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的故事(七十)太武灭佛,遇弑而亡
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自东汉汉明帝派遣使者到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高僧齐聚洛阳,兴建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之后,数百年间,佛教发展迅速,及至南北朝时期,已遍布全国。
北魏《洛阳伽蓝记》中记载:洛阳城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长安城则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也有佛寺数百座。这在唐代杜牧的《江南春》一诗中有生动的描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可所谓“盛极而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正是在拓跋焘执政期间开始的。所谓“三武一宗”,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这四位帝王都做过同一件事,那就是“灭佛”!
为什么要灭佛呢?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人力资源。僧侣不事生产、不服劳役,以信众供养为生,一些不守戒律的僧侣甚至恃强凌弱,霸占田产,鱼肉百姓;而寺庙在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同时,还拥有大量土地田庄和大批仆役奴隶,这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统治的稳定。所以,过犹不及,寺院经济的过度发展,终于引起了统治阶层的强烈不满,于是,“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也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其实,不管是拓跋珪还是拓跋嗣,都是崇信佛教的。那为什么到了拓跋焘执政时期,就出现了“灭佛”事件呢?这与拓跋焘的锐志武功有关,还与北魏名臣崔浩和天师寇谦之有着重要的关联!
北魏执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可僧侣是免徭役和兵役的,为了获得充足的兵员,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僧侣一律还俗,去服兵役,以解决第二年讨伐北凉所需的兵员缺口。由此拉开了“太武灭佛”的序幕。
崔浩 像
说到“太武灭佛”,就不能不说名臣崔浩,因为正是他的劝谏,才让拓跋焘坚定了灭佛的决心。崔浩,出身于名家望族,博览经史,善于阴阳五行及术数之学,历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代帝王,官至司徒,深受拓跋焘的信任,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而崔浩之所以能够成为“太武灭佛”的重要推手,还与一位名叫寇谦之的人有关,正是这位寇谦之,使崔浩崇信道教,并通过崔浩,深刻影响了太武帝拓跋焘。
寇谦之 像
寇谦之,出身官宦世家,自幼迷信道术,相信羽化成仙,可练来练去,仍是肉体凡胎,这让他倍感郁闷。此时,他遇到了一位仙人的弟子,名叫成公兴,据说是因火烧仙宫,被罚下界,以授道七年来赎罪,于是,二人结为师徒,迁入嵩山,共同研习道法。有趣的是:这位仙人的弟子成公兴居然没当上寇谦之的师父,反倒是寇谦之做了师父。七年后,成公兴死了,当然,寇谦之绝不会承认,他会说:这是成公兴七年赎罪期满,返回仙宫复命去了。
要说寇谦之也是个很有毅力的人,在嵩山一呆就是三十年。在这期间,他虽然没有成仙,却修炼出了仙风道骨的神韵。为了进一步神化自己,他自编自导了一场“天降神受”的仪式。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寇谦之假托太上老君降世临凡,授予自己“天师”之位,并获赐仙书,要对人间的道教进行清理整顿。八年后,公元423年,寇谦之又称,已获太上老君的指点,拥有召唤百神的法力和修炼仙丹的方法,要去辅佐北方太平真君。
自此,寇谦之离开嵩山,以"天师"的身份,来到北魏国都平城,四处奔走,宣扬道教,可遗憾的是,成效甚微!寇谦之痛定思痛,决定结交朝廷重臣,转而接近太武帝拓跋焘,自上而下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三朝元老崔浩,寇谦之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将儒家经典、佛教经律引入自己的学说,很快就获得了崔浩的信任,并将崔浩发展为自己虔诚的信徒。
已被洗脑的崔浩,上书劝谏太武帝拓跋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谈治国也说修身,成功的将太武帝拉到了道教一边。公元440年,太武帝拓跋焘在首都平城修建天师道场,自称太平真君,并兴建静轮天宫,改年号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信徒。
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拓跋焘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僧侣,并限期交出私匿的僧侣,若有隐瞒,诛杀满门。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陕西黄陵)起义,裹挟民众十余万。第二年,拓跋焘率军镇压,大军抵达长安,居然在一所寺院发现了隐藏的兵器,有人怀疑这是僧侣与叛军勾结,拓跋焘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
崔浩趁机上书,宣扬灭佛。太武帝拓跋焘下诏:宣布佛教为邪教,在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僧侣不论老幼,一律坑杀。一时间,北魏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当时,正是太子拓跋晃监国秉政,因为他一向笃信佛法,所以再三上表,希望父皇收回成命,可遭到了拓跋焘的严词拒绝。虽然上表未被采纳,可灭佛的诏书也得以暂时搁置,延缓宣发,这给远近的僧侣们争取到了闻风而逃的机会,甚至将佛像、经论密藏起来的时间。
可极力宣扬道教的寇谦之在灭佛的问题上,却并不热心,甚至是持反对意见的。他多次对崔浩说:“道教成为国教,佛教已无力争锋,况且以太子为首的诸多鲜卑贵族笃信佛教,很容易让道教成为大家怨恨的目标!”可崔浩充耳不闻!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天师寇谦之病逝,临终前,他预言:崔浩必不得善终!
在灭佛的过程中,崔浩的确揣了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是借机削弱鲜卑贵族的势力,提升汉族士大夫的地位。但从本质上讲,崔浩的所有行动都是服务于北魏皇权的,只是在后期“恃宠而骄”,甚至不将太子放在眼里,完全忘记了道家"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宗旨。最终栽在了修史立碑的事情上。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崔浩受命续修国史,可不善文章,所以亲自动笔不多,只是对全书做了“损益褒贬,折中润色”的工作。国史修成后,被命名为《国记》。参与修史的文臣建议把《国记》刊刻于石碑之上,以彰直笔,并同时刊刻崔浩所注的《五经》,崔浩欣然同意,太子拓跋晃也表示赞赏。于是,一座方圆一百三十步的刊刻有《国记》和《五经注》的碑林修建完成,人人皆可瞻仰!
可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内容详细且无所避讳,甚至将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也写了出来。鲜卑贵族看后,无不愤怒,纷纷到太武帝拓跋焘面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宣扬国恶,太子拓跋晃也趁机推波助澜。于是,拓跋焘命令收捕崔浩等人。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六月,崔浩被杀,株连九族,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崔浩死后,拓跋焘一度十分后悔,曾说“朕失言,崔司徒可惜”,可崔浩已死,无可挽回!而晚年的拓跋焘脾气暴躁,常常在杀完人之后才追悔莫及。可他最大的失败,并不是杀了崔浩,而是在中常侍,也就是太监的怂恿之下,先杀掉了太子的两位近臣,后逼死了太子拓跋晃,而拓跋焘最终也被中常侍所杀,死于太监之手,时年四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