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惨了,入学前完全没想到娃会在这件事上栽跟头!

OK一直是运动上比较一般的孩子,协调性、平衡感尤其弱,用我妈的话说就是“这孩子运动起来总是不利落,感觉跌跌撞撞的”。

不过虽然每项运动似乎都要经历比别人长几倍的“准备期”,但OK居然在幼儿园中班和大班阶段分别拿到了拍球和跳绳的第一名,老师们都很是惊讶。这也让我意识到就算先天不足,后期努力努力、每天拍和跳,只要肯坚持,一切都会跟上的!

不过进了小学以后,我发现自己结论下早了~ 学校要求练习的坐位体前屈,对于OK这把硬骨头实在太难了!我们小时候可没这项目

班里女同学们的晒出来图片都是这样的(手远远超过脚尖)

而OK是这样的(腰背挺得直直的,这已经是练了两个月了,还在6cm

,刚及格)

且不说这差距巨大,更要命的是提高起来不容易的!

因为我和OK爸在柔韧性这块都很差,所以就对这项测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每个孩子天生的柔韧性不一样,这个测试项真的公平吗?柔韧性和体育有什么关系?

网上有句话真的说到了心坎里:

带着我的一堆抱怨和问题,我请教了体校的老师,一番畅聊之后,茅塞顿开,心结打开了很多,真还别看不起坐位体前屈。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信息,有关柔韧性大家给娃在幼儿园阶段就有必要先练起来,不用等到入学后再开始!

第1点

别看不起坐位体前屈,

柔韧性决定孩子运动的灵活性

坐位体前屈是用来反映身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所以,核心是柔韧性。

这项测试是这样的:会使用到专门的计量器,长这样

受测者需要坐在平坦的地面上,两腿伸直,脚跟并拢,脚尖分开10~15cm,踩在测量计平板上,然后两手并拢,两臂和手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用两手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直到不能继续前伸。测两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基本上我们都会知道,柔韧性练习是芭蕾舞者、瑜伽练习者的专利,压腿、劈叉、搬腿踢腿、开跨、下腰等等,柔韧性越好肢体幅度就越大,姿势就越优美,所以如果在舞蹈中设立柔韧性测试,那一定是一点争议都没有的。
不过,体校老师告诉我,柔韧性并不是舞蹈者的专项,你们这些男孩子的妈可别小瞧它了。
柔韧性在体育运动中也是相当重要,所有的专业运动员都需要做柔韧性的练习,因为它体现的是关节和关节相关系统的活动能力水平。
在体育运动中,体能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关节的活动能力。关节的灵活性强、活动幅度大,身体的协调能力就会更强,在力量和速度等方面都可以有更好的发挥。比如在跑步时,身体腾空时的两大腿间夹角加大5°~7°,步幅就能增加10~12厘米,当然就比别人跑得快了。
而在其它所有的竞技运动中,运动员都需要做柔韧性素质训练,增强关节部位的柔韧性,可以改善关节周围的肌肉弹性和力量能力,运动员的速度力量也会相应提高。
同时,关节灵活也可以更好地防止运动创伤。别的不说,咱们都见过足球运动员摔跤的样子,弹跳到半空中又狠狠地摔到地面上,要咱们就直接粉碎性骨折了,但他们却可以一咕噜地麻溜儿从地上爬起来,把伤害降到最低,靠的就是关节的灵活性和整体的柔韧性。
所以,对孩子有柔韧性的要求本身是好的,花时间把这项基础能力练好了,在未来不管是喜欢打篮球还是踢足球,打网球还是玩击剑、马术等等任何竞技类体育项目时,这个基础能力都是需要的,扎实的基础能力会让孩子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和长远的受益。
第2点

男孩的确处于劣势

当然,强调柔韧性是好的,但这项能力的量化测试目前是坐位体前屈,这的确是存在由天然条件决定的不公平性。

比如我朋友娃班里有个娃,成绩很优秀,各项综合能力很很突出,但就是因为坐位体前屈成绩不理想让体测达不到满分,而且怎么练也练不上去,所以小学的头三年硬是这项拉低了总体成绩与三好学生无缘,把孩子妈妈急坏了。

普遍来说男生在这一项上也会落后一些。比如一个班22个男生,这一项能达到优秀的差不多就五六个人,一大波男生徘徊在10cm左右,也就是80分左右(优秀是16cm),还有少数一部分测出来是负数。而女生情况就要好些,20几个人中有将近一半是接近或达到优秀。

当然,男生普遍处于劣势,并不是因为天生骨头更硬(也种说法也不科学),而是因为男生喜欢的运动中更少地锻炼到柔韧性。

刨去身材比例占绝对优势的极少数,有些孩子“天生就很好”的情况更多还是因为平时就做了很多柔韧性相关的运动,比如体操、舞蹈、游泳等。

而那些练了半天看起来没多大提高的孩子,通常也是因为相关运动较少涉及,等到体测才开始从头来练习,难度自然大一些,同时还有拉伸痛产生的畏难情绪(很难尽全力去练习)影响,练习效果不明显是一定的。

第3点

虽然是小学才开始要求,

但幼儿园就可以练习起来

坐位体前屈在我们小时候可没有,但现在的娃一进小学开始,一直要测到大学。所以如果有条件,从幼儿园开始练习是最合适的,到了小学痛苦程度就大大减轻了。

孩子小时候,关节软骨层会比较厚,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也都会比成年人更好,因此在柔韧性方面更具有开发的潜力和空间。

我有个朋友的女儿4岁就开始学啦啦操,压腿、下腰这些身体柔韧性的动作平时都在做,所以小学要求的坐位体前屈,基本是上手就能推到19以上,女儿体操班里的孩子的确在这项上也都是稳拿高分不在话下的。

事实上,也的确有些要求比较高的幼儿园已经在开展这项体测工作了。

咱们之前有分享过奥运冠军杨威给孩子和家人设计的“宅家版运动”时就有介绍过,杨威就提到柔韧有敏感期,3岁以后就可以练习了,到了8岁之后韧带发育就比较成熟了。而且如果小时候就坚持锻炼柔韧性的话,后面再做柔韧就是一种享受。越早开始做柔韧性锻炼,也越早地可以能让腿型变得很好。
杨威推荐的玩石头剪刀布练习柔韧性↓

而早一点开展柔韧性的锻炼,不仅在于低龄孩子的身体条件因素,重要的是争取了更多的练习时间爸妈的心态也会好很多。到了小学一上来就要背上测试压力,真的会比较焦虑。

第4点

要想拿到好成绩,

也可以走一点捷径

那么实在是如OK这样天性柔韧性不好、开始训练得又晚、训练起来还很不配合的娃,是不是非得生生地每天上演鬼哭狼嚎,还是有没有“小道”可以抄?

循着这个问题,我找到了叫中野修一的日本体育教练员比较具体的观点,他说坐位体前屈测试成绩好,不代表全身各个部位的柔韧性都很好,因为这项测试要用到的最主要的部位,是臀部和大腿后侧。所以,针对臀部和大腿后侧肌肉群,进行一些日常的、生活化的训练,照样能帮孩子很好地应对今后的坐位体前屈测试。

下面这张图中,展示的就是臀部及大腿后面的肌肉群,除了臀大肌,其他标明的肌肉还有个总称,叫腘绳肌。

锻炼这两块肌肉,正确使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的动作就是其一。但硬练这个动作,枯燥感比较强,加上动不动被家长压一下,孩子比较抵触,效果也一言难尽。而且每次给OK压的时候,他总会各种大喊,我根本就没法确认他的真正临界点在哪,可是不突破临界点就不会有明显的进步!

所以从趣味性、互动性和安全性综合考虑,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给出的一套示范练习,其中比较适合学前孩子在玩中练的三个动作,大家可以参考:

1、站姿体前屈

这个动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练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孩子双脚并拢站立,将膝关节伸直不要弯曲,再慢慢弯曲腰部,将上半身在身前倒悬,双臂双手自然下垂,尽量触碰脚尖,每次保持10-20秒,每次练习3-4组即可。

2、坐姿广角伸展

这个动作非常适合亲子练习,天气不好的周末或是晚饭后的闲暇,可以作为家庭活动,和孩子一起玩。

方法也较简单,练习之前找一块足够大的瑜伽垫,坐好,双腿伸直最大限度分开,大腿紧贴地面。准备好后,双手向上举起,手心相对,翻转掌心向前,双手握住双脚,依据自己的柔韧能力,依次将腹部、胸部、下巴贴向地面。保持10~20秒,每次进行3~4组。

3、前压腿

同样的,这个动作也不复杂,练习者一腿屈膝,另一条腿向前伸直,脚跟触地,脚尖勾紧。准备好后,双手抓住前伸的脚尖,上身尽量前俯,用头顶和下颏触及脚尖。停顿10秒后上身直起,略放松后接着做下一次,两脚交替进行。每组8~12次,练3~4组。

除了这三个动作,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列出的,还有比较难的横叉和竖叉。但是我个人觉得,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这两个动作还是不建议自行练习,以免用力不当造成韧带拉伤等意外情况。

OK妈最后说:

不过边练边摸索,用对了方法后,最近OK有了一些进步,慢慢的可以到接近10 ,所以坚持坚持,应该还是可以有所突破的。但总归是比其他项目都要来得不容易。
我不知道大家自己试过没?我用OK的测试仪测了下,你们猜我几厘米?唉,

这是最新版的小学一年级体测评分标准,如果我是一年级小女生的话,我的成绩及格都到不了,是“体渣”没错了

所以啊,这东西就是有天生的份!之前有一阵,我也练过瑜伽,班里有些学员真的就是毫不费劲地把自己卷来卷去,把自己的身体折得像书本一样,练习的成分是有,但她们自己说,的确天生的,从外婆到妈妈都是韧带比较松、随便拉拉不费劲。

em,这样一想,孩子也真的不容易,练归练,还是多给点理解哦。

看完今天的推送有收获,记得点在看哦!
◆ ◆ ◆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