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一例咳嗽气喘水肿案
(作者:韦安理 2021-7-19)
一位朋友83岁的老父亲患病多年,主诉是:咳气喘几十年,尿频五年,双下肢水肿两个月,按之凹陷不起。其他症状有:怕热,喜喝凉水;咳嗽、胸闷、气喘,咳黄色粘稠痰,咳不出,咽不下;无汗、少汗;大便正常,小便频数,每两小时一次,时多时少;口渴;眠差;易怒;胃口好;舌淡苔白厚腻;脉有力;等等。
其他的基础病还有:高血压,前列腺增生,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喘息,尿酸高。
当前最要紧的是:咳嗽、气喘和下肢水肿。
【一诊】2021年5月1日问诊,辨为少阳阳明合病,兼支饮。处方:“四逆散+麻杏石甘汤+木防己汤”。
方子组成:(20210501)柴胡20克,白芍15克,枳实15克,炙甘草10克,桔梗15克,麻黄10克,杏仁15克,生石膏45克,木防己10克,桂枝10克,党参15克。二剂,水煎服。
服药反馈:①上方服完一剂,双下肢水肿消退了一些,尿没那么频繁了,气喘好转,可以咳出痰来,感觉有力一点了。②上方服完二剂,双下肢水肿有,但比以前消退了很多。
辨证要点:
(1)“胸闷,易怒,咳嗽,尿频”,少阳病,四逆散证。
《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芍药,柴胡。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2)“咳喘,黄痰,黄尿,怕热,喜冷饮”,阳明病,麻杏石甘汤证。
《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3)“咳喘,胸闷,下肢水肿”,这是《金匮要略》的支饮病,木防己汤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第24条:“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汤】木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如鸡子大,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二诊】2021年5月4日问诊,方已中的,保持不变。观其舌像,舌苔白厚腻,稍黄,故再合温胆汤加减。
方子组成:(20210504)柴胡20克,白芍15克,枳实15克,炙甘草10克,桔梗15克,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木防己10克,桂枝1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
服药反馈:①上方服了4剂,双下肢水肿已退至脚面。②咳嗽好多,比较容易咳出,痰也少了,久不久咳一下,主要是早上咳。③咳出的痰不黄了,胸闷减轻了很多。④感觉嘴巴自觉清爽好多了。
【三诊】2021年5月25日问诊,二诊之后,双下肢水肿基本上消退了,只有脚踝处还肿一点。咳嗽、气喘已明显减轻,夜尿只有2次。观其舌像,仍然舌淡苔白厚腻。处方:“温胆汤+排脓散+木防已汤”。
方子组成:(20210525)姜半夏20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5枚,白芍20克,桔梗15克,木防己15克,桂枝10克,党参20克,芒硝16克(另包,溶化)。三剂,水煎服。
服药反馈:①服上方三剂,老人说是脚肿都消了,停药了几天。②咳嗽好多了,气喘也少了。③总体感觉精神好很多了。
【四诊】2021年6月7日问诊,主要问题有:脚踝处还有点肿,小便还偏多,舌苔还偏白厚腻,其余正常。处方:“温胆汤+排脓散+木防己汤+薏仁、附子”。
方子组成:(20210607)姜半夏20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6枚,白芍20克,桔梗15克,木防己15克,桂枝10克,党参20克,苍术15克,生薏仁30克,炮附子5克。三剂,水煎服。
服药反馈:上方服完三剂,脚肿全消。7月18日再回访,脚肿未再复发,余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