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里的智慧(2)从《东周欲为稻》看信息决策
想要说服别人,首先应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以为对方考虑的姿态,通过对已有信息的再加工从而实现自身利益。
【原文】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译文】东周想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为此而忧虑,苏子就对东周君说:'请让我去西周说服放水,可以吗?'于是去拜见西周君,说:'您的主意打错了!如果不放水,反而使东周有了致富的机会。现在东周的百姓都种麦子,没有种其他东西。您如果想坑害他们,不如突然一下子给他们放水,去破坏他们的庄稼。放下了水,东周一定又改种水稻;种上水稻就再给他们停水。如果这样,那么就可以使东周的百姓完全依赖于西周而听命于您了。'西周君说:'好。'于是就放水。苏子得到了两国赏金。
周赧王时,东西二周各自为政。这让已经苟延残喘的周王室变得更加虚弱不堪。此刻的二周不仅不携手相扶,反而相互攻伐。以削弱或者消灭对方,从而确定自己正统地位为目的。殊不知这正是各大强国所乐见的。
就这次的外交手段来说,苏子(或为苏秦)采取的是从西周的利益考虑,以掌控水源来操纵东周的经济命脉,从而达到掌控东周政治的目标。这样的巨大利益使得西周君心甘情愿的为东周种植水稻提供灌溉水源。苏子计谋的成功也来自于他对信息的重新加工与处理,使西周君的思路为他所左右。错误的认为'放水'就是掌握西周的决定因素。在今天的网络舆论中,往往也是通过对信息的不同处理从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舆论诉求,更有甚者引发'网络暴力'。现代社会中,只要我们明白事实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也会说服受众、左右他们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