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武冈的那些往事,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颠覆之前认知的武冈屈原庙!

明清以前文献除《江西通志》所载两处屈原庙(屈原庙在鄱阳崇徳乡,俗名水府庙,毎旱,祷立应;屈原庙在清江蛟湖之滨,唐通判何徳龄建)外,就是《水经》、《一统志》、《元丰九域志》、《湖南通志》等所载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屈原庙了,即生死之地各一个。一个在传说中的屈原故里现姊归,一个在传说中屈原怀石自沉的汨罗。

以上屈原庙加起来的总数仅仅四个。(明清之前文献所载数量)

而武冈的屈原庙却有三个之多。

武冈的屈原庙除武冈地方志《武冈州志》,不见于任何官方记载。

全国各地的屈原庙多为祭祀、纪念之类象征意义。而渔父亭代表的却是渔父与屈原相见之地。

屈原与渔父相见地“渔父亭”所在,在所有明清之前文献中,无一例外都指向湖南武冈。

那么“渔父亭”具体在武冈什么位置?

渔父亭

唐地理志《太平寰宇记》在邵州武冈县条目下载:渔父亭,即屈原见渔父处。

宋地理志《方舆胜览》在武冈军条目下载:渔父亭,即屈原见渔父处。

《湖广通志》:渔父亭在州东五十里沧浪水,相传屈原与渔夫相见处。

《大明一统志》:渔父亭,在武冈州东五十里沧浪水,相传渔父与屈原相见处,又郡圃有招屈亭。

《大清一统志》:渔父亭,在武冈州东。

唐、宋地理志无渔父亭具体位置,如果按照《湖广通志》及《大明一统志》所载,渔父亭应在武冈州东五十里。

武冈东大路每铺约十里,从武冈起,过赤土铺(头堂上),赤溪铺(二堂上)、石羊铺(三堂上)、双井铺(公堂上),为四十里,从公堂上顺河而下十里,恰好是现九塘屈原庙所在。

莫非当时的渔父亭在现九塘屈原庙位置?

武冈地方志断然否决了该种观点。

《康熙武冈州志》、《乾隆武冈州志》、《嘉庆武冈州志》均载“渔父亭,东十五里。”

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哪种更可信?

表面看起来,似乎《湖广通志》比武冈地方志要权威些,但实际上,地方志的编撰者有实地考察的便利,对于当地的名胜古迹更有发言权。

在该“渔父亭”条目中,《武冈州志》云:“此俱载通志…”。可见编撰官是参阅了通志的,通志载渔父亭在武冈东五十里,而《武冈州志》没依照《通志》说法,载为东十五里,说明编撰官是实地考察过渔父亭位置的。

武冈东十五里,即现在水乐口位置,这与现在大家认知中的渔父亭位置完全一致。

以此看来,《大明一统志》、《湖广通志》上所载的“渔父亭,在武冈州东五十里”的“五十”实为“十五”之误。

那么问题来了,武冈九塘的屈原庙又是怎么回事?它的位置刚好合“五十”之数,这也太巧了吧?

一、九塘屈原庙

九塘屈原庙修建年代不见任何文献记载。

各种版本的《武冈州志》庙宇类条目均未将“屈原庙”列入其中。

笔者走访了九塘屈原古庙附近老人,因年代久远,已无人记得该庙建于何时。有李姓老人依稀记得祖辈流传下来的一幕场景,说是屈原庙建好后,请了戏班在屈原庙唱了七七四十九天大戏。

九塘屈原庙位置在现在来说较为偏僻,但在古代陆路不发达的年代,资江河岸的九塘算得上水路交通极为便利之地。所以说在这交通要道之地举行这盛事完全是有可能的。

一直致力于挖掘武冈历史人文的付勇在屈原庙的残垣断壁上发现了数枚“岷国城砖”,以此看来,屈原庙的修建年代最早当在明代之后。

而从清朝各种版本《武冈州志》未载有“屈原庙”看,九塘的屈原庙修建年代当在清末民国初。也有可能民间修建的庙宇官方未能纳入州志,但至少可认定,九塘屈原庙的修建年代当在清朝,不会早于清朝。

那么,九塘屈原庙是谁修建的?

笔者认为,可能与李友直旁系后人有关。

二、石羊桥屈原庙

石羊桥屈原庙至少两个版本的《武冈州志》都有说到,但都是一笔带过,没有详细记载。《康熙武冈州志》载:“渔父亭,州东十五里…更东十里有屈原庙。”

州东十五里更东十里即州东二十五里。州东二十五里处为赤溪铺与石羊铺之间,即石羊桥所在地。

说起石羊桥,就不可避免要提到进士李友直。

石羊桥又名济川桥,为进士李友直所修。

李友直世居石羊渡口,考取进士后,在石羊渡口独资修建了济川桥。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全家真系亲属随李友直上京或随之任所,但旁系亲属一直留在石羊桥附近繁衍生息。李姓族人在东边桥头修建了屈原庙,除了按时祭祀,还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清军入关,明军节节败退。永历皇帝如丧家之犬辗转来到武冈,清朝将领孔有德从邵阳顺东大路进逼武冈。明、清两军在石羊桥大战三日。李氏族人顺河而下,仓皇奔逃,有部分李姓人在九塘定居下来。

明亡后,清朝崛起,百姓逐渐安定。但石羊桥头李氏所修建的屈原庙乏人打理,逐渐没落。甚至在康乾盛世年代,都只是有名无实。

清末,李友直旁系后人联合当地李姓族人在九塘重建屈原庙后,石羊桥头的屈原庙更名关帝庙。

地名的迁移在历史上极为常见。因各种原因,人类不断迁移,当定居下来后,喜欢用以前所居地的山名、地名、建筑名等来命名现居地各种名称,这种习惯叫“念旧”。所以李氏在迁徙至九塘后,在合适时机重建屈原庙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我以上所说相关李友直后人修建屈原庙纯属臆测,是根据人口迁徙原理合理揣测,不可当真。

但石羊桥头的屈原庙是真实存在过的。

三、渠渡庙中隐藏的惊天秘密

武冈渠渡庙,就其文史价值,在武冈的庙中,应该算得上首屈一指了。

渠渡晴岚属武冈十景之一,渠渡庙在宋时被封灵济侯。

宋大学士叶梦鼎《渠渡庙记》所载荒诞不经,后代学者多怀疑《庙记》乃伪作。不过庙记中无意中透露出一些信息,揭开了庙主之谜。

1、《渠渡庙记》中载:“或谓神为三闾大夫者”。这说明渠渡庙供奉的“神”究竟是谁,是有争执的,而三闾大夫屈原是其中的一种说法。

2、“灵济侯”中隐藏的奥妙。“济”,即“渡”之意。如《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而“灵”即屈原的字“灵均”,“灵济”即“屈原渡”。

3、“渠渡”中的秘密。“渠”(qú)与“屈”在武冈的拼音以及声调完全是一样的,“渠渡”实际上就是“屈渡”,“渠渡庙”即“屈渡庙”,也就是“屈原庙”。

综上所述,“渠渡庙”实际上是“屈渡庙”的数千年音误。

武冈“渠水”的来由一直未有相关记载,现在看来,原来“渠水”即“屈水”,是屈原在这里渡过的一条河。

屈原在武冈留下的文化印记有许多,他到过武冈的事实逐渐清晰起来,不管朋友们信不信,至少我是相信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