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送教上门,我们在行动
送教上门,我们在行动
熊光丽
蒲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为贯彻《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确保重度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我校于2016年10月开展了送教上门工作。此项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残联的大力支持,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检查、督导送教上门工作,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送教上门学生中的建档立卡家庭给予了贫困补助。目前,我校送教学生共计92名。
我们坚信一粒残缺的种子,也能发出绿色的嫩芽,只要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养分和光照。我们的送教工作好似为这些重度及极重度残疾儿童提供养分和光照。那我校是如何具体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呢?
一、明确步骤,健全组织
我校成立之初,为了摸清全县适龄残疾儿童上学情况,分别通过以下渠道或者行动获取相关信息:1、从县残联将6—16周岁的残疾儿童数据全部录出,逐一打电话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上学情况;2、我校全体教师兵分两组,利用暑假一周时间,深入到每个残疾儿童家中,深入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情况、上学情况、康复情况等)。
依据所了解的情况,学校经过多次研究后制定了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具体事项由教导主任负责;我校将我县区域内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按照其家庭住址所处区域及方位分为城区组、农村地区东西南北各一组,共计五个组,依据所处区域及方位合理规划送教上门路线;然后将全体教职工划分成五个组,四人为一组,一人负责拍照,一人负责填写基本信息,一人负责和家长沟通,一人负责开车。
二、一人一册,规范管理
学生基本信息登记完成后,我校会为每位学生建立了蒲城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手册。手册的具体内容有:1、学生基本信息;2、学生测评表;3、教育评估结果分析及建议;4、送教上门教学计划表;5、送教上门学生教案;6、送教上门个案活动记录表。
一人一册:从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五方面对每位学生进行测评,依据测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结合送知识、送康复、送政策和送温暖等总体送教方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为学生量身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做到一人一计划,一人一教案。
此外,我校档案室还专门设置了送教档案柜,进一步规范送教资料的管理。
三、以送教促扶贫,确保零辍学率
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而精准扶贫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结合实际情况,学校以送教的方式开展扶贫工作。1、在送教扶贫过程中,我校多曾次组织教职工捐物捐款,为学生带去过冬的棉衣、棉裤、棉鞋,纯奶、纸尿裤及口水巾等物品;2、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及时传达国家和政府在教育扶贫方面的政策,让家长树立脱贫信心。
我县区域内送教学生共有37名精准扶贫帮扶对象,我校及时将生活补助费和教育扶贫关爱手册逐一发放到这37户精准扶贫户家中。
在送教的过程中,我们及时和村委会、包联干部以及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取得联系,了解各个村的适龄未上学残疾儿童,查清原因,摸清底子,认真落实贯彻扶贫的大政方针,助力残疾儿童贫困家庭脱贫,确保做到无一生辍学在家。
四、不断反思,逐渐完善
针对整个送教的实际情况,我校不断反思及研究,不断改进送教方法,完善送教方案。
1、调整送教教师。送教之初,全体教师必须参与。但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教师长期有教学任务,不能专职从事送教工作,且学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熟悉送教教师,与不熟悉的教师配合度非常低。考虑到上述情况后,我校决定由教导处主任和干事以及一名生活教师,三人组成一个送教团队,于每周二、周四开展固定地送教工作,周末不定期送教。调整之后,固定地送教教师,学生的配合度极大地提高了,效果也很显著。
2、不断丰富送教内容,使其更具有针对性。最初的送教主要是送康复、送知识、送温暖,且针对性不强。随着对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送教内容更细化、更具体、更实际也更有针对性。为了帮孩子做康复,我们的老师累的满头大汗,只为了孩子能早一点脱离助行器,独立行走;为了对孩子进行语训,教孩子正确发音,我们的老师让孩子用力吐口水,检测孩子的舌头力度,有时,孩子会把口水吐在老师的手上、溅在老师的脸上,可我们的老师一点也不嫌脏;为了教孩子有更好的认知能力,我们的老师周末加班备好了课,根据学生需要准备了小黑板、数数棒、握力器、卡片等不同的教具、学具,目的是为了真正做到个别化教育训练;我们的生活老师,既是司机,又是摄影师,还要做好党的教育资助政策的宣传,与家长做好沟通,了解家长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帮助家长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改变家长嫌弃自己孩子残障的心态,确保孩子享有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环境。这些都得到了家长、村委会干部的一致认可及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