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是神农文化圈的核心区域

黄 昂

一、炎帝神农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於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其执政早於黄帝,所以《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於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於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炎帝一生主要有九个方面的贡献:第一,制耒耜(si),教子民垦荒种地。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第三,制陶器和炊具。第四,发明纺织,织布衣。第五,作五弦琴,以通天下。第六,发明弓箭,始造兵器。第七,始立历日,定星晨分日月。第八,日中而市,以物换物。第九,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知百草药性,并发现了茶,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炎帝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国民间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中华茶祖、药祖,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
主要功绩的历史记载:
《易经‧系辞》: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白虎通》: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於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至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太平御览》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世本》:神农和药济人。
《淮南子》: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乘火德而王天下,三岁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万国之享民重农功。以其神于农业,故曰神农。神农之教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蚕以为天下先。

《司马负·三皇本纪》:味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疾(察其寒温平热之性,办其君臣佐使之义,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风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于此未尝敢一日自遗也。后卒于茶乡,在位一百四十年。

二、炎帝神农与安仁的渊源

1、传说炎帝死在安仁地域 

神农的死没有记载,只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子,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时侯,人们经常因为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决心尝遍所有的东西,好吃的放在身边左边的袋子里,给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子右边的袋子里,作药用。

  第一次,神农尝了一片小嫩叶。这叶片一落进肚里,就上上下下地把里面各器官擦洗得清清爽爽,象巡查似的,神农把它叫做“查”,就是后人所称的“茶”。神农将它放进左边袋子里。第二次,神农尝了朵蝴蝶样的淡红小花,甜津津的,香味扑鼻,这是“甘草”。他把它放进了右边袋子里。就这样,神农辛苦地尝遍百草,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救。后来,他左边的袋子里花草根叶有四万七千种,右边有三十九万八千种。但有一天,神农到九龙庵的后山里尝到了“断肠草”,这种毒草太厉害了,他还来不及吃茶解毒就死了,“葬长沙茶乡之尾”,即现在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他是为了拯救人们而牺牲的,人们称他为“药王菩萨”,人间以这个神话故事永远地纪念他。后人建九龙庵以示纪念。

2、“茶乡之尾”包括安仁

关于炎帝神农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

安仁地域在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先秦时在湖南设置12个县,安仁地域属阴山县(含衡山、桂阳、耒阳、攸县、茶陵、酃县等)。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沙国,属长沙国,阴山县属桂阳郡。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长沙定王子刘福为容陵侯,(前125年)又封长沙定王子刘欣为荼(茶)陵侯,至公元前104年废除,并容陵。东汉均属荆州长沙郡。三国:属吴,荆州牧,吴将容陵县改为阴山县(安仁、攸县、茶陵、酃县等),三国吴太平三年(258),分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阴山改属湘东郡。西晋(公元290年),改衡阳县为衡山县,安仁划衡山县,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置安仁县。明朝时曾一段时间把安仁县撤销,一分为二,下半县划耒阳县,上半县划茶陵州(茶陵县、攸县、炎陵县、安仁县),(注:安仁上半县下半县的来历)。从历史上推算当时的“茶乡之尾”完全包括了安仁地域。

3、两县同祭同修炎帝陵:据史载清道光17年(1837)安仁、酃县两县官吏重修炎帝陵之后留下碑文。2001年两县同祭炎帝神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致祭词。

4、众多神农遗迹留在安仁

神农时代系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不敌黄帝,败走麦城,沿渭水一路东下。一天,带领随行人员来到了罗宵山脉西麓的古荆州之域(今安仁境内)并居住下来。

相传炎帝神农走遍了安仁的山山水水。在安仁人心中炎帝就是神,就是仙。神仙走过的地方就仙气长存。炎帝神农曾在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采茶九龙庵、野炊香火堂、洗药药湖寺、捣药丹霞山、教民香草坪”,至今留有许多历史传说遗迹。药湖寺在安平镇境内的永乐江边,传说炎帝将采集的草药在此集聚水洗。丹霞山在渡口,留下了许多捣药石窟,香草坪即今日安仁县城的古地名,炎帝曾在此举办过类似于今天的“培训班”,教民使用农具耕种五谷,并在城外的河滩(南门洲)上进行物物交换。

炎帝驾崩后,安仁先辈们为了感恩炎帝的功绩,在豪山乡修建了九龙庵、香火堂,在关王修建了义海寺,在安平修建了药湖寺,在城关镇凤凰山脚下修筑了神农殿,炎帝神像已被供俸了数千年。同时还把一些自然景点用神农的名字命名,如神农谷、神农泉、神农洞等,认为神农到过的山都有仙气灌以“仙“字,如:金紫仙、太湖仙、盘古仙、五峰仙、猴昙仙、仙下等等。

5、神农殿修建在安仁

神农殿位于安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中华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而建造的。此殿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具体时间不详,具民俗专家张式成考证:安仁祭祀神农始于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这与炎帝祠庙的祭祀时期几乎同步,推测应是安仁在宋朝建县之时(965年),炎帝陵没有划在安仁境内,而建神农殿以祭拜神农。

据《安仁县志》记载,康熙三十年(1691)知县陈黄永在县城北“神农殿南侧”开辟泉井,建洁爱亭一座,珠泉井一口。亭后山上构庵五楹。“泉亭珠涌”成为安仁八景之一。也证明神农殿早就有之。

据老人回忆,民国后期,神农殿为一座方形古建筑,坐西朝东,东面为一石拱门,五级台阶,堂上供奉木雕炎帝塑像,经常有人来祭祀。神农殿周围建有四合院,两边天井内长着两棵银杏树,每逢秋季到来,成熟的杏子纷纷掉落地上。

2000年,为弘扬神农文化,通过民间筹资、政府扶助,在县城东南凤冈山新建一座神农殿,占地12万平方米,殿高20.8米,整个建筑采用仿古建筑风格,内有一座高7米的炎帝塑像(由安仁籍著名雕塑家周国桢先生设计)。2004年3月,举行“中国·安仁春分药王节暨神农殿落成典礼”。

三、神农文化在安仁的三大特色传承

1、传承了茶文化特色

《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茶的饮用与医药功能,就是在神农氏的亲口尝试中找到的。“人以食为天”。远古时代,先民们茹草饮血,过着原始生活。为了让广大老百姓能够安全饮食,严防因饮食不当而疾病缠身,神农氏亲自尝百草,辨别百草的可食用性。中华“茶圣”陆羽的《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华茶叶本身就出自于神话传说,而且每一种历史名茶,也都包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如铁观音、大红袍、碧螺春、君山银针、龙井茶、狗脑贡、蒙顶茶之类。

从茶叶科学而论,茶树是茶叶之本,茶叶科学是神农氏开创的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神农时代,南方生长着的是野生茶树。茶树由野生而栽培,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茶叶科学的初始。据四川《名山县志》与《雅州府志》记载:西汉宣帝甘露年间,邑人吴理真在蒙山之巅上清峰种茶树七株,“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能治百病。被百姓奉为“仙茶”,其七株茶树被尊为“茶树之祖”,而吴理真则被宋孝宗追封为“甘露禅师”。应该说这种尊奉,寄托着后人对吴理真栽种茶树之功的肯定与赞许,但并不意味着吴理真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茶祖”。这是因为,没有神农氏开创的农业与农耕文化,吴理真何以能够栽种茶树?而且,茶树育种、栽培、茶园管理,茶叶采摘、人工制作加工等,虽然涉及许多科学领域,但最初是茶叶科学,属于农学,属于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农家学派。古代的茶叶科学,本身就是神农氏开创的农耕文化的产物。直至今日,茶学依然隶属农学学科,茶学博士依然属于农学博士。没有神农氏倡导农耕,没有神农氏开创的中国农业文化,就没有茶树人工栽种的可能性;没有神农氏对茶叶饮用与医药功能的发现,后人如果没有认知茶叶的医药价值与饮食功能,何必要进行茶树的人工栽培。所以神农被公认是“中华茶祖”。

“中华茶祖”炎帝神农曾在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采茶九龙庵、野炊香火堂、洗药药湖寺、教民香草坪、并教化民众耕织、制茶与集市换物,在安仁豪山误食断肠草而亡”。九龙庵在南部的豪山乡境内(距炎帝陵仅一山之隔),炎帝在此发现了优质茶叶,教民栽培,后于北宋年间成为贡茶,号“冷泉石山贡茶”,安仁人又于上世纪九○年代将此茶开发成湖南省名茶“豪峰茶”。香火堂在豪山乡境内的金紫仙山麓,海拔达1150余米,传说炎帝曾在此搭棚住宿野炊,如今香火堂附近山坡上已发展了五千亩茶园。同时在安仁民间也留下了许多茶的传说和煨茶、凉茶、冷水泡茶、竹筒茶等古老饮茶方式。

2、传承了草药文化特色

我是学茶的,大学老师上的第一堂茶叶课就是《茶药学》从神农得茶而解开始。

神农炎帝与轩辕黄帝是公认的中华民族始祖。自古及今,中华民族就以炎黄子孙自居。神农炎帝不仅开创了农耕文化,而且还开创了医药文化。神农“尝百草,作方书,此医药之始”。据说他在“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时,曾一日遇七十毒而不缀,终于有了医药。人们不忘神农炎帝在开创医药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和献身精神。将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归功于神农炎帝,称为《神农本草经》。古往今来,尊神农炎帝为“先医”、“药祖”。

百草是药在安仁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所以安仁盛产草药,老百姓几乎人人都懂得基本药性,上山自采自制,配制出许多药方,用以治病健身。流传着 “药不到安仁不齐,药不到安仁不灵,郎中不到安仁不出名”的千古佳话。

据《安仁县志》记载,在1200多年的历史中,安仁本地人就有在春分节后家家户户熬草药汤喝的习俗。当地百姓将增骨风、搜骨风、月风藤、黄花、倒水莲、黄皮杜仲、龙骨神筋等10多种草药与猪脚、黑豆等熬成黑黑的浓汤,食后下田开耕,既活血强骨,又祛寒除病,不但滋补身体,且滋味美不可言。草药猪脚汤更被称为“天下第一汤”。

3、传承了赶分社(集市)特色

《周易.系辞下》载:“炎帝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稽古录》载:“炎帝以一人所为,不足以自养,必通功易事,贸廷有无,乃教民日中为市….《竹书纪年.前编》载:“炎帝首创日中为市”。

“日中为市”在安仁得到了独特的传承,自建县时,在宜阳河与永乐江汇合彼岸山清水秀,风景优雅的香草坪(今县城处)建有神农殿,供人祭祀神农氏,人们习俗“择社日祭神以祈谷”,祈福神农保佑今年好收成。朝拜者络绎不绝,先有捧售香烛、纸钱者,继而交易草药、藤索、锄柄、斗笠等等,规模越来越大,渐渐发展到农副土特产交易。宋咸平五年(1002),徙县治于此,始定每年“春分”、“春社”(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选择春分节前三天和后三天举行祭祀和交易活动,俗称“安仁赶分社”,期间还举行“开耕仪式”。历史上在县城南门洲形成庞大的“赶分社”集市,为期7至10天,以草药最具特色,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河南、新疆、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近100县的药商每年来安仁“赶分社”时,上市集散草药超过万担,人们配好草药带回,辅以猪脚炆之,吃后开始下田开耕,相沿至今。

结论:神农文化从神话开始代代传说而来,炎帝神农从黄河流域南迁东移,来到安仁,由北向南,尝药教民,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遇断肠草而亡。留下了宝贵的神农农耕文化,安仁建殿以朝拜。安仁古人在传承神农文化时,充分结合安仁实际,除传承了制耒农耕文化外,还发扬并光大了神农的药、茶、集市、土陶等特色文化。历史上安仁始终站在神农文化圈的中心地带,所以,安仁是神农文化圈的核心区域。

2012年8月

附:神农文化不是神话

炎黄时代并未有完整文字,多为口耳相传之传说。有关炎帝的传说众多,亦有古籍用神话般的形式提及到炎帝的一些事情。因此,传说不是虚无缥缈而是古老的语言依据。

神农文化是从神话开始的,神农之所以能传说下来,是他在于引导人类自己解决饮食问题,开创“农耕文化”之先河。人们或许会说“神话系空穴来风的幻想,不可信”,这是对神话的一种误解。不错,神农氏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帝王,或者说神农氏是古代农业部落的一个首领或代表人物,代表一个氏族部落,也代表一个神农时代。神话传说是人类繁衍发展过程中最初的文化基因,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如古希腊神话、古印度神话、古埃及神话,古阿拉伯神话,我们有中华神话。自从司马迁《史记》以来,中国历史始终将神话传说中的炎帝与黄帝,写入正史,可见神话传说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民族文化的长河之源。在泱泱中国,否定远古神话,就意味着否定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否定炎黄神话,就意味着否定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否定神农氏以茶解毒的神话传说,就意味着否定悠久的中华茶文化与医药文化。所以神农文化不是神话,也不是一种传说,而是中华文化的“根”。

神农大帝始终被列为“三皇”之一。从民族情感上看,炎帝神农氏的中华茶祖、药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中华民族历来尊重历史,尊重优秀传统,全球华人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炎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初渊源,是巍巍昆仑的皑皑白雪,是万里江河的悠悠源流,是浩瀚戈壁上的涓涓清泉。茶祖、药祖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以茶解毒”的勇气,“以人为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牺牲精神,是炎黄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千万年以来一直激励着亿万炎黄子孙为中华振兴而努力拼搏,奋勇抗争,推动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繁荣昌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