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书语:《扬帆运河》后 记(作者:陈景胜)

去年5月初,新沂诗文学会孟献国老师打电话说,准备义务为我出书,让我把文章发在他的邮箱里,以便出书用。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及家里有事,耽误了一段时间。5月下旬,孟献国老师再次打电话说,这几天他有时帆运河间,想把我的书印一下,让我抓紧把文扬章发给他。我这才连夜加班把文章整理发去。
《 扬帆运河》,是朋友石传明给起的,我征求徐景洲老师的意见,他认为很好,我就采用了。封面书名下是我的名字,中间有一只帆船行驶在运河里,一种写意的美。
书排了258页,他让我校对一下,7月6日,我发去校对稿。 年底,孟献国老师把印好的20本书寄给我。 
新沂诗文学会孟献国老师将我的文稿进行梳理、归类,在电脑上编辑排版成集,再用打印机一页页打印出来。当漂漂亮亮的一本书放到我面前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这书,孟献国老师得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孟献国老师还让原新沂人大主任陈焕廷来给我写序。我又给陈焕廷主任打电话,他欣然接受。陈焕廷主任在百忙之中不吝笔墨,挥豪作序,为我的书增光添彩。序中不乏表扬褒奖之词,我愧之难当;也有鼓舞鞭策之语,是促进我创作和期间的动力。
他们两位老师德高望重,都年迈古稀,病痛缠身。还能不遗余力地工作,为地方文化繁荣积极奉献,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此,对两位老师表示真挚的感谢,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从没想过有一天,它们会变成一本书,更没想到出书会给我带来如此多的幸福和快乐。看着老友周柏之、王以太、杨玲等人都出了书,心里迸发出也要出书的想法。
还记得,写下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忐忑而不安,生怕自己写得不够好。可是又明明知道,写得好与不好,每个人的判断都不尽相同。原邳州宣传部张士伦副部长说:景胜的文笔和功底都很好,早知道的话,就把你调到广播电视局了。
这本书里收入的文字,几乎是我过去几年中人生的缩影,记录了平凡普通的我在追求幸福之路上遇到的困惑与忧伤,以及勇气和坚持……这些文字不太讲究技巧,也没有什么艰深的大道理,不过是以一颗迫切、诚恳的心,跟每一个读它的人,探讨人生种种。今时今日,这本书中的文字能够被你读到,对我而言,亦是莫大的荣耀。这本书有散文、随笔,主要偏重人物通讯,因为两三年前,我曾经为邳州卫计委帮忙,采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方支援邳州建设的大学生、军队转业干部等,我采写了市人民医院和防疫站等单位七名老同志,卫计委已经出书,这是邳州市政协安排的。今年,市政协还要为他们出书。忙完后又帮助张士伦副部长报告文学集《五彩缤纷的这方热土——邳州民间艺术队伍大写真》一书采访,采写邳州农民画作者、剪纸艺人等,张士伦副部长为他们出了书,一共54人,我采写了14人,受到张部长和采访者的好评。
几十年来,我已经在《中国艺术报》、《中国中医药报 海外版》、《中国老年报》、《中国邮政报》、《民主协商报》、《人民代表报》、《团结报》、《泉州晚报 海外版》、《广州日报》、《陕西日报》、《日喀则日报》、《乡土 汉风》、《幸福老年》、《老同志之友》、《邳州文化》、《邳州文学》、《大运河文化研究》、《方舟文艺》、中国红色旅游网、邳州文联公众号、邳州文化网、文化佳园等发表新闻、诗歌、散文、随笔等几千篇,现在决心将它们结了集,出版出来,算是将积了多年的沙,堆成了一个小小的塔。这几年来,我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诚恳,幸福感也越来越强烈。我庆幸降生于这个伟大而值得自豪的国度。它深厚的历史文化,辽阔的疆土和占地球的五分之一的人口,使得其间任何人的劳动都能得到广大的支持。这次出书,没有印多少,只是留给采访者以及亲朋看看,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请原谅!为了今后正式出书,打下基础。
在《扬帆运河》即将面世之际,对陈焕廷主任、孟献国老师、徐景洲老师和石传明老友,以及新沂诗文学会的有关同志、印刷厂的有关人员大力支持和广大朋友们的关注!表示由衷地敬意和感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