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打小,我就喜欢打乒乓,“乒乓”也成为我那时除疯跑之外,第一项正规的体育运动。要说那时我打乒乓和“国球”有关,似乎有些牵强,充其量和大家一样,十有八九是“因地制宜”,受条件所限。
我第一次打乒乓是和我哥,案子就是屋里的桌子。那时,谁家住房也不宽裕,但如果想到玩,总会有辙儿。于是,父母在时的两张桌子,在他们上班以后,就让我们对接起来,变成一张简易的乒乓球案子了。后来,屋里打球耍不开,不尽兴,我就和发小在院里打了,案子就是下面支起两张条凳的单人床板。
那时,打起乒乓球来,院里可热闹了,围观的发小,吃饭都得端着饭碗在院里吃,那场景很像后来的电影《夕照街》和向阳院。
照片来自网络
上小学以后,我们打球就在水泥砌的案子上打了,中间的格挡,就是一串红砖头,以至于乒乓球一碰到砖头,就四处横飞,弄得我们,看球比打球还乐呵。甭说,男孩打乒乓,上手很快,似乎就没有“磕鸡子”的阶段,无师自通就懂得“提、送、压”了,天生就不喜欢挑来挑去打“和平球”,除非和初学的发小或女孩打着玩。
再大,我打球就和同学在楼里标准的案子上打了,学校里的乒乓球案子也从我们入校开始,就没有消停过,课前、课间、课后都有人,还得排队,以至于,下课第一件事就是抢案子。记得当时有一位同学,技高一筹,会滑板儿,那一招一式,都给我们看傻眼了。
打乒乓,要打好了,就得过心理素质这道关,由此也派生出两种类型,一种叫练习型,另一种叫比赛型。练习型,就是平时打得挺好,怎么打,怎么有,可就是一打比赛,就紧张,动作就变形;而比赛型,就是临场发挥得好,也就是“人来疯”,能打出超水平来。我属于前一种,花架子多,好看不中用,这一特点连我工作以后的同事都知道。所以那时,我和单位里打得好的同事计分,总得输,好在后来,在我换工作之前,小赢了他们一回,算是报了一箭之“仇”。的确,打乒乓球就怕有心理负担,也就是想法比动作多,一旦有了想赢怕输的想法,可就麻烦了,十有八九得事与愿违。
照片来自网络
后来,我打乒乓球的机会就少了,一来,工作忙了,还得出差,下班回家就得休息或者干重要的事情去了,二来,单位高手如林,排不上号,即使山中无老虎,我也有自知之明,称不了猴子王,与其坐“冷板凳”,还不如眼不见不红呢!
再后来,在国外那段时间,倒是显出“国球”国家来的人的水平了,没给家乡父老丢脸,不仅技压西人一筹,而且胆子也大了,即便和做秀的西人市长对阵,也不怵。
照片为作者提供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可玩的项目多了去了,越玩越大了,可咱玩乒乓球的时间最长,什么时候都能唤起对乒乓球的热情来。也别说,现在的北京,社区都提升了,好多社区都有了标准的乒乓球案子,找到爱打乒乓球的人不难,即使疫情期间,球案两边的间距,也足够安全距离了。
现在,打乒乓可和过去不一样了,重在健身,以球会友。早上,户外打球,蓝天当背景,绿树做围挡,碰到年长的,敬一句,遇到球打得棒的,叫声好,台上切磋球技,台下四海神聊,一杯水,一根烟,一身汗,有乒乓球的日子,一天过得可充实、可有精气神儿了……
写于2020年9月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