐心安慰黄三姑娘。过了好一会,黄三姑娘的情绪也稳定了下来。

随后,王维舟拿出一笔抚恤金,想要交给黄三姑娘,黄三姑娘连忙拒绝,她说:“感谢党的关怀,我可以自食其力,这些钱就不用给我了。”

王维舟等人走后,黄三姑娘痛哭起来,她想了很多很多,脑海里一直在回忆着以前的事。

图 | 王维舟

这家“努力餐”餐馆,是她和丈夫在1929年的5月开起来的。当时在成都开一家餐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川菜种类繁多,如果没有两三道拿手好菜,就吸引不了顾客,而且成都人民对美食十分挑剔,味道不好,一切都是白搭。

那个时候,店里也能做出几道拿手好菜,像“白汁鱼”,“清汤三鲜”等,吸引来了一大批食客。不过,这家店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还属它价格公道,像“大肉蒸饺”、“大众蒸碗饭”,价格便宜不说,还能管饱。

老板车耀先是一位精明的人,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他把店里的菜单编成了顺口溜。为了把细节做到极致,他把这家店的标语改成“如果菜做得不合您口味,请跟我说;如果菜做得让您满意,请和大伙儿说。”从这句标语可以看出,车耀先是一个擅长做生意的人。

在“努力餐”餐馆里,老板和员工其乐融融,就像一个大家庭。那个时候,车耀先经常会招呼店员们和他一起吃饭,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真正的家人,而且每个月的工钱都是准时发放,从来不会拖欠,这些都让店员们很感动,变得更加卖力干活。

图 | 车耀先

老板娘黄三姑娘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她看见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员工,就会主动出钱出力。

其中有一件事情,让员工们印象特别深刻。

有一次,店里的一位员工要回家成婚,可是到了快要结婚的日子,女方家里觉得他拿不出像样的彩礼,便想要退婚。这件事情被黄三姑娘知道后,她拿出自己的钱,交给了那名店员,还给他买了一件新衣服,经过黄三姑娘的帮助后,那名店员终于把心爱的姑娘娶回家了。

可以说,“努力餐”餐馆的生意会如此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每天来到“努力餐”餐馆吃饭的人都很多,有普通老百姓,有附近的商人,甚至还有国民党的军官。

这些都是车耀先想要看到的。店里的生意这么好,也把店员们和老板娘高兴坏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车耀先开这家餐馆,是为了辅助他真正的工作。上文就已经说到,车耀先的真实身份是一位红色特工。

事实上,这家餐馆也帮了他很大的忙。可以说,这家餐馆是他从事地下工作的巨大推力,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1. 开这么一家餐馆,可以很好隐藏自己的身份,避免被人怀疑。
  2. 餐馆做起来之后,必定会引来四面八方的食客,这些食客里不乏就有国民党的军官,有时候他们会在吃饭时谈论一些军事,车耀先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情报。
  3. 最重要的一点是,“努力餐”餐馆可以变成地下党人碰头以及开会的地方,就像之前说的二楼包厢那样。

结合这几点,车耀先的地下工作做得越来越顺利,给我党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情报。那个时候,每当地下党人在“努力餐”碰头的时候,车耀先就化身为一个放哨的人,只要国民党前来,车耀先就会对地下党员使眼色,这大大提高了碰头的安全。

图 | 车耀先

说完这些,我们再来说一下之前提到的暗号。我们都知道,在“努力餐”餐馆内,是有一个秘密暗号的,进来吃饭的人只要说出“一菜一汤”,就能得到免费的食物。

那个时候,有很多的革命者经常会吃不起饭,闹革命也要填饱肚子啊!车耀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做出这么一项规定。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对车耀先的身世感到好奇,这样一位精明能干的红色特工,背后有着怎样一段经历?他是如何走上特工这条道路?以及为什么会选择在成都开一家餐馆?

车耀先,又名车荣华,1894年出生在四川省大邑县灌口场的一个小商贩家庭。那个时候,车耀先的家里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生活上的一般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等车耀先5岁时,他便被家里人送进了私塾念书,开始接受启蒙教育,本来一家人过着这样和和美美的生活,但是不久后,这个家庭就遭受到了一场变故。

车耀先的书没读多久,家里就因为债务纠纷和别人打起了官司,之后又被人陷害,搞得倾家荡产。无奈之下,车耀先只好辍学回到了家中。

这场变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同时也让车耀先加速了成长,他变得比一般的小孩更加成熟,主动承担起家里的重担。

车耀先十一二岁的时候,他就跑到县城外买来火柴,然后拿着这些火柴,到附近的城镇进行贩卖。这样来回奔波,常常会让车耀先变得疲惫不堪,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喊过一句累,也从不向父母抱怨。

有一次,车耀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条河,当时因为他背着重重的包裹,所以重心不稳,一脑袋扎进了水里,被水冲到了很远的地方,好在包裹有一些浮力,他才没有沉底淹死。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车耀先变得更加小心,他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1908年,车耀先已经长到了14岁,那个时候,县城里面有一位火柴商人看到车耀先诚实可靠,便好心把他介绍到一家名叫“益盛荣”的商号当学徒。

“益盛荣”的附近有一家书铺,老板叫做胡介人,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那个时候,他看出了车耀先喜欢读书,觉得很难得,便主动教车耀先读书识字。可以说,很多字都是车耀先从胡介人那里学来的。

在“益盛荣”当学徒的这些年里,车耀先还认识黄三姑娘,自打车耀先看见黄三姑娘的第一眼,他就喜欢上了这位心灵手巧、温柔善良的姑娘。有时候他会想,要是以后把她娶回家就好了,想着想着,他又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学徒,黄三姑娘肯定是看不上自己。

虽然车耀先很喜欢黄三姑娘,但他们近距离接触只有两次。第一次是车耀先帮师傅打酒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正在河边洗衣服的黄三姑娘。那时,黄三姑娘的衣服被河水冲走,正在焦急大喊。

听到呼喊声后,车耀先二话不说跳进河里,将黄三姑娘的衣服捡了回来,在归还衣服的时候,两个年轻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青涩而又美好。经过那次事情后,两个人见面时,眼神总是躲躲闪闪,不敢看对方。

而他们第二次近距离接触,则是黄三姑娘找车耀先帮忙结账。这次接触,让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些,他们看向对方时,变得不再躲躲闪闪,眼神中似乎还透露出一丝爱意。

没过多久,师娘就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端倪,于是便想着帮车耀先提亲。车耀先心里是一万个同意,但是一想到自己现在还只是一个学徒,家里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怕辜负了黄三姑娘,便推脱说要回去禀报母亲,这件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后来,车耀先离开了“益盛荣”,参了军,在部队也立了功,慢慢地从二等兵升为了一等兵。

在部队里,车耀先时常会想起黄三姑娘,他曾多次派人打听黄三姑娘的近况,知道她平安无事后就会觉得很安心。

有一天,车耀先听说黄三姑娘的父亲已经把她许配给了一个烟贩的儿子,得知这个消息后,车耀先非常失落,他想要亲口对黄三姑娘表明自己的心意,但是一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又忍了下来。

之后,车耀先只好把对黄三姑娘的爱意埋在心底,开始专注于战场上的事情,在一次次危险的战斗中,车耀先收获到了很多,他变得更加自信,也立下了大功,升为了连长。

很快,这则捷报就传到了车耀先的老家,母亲很高兴,她觉得儿子如今有了一些成就,是时候该考虑成家立业了,便写信给了车耀先,催促车耀先赶紧成家。

那个时候,车耀先满脑子都是黄三姑娘,其他人根本就不能走进他的心里,于是他在回信中告诉母亲自己已经有了喜欢的姑娘。

母亲得知后,便跑到黄三姑娘家登门求婚,想满足儿子的愿望,碰巧那个时候黄三姑娘因为烟贩的儿子无力迎娶她,所以一直都还未出嫁,那场婚姻也就作罢了。

母亲把黄三姑娘的具体情况告诉给了车耀先,车耀先听到后十分高兴,当他得知黄三姑娘也一直喜欢他的时候,他甚至好几个晚上都激动地睡不着觉,连忙拿来信纸,告诉黄三姑娘自己马上就会回到成都跟她完婚。

兜兜转转许久,这对有情人终于在一起了。1918年的冬天,车耀先和黄三姑娘终于结婚了,那个时候黄三姑娘还裹着小脚,车耀先看到后,坚持要求黄三姑娘放弃裹脚,他认为男女是平等的,裹脚也是一个陋习。

图 | 车耀先一家人

做完这件事后,车耀先还给黄三姑娘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车黄体先,因为黄三姑娘是没有正式的名字,她在家排行老三,所以才叫做黄三姑娘。

两个人婚后的生活过得很甜蜜,不过,很快车耀先就要回军营了,不能长时间陪在妻子的身边。

车耀先回到军营后,没过几天就发生了战争,在那次战斗中,车耀先不幸负伤,他昏倒在地,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车耀先牺牲了,便把他推到了一旁的弹坑中,想就地掩埋。

第二天,车耀先从昏迷的状态下清醒过来,伴随着头部引起的剧烈疼痛,车耀先忍不住叫了出来,而这叫声也引起了路过农民的注意。

好心的农民把车耀先从弹坑里面救了出来,还通知了车耀先的家人。当黄三姑娘赶到那个农民家里时,车耀先因为高烧不退,还处在一个昏迷的状态。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黄三姑娘捂住嘴巴哭了出来。为了照顾车耀先,黄三姑娘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她每天都会给车耀先擦拭伤口、换药,以及喂水。

后来在黄三姑娘的精心照顾下,车耀先终于脱离了危险。看到一旁照顾自己的妻子,车耀先心里很感动,庆幸自己真是找到了一位好姑娘。

当车耀先身体完全恢复后,便回到了军营,同时还把妻子也带进了军营。一开始,车耀先以为会和妻子一直待在军营里面,但后来他发现,给那些军阀打仗非常不值当,有时候他还会自嘲地说:“我的头是为军阀们争洋房、争小老婆才受伤的。”

1926年,车耀先在四川军阀刘湘手下已经做到了团长的职务。那个时候,随着大革命的开展,刘湘的部队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因为国共的第一次合作,有很多的中国共产党员先后进入刘湘的队伍里。

图 | 刘湘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车耀先开始接触到共产主义,内心也越来越趋向于共产主义。1927年,刘湘和蒋介石在重庆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制造了“三·三一惨案”,对于他们的这种行为,车耀先是非常愤怒的,于是他愤然离开了川军。

之后,车耀先出游日本、朝鲜等地,想要在那里寻找救国的办法。在日本,车耀先见到了很多羞辱我国的展览品,这严重刺痛了车耀先的民族自尊心。

这次出游,让车耀先更加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也让他的思想进一步觉悟,他曾经说过:

“十七年(1928)游历日本、朝鲜归来,甚觉国事蜩(tiáo)螗,对于一切均感不满。”

为了摆脱中国的现状,车耀先大量阅读革命书籍,从那些书籍里,车耀先发现共产党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他想要加入进去。

1929年,车耀先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个时候,组织安排车耀先前往成都从事地下工作。为了有一个身份可以进行隐藏,车耀先在成都开了一家“努力餐”的餐馆。

从此,车耀先便有了两个身份,一是“努力餐”餐馆的老板,二是中共的地下党员。对于自己是地下党员的身份,车耀先没有告诉妻子,并不是车耀先不相信妻子,而是为了保护好妻子。

图 | 车耀先

“努力餐”开业后,车耀先的地下工作也随之开始了,为了获取更多的情报,车耀先也花了好一些心思来经营“努力餐”餐馆。

随着“努力餐”餐馆渐趋稳定,车耀先便很少再打理它,店里的很多事情都是由黄三姑娘一人负责。

那个时候,车耀先经常会跑到外面去开展爱国救亡的运动,只有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才能回来。对于这一点,黄三姑娘也很支持,她白天忙着店里的事情,晚上则回到家里给车耀先做饭。在外人的眼中,这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庭。

每次吃饭的时候,黄三姑娘总会把一天的成果汇报给车耀先,而车耀先也会跟黄三姑娘汇报一天的情况,当然,这种汇报仅仅只是说个表面,车耀先并没有透露他是红色特工的身份。

后来,随着“努力餐”越开越久,这对夫妻也渐渐培养起互相报账的习惯,对此,黄三姑娘也很无奈,她曾多次对车耀先说:“你不用给我报账,一个大男人在外,身上没有一点钱怎么行。”

图 | “努力餐”餐馆旧照

就这样,车耀先的生活和情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后面发生的一件事情,打破这个家庭原有的平静,也搅乱了车耀先的工作和生活。

那个时候,国民党在成都制造了“抢米事件”,整个成都变得动荡不安。一天晚上,车耀先夫妇以及店里的员工正在一起吃饭,这时,从门外冲进几名国民党,他们二话不说,便把车耀先抓了起来。

当时黄三姑娘和店员们都很疑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抓人,她想要去制止,但是只要自己一动,国民党的人便会用枪指着她。

就这样,车耀先被国民党的人带走了,在被带走的那一刻,车耀先回过头看了看妻子,而这也是黄三姑娘最后一次见到车耀先。

在车耀先被抓走的这些日子里,黄三姑娘一个人经营着这家“努力餐”餐馆,在外人的眼中,黄三姑娘是一个坚强能吃苦的女子,但也只有黄三姑娘自己知道,每次到了晚上,他都会特别想念车耀先。

她曾多次派人打听车耀先的下落,想知道车耀先到底被带到了哪里,但都一无所获,车耀先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从她的世界里面消失了。

其实车耀先被抓之后,就先后被带到了贵州息烽监狱和重庆渣滓洞监狱,在那里,他受尽了折磨,敌人用尽办法想要撬开他的嘴,但车耀先自始至终都没有屈服。

图 | 渣滓洞

尽管身在监狱,但车耀先的革命事业并没有停止,他和几名共产党员在敌人的铁窗之下,成立了狱中党支部,继续完成他们的革命事业。

1946年8月18日,车耀先牺牲了。

直到1949年,黄三姑娘和王维舟对过暗号后,她才知道丈夫是特工,也是在那个时候,她得知了丈夫牺牲的消息。

成都解放后,黄三姑娘把“努力餐”餐馆捐给了政府,那个时候,她时常会想起车耀先,想起和他的点点滴滴。

1954年,黄三姑娘因为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享年58岁。这对夫妻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所有人崇敬和怀念,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小家之情和大家之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