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国古代都城与宫殿建筑的规划与布局

今天我们聊一聊古代城市中的宫殿建筑。

就像西方的建筑史是以宗教建筑为主形成的一样,中国皇家的宫殿建筑是中国古典建筑讨论的核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皇家宫殿体量巨大,建造难度大,技术复杂,对当时的历史时期影响深远;第二个原因是皇家建筑在史料上记载丰富且详细,几乎历代皇家建筑都有大量的文章记载,甚至皇家建筑的形制会当做国家的基本制度被记录下来,专门著书歌颂;第三个原因是,中国古代的皇宫,并不只是一个孤立的建筑群,而是会和当时的都城规划建设一起考虑,从而融入到城市建筑当中,这是其它任何类型的建筑都不可比拟的。

研究皇家宫殿建筑,不光是在研究建筑,也是在研究古代的城市规划、人口发展、军事、经济、文化等各种内容,从而勾勒出古代社会的基本面貌。

我们聊古代的皇家宫殿建筑,当然离不开一个建筑——准确地说是一组建筑群,那就是明清的皇家宫殿: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的建筑无疑是伟大的,而更令人赞叹的,则是故宫做为皇城,包括外围的宫城、再外围的外城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上次说的皇宫与城市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

说起故宫的建筑与规划,就必须站在城市的角度去看。

故宫内部的规划设计十分有特点,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东西六宫,中轴对称...从故宫延续到宫城外,也是中轴对称,又有左祖右社等规制。那么这些布局是从明清才有的吗?是建紫禁城时才被发明出来的?当然不是。可以说,故宫在设计上的成功,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成果的一个总结。它的布局、构图、规划绝不仅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融合了上至商周、下至宋元的经验成果,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作品。

很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总结过西方很多建筑师对故宫的看法,综合起来大概意思是:故宫的空间与西方宫殿很不一样,故宫的每一组平面构造上并没有很突出的建筑,各个组成部分是非常平衡和独立的,而西方的宫殿正好相反,比如凡尔赛宫,整个宫殿的视觉焦点完全集中在一座建筑上。而且西方的宫殿并不与城市发生关系,只是一个独立的建筑,但中国的宫殿是建立在整个城市规划的基础之上,与城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城市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中国的宫殿并没有十分突出的个体建筑,即使故宫中最重要的太和殿也一样,并不是故宫中的高潮部分,整个故宫的构图轻易地越过它而向后延伸,在视觉上的成功并不依靠任何尺度上的夸张。就像李约瑟说的:“中国建筑这种伟大的总体布局早已达到它最高的水平,将深沉地对自然的谦恭的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结合起来,形成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图案。”

很久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源头是住宅建筑,故宫这种宫殿建筑也不例外。虽然皇宫包括了礼仪、办公的部分,但从总体比例上来说,住宅部分仍然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从性质上说,仍然可以算作是一个居住建筑群。

从皇宫到皇城,从皇城到都城,这一系列向外延伸的整体观念,可以说是来自于三千年前的周代或更早的时候。

一、中国早期社会中的“六宫六寝”与“三朝之制”

《周礼》中有“掌王之六寝之修”“以阴礼教六宫”的说法,这就是最早的关于“六宫六寝”的记载。汉代郑玄的《三礼图》也作过详细的记载:“六寝者,路寝一,小寝五。玉藻曰: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是路寝以治事,小寝依时燕息焉。”寝,是当时对高级住宅的称呼。“路寝”是皇帝休息的地方,相当于正殿,也可以理政。“小寝”即是后宫,是妻妾们“燕息”的地方,所以说“路寝以治事,小寝依时燕息焉”。路寝一,小寝五,或者说正寝一,燕寝五,也就是皇帝的六处寝宫,合起来即“六宫”

另外,《周礼》中还规定有“三朝”之制,即“大朝、治朝、日朝”“大朝”就是接见诸侯,是比较注重礼仪的,“治朝”就是与群臣商议国事,“日朝”就是日常的听政。

五代的聂崇义在郑玄《三礼图》的基础上,也编著了一本《三礼图》,并绘制了插图。这张插图对后世宫殿建筑的组织原则影响很大。

在这张图上,进入宫殿正门后有三殿,代表三朝,经过一个寝宫的门后有六座大殿,代表六寝。再往后也有六殿,代表六宫。注意这张平面图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只是代表了宫殿的组织形制,并不是真正的某个宫殿平面图,就这图里的这几座门和宫殿,是肯定满足不了一个皇宫的日常需要的。

虽然这是一幅抽象的图,但对后世影响很大,基本上后世的宫殿建造者都会把它当做一个蓝本来参考,中轴对称、前三殿、后六宫的基本形制就这样确立下来,并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巩固,成为宫殿建筑平面制式的一个传承。

其实要是总结起来,历代宫殿建筑的布局,大至就分成两种模式:一种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周制,也就是以中轴对称为主,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的布局方式;另一种,就是所谓的“秦制”或“汉制”,也就是主要建筑分布于中轴线两边。主要的例子就是汉代长安城,“长乐”与“未央”二宫分置中轴线左右。也就是说,“周制”与“汉制”的区别就是主体建筑群是纵向排布还是横向排布。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室后,建都洛阳,三个月后迁都至长安。一开始,刘邦很节俭,只是将位于城市东南方向的秦兴乐宫收拾了一下,就做为自己的皇宫来使用了。

不过,你可别认为他真的很节俭,泱泱大国之君怎么能用前朝的宫殿当作皇宫呢,那岂不是太没面子了。很快,他就在兴乐宫的西面,也是整个长安城的西南方向,建起他自己的宫殿,那就是著名的未央宫。

这么一来,长乐宫与未央宫,一东一西,成了城市中轴两边最重要的宫殿建筑。

汉长乐宫与未央宫

换一种说法,周制的“前后三朝”和汉制的“东西二宫”,主要区别在于,对称轴是“实”还是“虚”。不管是建筑排布在中轴线上的“实”,还是建筑排布在虚拟的中轴线两侧的“虚”,目的无非都是表达中央集权和皇家中心的思想。

二、魏晋时期逐步发展的都城与宫殿规划

三国时期的曹魏邺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不是依照周制完全在中轴线上排布建筑,又不是按照汉制排布“东西二宫”。它的宫殿布局比较“自由”,大概是以使用功能为排布标准。

魏晋左思的《魏都赋》记载,曹魏邺城主体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面是“市”,也就是百姓住的地方,北面是“宫”,是王候的宫室。北面的宫室,以核心文昌殿为中心,西面是皇家御苑“铜爵园”,东面是听政殿和后宫,再东面是王公大臣住的地方(戚里)。

这么看来,曹魏邺城相当于把周制的前后三殿+后花园,截成了三段,然后横着排布在城市北面。不过文昌殿仍然是处于整个城市的中轴线上,文昌殿与整个城市正南门(中阳门)的连接线也是一条比较规整的城市中轴线,这也是开创了古代城市历史的先河。

曹魏邺城

三国归晋以后,公元四世纪初到六世纪末这三个世纪中,是战火纷飞的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群雄并起,诸候割据,形成很多小的王国。这些小国和割据政权各自有自己的皇宫,国家大小不同,各地的文化传统也有很大区别,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皇宫建筑及都城规模。

这期间最著名的都城,就要属中国古代城市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北魏洛阳城(也就是传奇的永宁寺塔所在的那个洛阳城,这个永宁寺塔以后很久专门来写)。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对汉魏洛阳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扩建,至宣武帝时,建成了规模宏伟的北魏洛阳城。它将宫城的主要建筑排布在城市中轴线上,铜驼大街一直延伸到城南的宣阳门,可以说是沿袭了周制。北魏洛阳城将“市”放在的宫城的南面,将传统的“面朝背市”改成了“前市后朝”,可以说是个重大革命。这大概也是北魏在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所至。

北魏洛阳城

三、隋唐时期日趋完善的城市布局与宫城规划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开始住了一阵汉代的长安城旧城,不久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都城,也就是传奇的唐长安城的前身——大兴城。由于是新建造的都城,可以不受前朝建筑的干扰任意发挥,所以大兴城的规划非常整齐,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整个都城严格采用中轴对称制度和里坊制,皇城正南的朱雀门直通朱雀大街,是整个城市的对称中轴。

宫城内,大兴宫居中,东侧是太子住的东宫,西侧是后宫人员住的掖庭宫。这实际上是“三朝”与“两宫”合在一起的格局,在这一点上延续了曹魏邺城的宫城规划,在宫城布局上从“一路”发展到“两路”或“三路”,进而向两翼横向发展,也造成了宫城和皇宫呈现东西宽于南北的横向布局。

隋大兴城

唐代的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城市布局。

唐长安城主要在两个地方改动比较大,一个是为唐高祖李渊避暑而修建了大明宫。大明宫的位置并不在城市中轴线上,而是建在了整个城市的东北方向的宫城以北。由于大明宫是增建的,而且还建在了宫城北面,所以大明宫的正南面就是正对着翊善坊,正好将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给挡上了,于是又将翊善坊拆成了翊善和永昌两坊,又增置了光宅和来庭两坊,两坊变成了四坊,这才在丹凤门前留出了宽阔的丹凤大街。

唐长安城

另一个变化就是兴庆宫的修建。兴庆宫的位置在长安城东北部,原来是隆兴坊,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当皇帝之前的住所。李隆基登基后,为避忌讳改成了兴庆坊,并在此修建兴庆宫做为离宫。兴庆宫北面本来是永嘉坊,为扩建兴庆宫,又向北侵占了永嘉坊的半坊之地,并将西面的胜业坊的东墙又往西挪,使兴庆宫的西街更加宽阔。这两处宫殿的修建,使本来非常齐整的棋盘格式的里坊布局有了很多变化,也使长安城东西两部分变的并不十分对称了。

唐代大明宫的修建,与整个长安城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大明宫没有修建在城市中轴线上,甚至没有建在长安城内,而是另辟蹊径,建造在城市东北部的城墙以外,并且不惜拆毁原来城市中的坊,来适应新的宫城需要。

这样的选址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原来隋朝大兴城因为过于强调城市格局而将大兴城建在了整个城市最低洼的地方,导致宫城内夏季炎热,而大明宫的选址是在龙首原上,地势很高,冬暖夏凉,皇帝终于享受到了凉爽的季风。而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人心所向,大胆灵活的选址也说明当时国家的自信与气概,并不用过分拘泥于商周礼制。

这是一种国力达到鼎盛时期的自信表现,是其他国家甚至是唐代其他时期所不能比拟的。在建筑制式上,含元殿实际上就是大明宫的正门,这种改“门”为“殿”的气魄,一如殿前长长的龙尾道一样,是一种只属于盛唐的特殊气势。

四、宋元时期承上启下的宫城规划,为明清紫禁城奠定了基础

宋代的京都汴梁,是在唐汴州城和后周东京开封府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宋代皇城和宫城的规模都不大,和今天故宫的规模都没法比,因为它是由一座唐节度史的住宅改建的。虽然地方不大,却已经有了“前三朝,后三朝”的雏形,虽然还不太规整。

宋汴京城

汴京的整个宫城是洛阳城宫殿的翻版,并没有十分突出的建筑,这和宋的国力有关,也有宋朝还算温和的官场制度的原因。除了宋徽宗喜好建造苑囿和园林,宋代其他皇帝似乎都对营建更加宽敞的皇宫兴趣不大。

宋之后,元大都是个新建的都城。元大都的皇城是在整个都城南部的中心,也可以说整个都城都是以皇城为中心建造的,这为后来的明清北京城奠定了基础。由于有清一代基本是照搬和沿用了明代的都城和皇城,所以明清北京城规划的成功,有一小半功劳要算在营建北京的明成祖朱棣头上。那另一大半功劳归谁呢?那就要归到明清北京城的原型,也就是元大都的建造者——元世祖忽必烈身上。

金中都、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

从元大都的整个规划上就可以看出,元世祖当时是有多推崇汉文化。元大都的修建,完全是按照汉文化里的都城规划思想设计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内设九经九纬的街网布局,并严格遵守中轴对称的汉代皇家思想,将皇城、宫城放在城市中轴线上,这也是后来北京城中那条“充满魅力的中轴线”的最初形态了。明代北京城就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并多次修补和增建,最终被清人全盘接收,这才完成了中国上千年的城市规划史。

元大都

就像我在文章一开始所说,明清紫禁城的规划设计,是集历代都城规划的成果于一身,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东西六宫,中轴对称,沿袭了这些祖制,又和整个城市相互连结,宫殿内的中轴线贯穿整个城市,将宫城与城市完全串成一个整体。帝王住宅孕育在城市内部,成为城市的心脏,这是任何国家的建筑规划都力所不及的。

经过上千年城市历史的演变,从商周到秦汉,再到魏晋、隋唐,直到宋元明清,那条曾经代表着皇权思想、凝结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市设计语言的中轴线,时而出现,时而隐去,最终还是保留在这片土地上。

(完)

参考文献:《华夏意匠》等

(0)

相关推荐

  • 隋大兴唐长安城: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之典范

    隋大兴唐长安城始建于隋朝,最初由宇文恺设计.因隋文帝杨坚早年被封为"大兴公",所以新都被命名为"大兴城",到唐朝时更名为"长安",后世多称其 ...

  • 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2| 聚落演变之都城

    建筑画图题总是画不准确? 对建筑画图只会死记硬背? 没有完整的建筑史图册的画图逻辑? 聚落演变之都城 No.0  提要 空间概念 井田(井).择中(中).匝居(营) 聚落本体 营国.城郭.宫室.里坊( ...

  • 中国历朝历代的几大大宫殿4

    中国历朝历代的几大大宫殿4 9.兴庆宫 朝代:唐 面积:1.3平方公里 兴庆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宫殿群(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之一,初为唐玄宗藩王时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后进行大规模扩建.但由于即位之初, ...

  • 夏都二里头:最早的“中”国

    刘庆柱接受<洛阳日报>专访 拍全家福,辈分最高的人位于画面中间--当代中国人为何热衷于求"中",这种对"中"的认同又从何而来?问题的答案,从二里头遗 ...

  • 溯源古都轴线历史,领略北京中轴线之美

    2021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进一步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同时启动了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一时间,这条曾被梁思成先生称赞为造就&quo ...

  • 酒香千年,聊聊中国古代葡萄酒历史

    目录 公元前 206 年以前我国就开始植葡萄并有葡萄酒的生产了 我国最早有关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 西汉招来西方人士酿造葡萄酒,汉武帝曾亲自旁观葡萄种植,孟佗拿 26 瓶葡萄酒换得凉州 ...

  • 中国古代十大木构建筑:南方仅一座入选,前五名中'异族'占四席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相关技能极其发达.但是显然这种技能远远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巨型木构对资源的消耗几乎是不可逆的. 因此,唐宋时期就已经达到古代建筑的巅峰,特别是官府建筑后世再难超越.而 ...

  • 中国古代戏楼的建筑特色以及分类

    戏楼,又叫戏台,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样式.特点.建造规模.最原始的演出场所是广场.厅堂.露台,进而有庙宇乐楼.瓦市勾栏.宅第舞台.酒楼茶楼. ...

  •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课题介绍

    发布时间:2012-10-2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刘庆柱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课题的学术研究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目的:古代都城是古代国 ...

  • “民以食为天”:聊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人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饮食文化,那么中国的饮食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石器时代,人们对食品加工方式普 ...

  • 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绪论(一)

    一 古代都城考古学的学术意义 考古学是通过人类及其与之相关遗存的物化载体研究人类历史的科学.考古学一般分为"史前考古学"与"历史时期考古学",分别研究人类原始社 ...

  • 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绪论(三)

    五 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理论 1.都城布局形制发展与社会形态关系(单城制.双城制与三城制) 都城是国家政府"平台",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国家政府功能不同.组成不同,加之随着人类历史发展 ...

  • 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绪论(四)

    七 古代都城考古方法 1.从"已知"到"未知"的早期古代都城认知问题 如同其他科学研究一样,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中,对"未知"古代都城(主 ...

  • 聊聊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礼制建筑

    你感到一阵阵的眩晕. 你站在七星坛的第三层,手托桃木宝剑. 你已经在这里站了两个时辰,长时间举着的手臂已经在微微发抖.在这一层共有四人,其他三人有的手捧香炉,有的手执长竿. 诸葛先生已经借风完毕,早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