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天文历法篇(下)

【纪年法】历史传统纪年法是以帝王公侯即位年次和年号纪年。先秦时,各国年次不同,纪年有异,如:同是公元前770年,在周为周平王元年,在鲁则为鲁孝公二十七年,在齐则为齐庄公二十五年,在秦则为秦襄公八年等。用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皇帝更迭要换年号,同一个皇帝也可以有几个年号,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如:“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元丰,宋神宗年号。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用干支纪年,约始于东汉,即用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近代历史事件用干支纪年表示的很多,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

【纪时法】古人纪时主要依天色而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称为“时段”、“时分”或“时辰”。有的分为十个时段,昼分朝、禺、中、哺、夕;夜分甲夜、乙夜、丙夜、丁夜和戊夜,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和五更。也有分为十五个或更多时段的。古书内时辰名称很多,如:日出时叫旦、早、晨、朝,日入时叫夕、暮、昏、晚。例:“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又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或“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偏西时叫“昃(zè)”或“日昳(dié)”。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后隅中前,称“食时”或“早食”;夕食在日昃后,日入前,称为“晡(铺)时”。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昧爽),昧旦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如:“晡时,门坏”、“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李愬雪夜奔蔡州》)“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史记·留侯世家》)大约在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后,有人把时辰整理成十二段,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然后用十二地支表示,以夜半23点至1点为子时,1至3点为丑时,3至5点为寅时,5至7点为卯时,7至9点为辰时,9至11点为巳时,11至13点为午时,13点至15点为未时,15至17点为申时,17至19点为酉时,19至21点为戌时,21至23点为亥时。近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初、正,(如子初、子正等)这样就成了二十四个时辰,跟现在一日二十四小时一致了。

【漏刻】又叫“刻漏”、“壶漏”、“漏壶”。乃古代计时仪器。到明代以后有了钟表,才息用。历代刻漏种类很多,有一种是用四个铜壶由上而下叠置,上面三个壶底有小孔,最上一壶装满水后,水即逐一流下各壶,最下一壶内装一直立浮标,上刻时辰,水逐渐升高,浮标也随之上升,这样就能从壶上看到标记知道时辰。“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谭嗣同》)“漏”即“漏刻”,“漏三下”指三更时。

【金柝(tuò)】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又名“刁斗”,铜制,像锅,三足一柄,日间当锅,夜里打更报时。《博物志》:“番兵谓刁斗曰金柝。”《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日晷(guǐ)】又名“日规”,是古人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也作“日影”解,指时间。如:“相持既久,日晷渐移。”(《中山狼传》)其中“日晷”即指日影渐渐移动,时间渐渐过去。

【六合】在古代有多义。指婚嫁选良辰吉日,要年、月、日干支六个字相适合,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称“六合”;另一说是月建与日辰相合,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为“六合”。如:“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六合”的另一义指一年十二个月中,季节相应的变化。《淮南子·时则》记:“六合一,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此外,“六合”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

【人日】旧指阴历正月初七为“人日”。据传,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如:“元日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杜甫《人日》)

【元宵】阴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又叫“元夜”。唐以后有元宵观灯的风俗,故又名“灯节”。如:“梁中书道:'年例城中大张灯火,庆贺元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

【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每月“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置酒游戏,以待月明,常有忘寐而达曙者。如:“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社日】指古代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古时每年春、秋两次祭祀土神:春分前后祭社叫“春社”,秋分前后祭社叫“秋社”。《荆楚岁时记》载:“社日,四邻并结综合社牲醪(láo)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xiǎng)其胙(zuò)。”再如王驾《社日诗》:“桑柘(zhè)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赉(1ài)送。”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古人称之为“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杜牧《清明》)

【花朝】旧俗阴历二月二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日或二月二日。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并序)》)

【上巳】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为“上巳”,又称“三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fú)除不祥,叫“修禊(xì)”。《后汉书·社仪志上》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èn病),为大洁。”魏晋以后,把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后来就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都逢九,故名。相传这一天人们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初阳】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这段时间。约在阴历十一月间。这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如:“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三光】指日、月、星。《白虎通·封公侯》记:“天有三光,日、月、星。”又指房、心、尾三星宿。《礼记·乡饮酒义》记:“立三宾以象三光。”郑玄注:“三光,三大辰也。”《尔雅·释天》:“大辰,房、心、尾也。”

【七曜(yào)】古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曜也作“耀”。范宁《谷梁传序》说:“七曜为之盈缩。”杨士勋疏:“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七曜。”后,因日月五星的运行如国家之政,故又称之为“七政”。又称“七纬”。如:“七纬顺度,以光天象。”(刘昼《新论·恩顺》)

【分野】此概念约创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公元前350年前后)。当时,人们根据地上区域来划分天上星宿,把天上星宿分别配属于地上州国,使其互相对应。说某星宿是某州、国的分野或某地乃某星宿的分野。二十八宿对应州与国、十二星次对应国见下列图示表:

战国星宿分野传统概念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古籍中写到某地区,往往连带写到与其相配的星宿。如:“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庾信《哀江南赋》)“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王勃《滕王阁序》)古人建立星宿的分野,目的是用它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天罡(gā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抱朴子·杂应》记:“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

【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这里说的“虹”实际上乃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古人以为人间有了不平凡的行为就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如:“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三元】旧时把阴历正月十五叫“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又,“三元”特指阴历正月初一日,意思是年、月、日三者之始,故也称为“三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