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小男孩打脸31岁中国巨婴:溺爱式教育的恶果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暖心的小视频——
美国加州一名3岁的小男孩,为了给妈妈准备晚饭,他去超市推着比他还高的购物车,买面包等食品,用微波炉热面,用烤箱烤面包,摆放餐具倒饮料……
倒果汁时,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洒了一地果汁。但这个坚强的小家伙没有哭,而是利索的爬起来,清理地板,自嘲道:“生活就是如此,兄弟!”
小男孩准备晚餐的视频
如此呆萌、自立、能干、暖心的小宝贝,谁能不喜欢呢?
但是,看完这个3岁的小家伙,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微博上那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新闻吗?
一男子因为使用假驾照被处以5000元罚款和拘留15天的惩罚,男子的父母却气急败坏的质问交警:“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为什么罚这么重!”
31岁,还是孩子;违规驾驶被罚,家长却理直气壮的责怪交警罚的重……多么可笑!
为什么美国一个3岁的孩童可以如此自立,而咱们的31岁成年男子却还是个“孩子”?究其根本,是因为有些家长太过溺爱孩子,习惯了事事代劳,忘记了孩子的人生需要他自己走,孩子的未来需要他自己创造。
父母之爱子,不是牢牢捆绑,而是慢慢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的走向未来。
壹
在某一期《中国新相亲》中,女嘉宾朱婕是一位能说会道的电竞主持人,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她竟然是一名“妈宝女”。
朱婕表示,虽然自己内心渴望独立,但却对自己没有信心,目前还无法完全脱离母亲的照顾。
她的生活,从小到大被强势的母亲全面包办——她的门禁时间、工资奖金、甚至是手机的使用时间,都需要听从妈妈的安排。
在妈妈强大的庇护下,朱婕没有任何生活的能力,像个孩子一样,什么家务也不会做。
其实生活中不乏朱婕妈妈这种的家长,尽心尽力的呵护着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只要孩子专心学习即可。
碗不用洗,吃完饭就去学习;
起床不用叠被子,快点上学就行;
回到家摆好水果零食,饿了洗个手就可以吃。
……
一味的包办和无微不至的照顾,看似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便利条件,实则挤占了孩子的成长空间。
当孩子习惯了父母的照料,就会变得懒惰、依赖,最终离不开父母的羽翼,成为“风华正茂”的“巨婴”、“啃老族”。
在教育中,父母不能一味的付出,要学着“示弱”与“放手”,多给孩子成长和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长大成人。
贰
北大才女赵婕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
“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对于家长而言,如何才能控制内心蓬勃滋长的控制欲,和孩子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呢?
首先,请给孩子思考的自由,孩子考虑的越多,他们就会更独立。孩子需要在被约束和自由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请放下为孩子准备一切的念头,让孩子自己选择。
其次,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尽量给孩子各种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建议。孩子犯错,家长不要着急帮孩子处理烂摊子,而要在孩子犯错时给到他们建议和技巧,让他们自己解决错误。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孩子就会对问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鼓励孩子正面失败。失败不是什么错,犯错后找到犯错的原因,帮孩子再次出发,再次挑战难题,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孩子就会越来越坚定的向前。
爱,不该是对亲密关系的绑架,放手也并不等于失去;反倒是你紧紧握住的,才让人难以呼吸。
“父母永远没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父母与孩子相互独立和相互尊重,将管束变为更好的陪伴,孩子才会有一段自由的孩童时光。
Professor点评:
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所说:“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指向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为人父母无论多么爱孩子,都没有能力和时间陪他走完人生的下半场。
真正爱孩子,是给他独立的人格和力量,让他能接管自己的生活。唯有让孩子长出独立的翅膀,才是对孩子最恒久的爱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