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来了,这些疾病需警惕
十月,本市进入秋季,天气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此月正值国庆长假,外出旅游、走亲访友、聚餐机会增多。另外,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有反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是本市防控重点。普陀区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关注以下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β属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COVID-19。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01
临床表现
发热
干咳
乏力
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02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03
预防措施
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年满12周岁的青少年均可预约接种。
加强个人卫生,注意勤洗手并掌握正确洗手方法;
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尽量减少或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
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出入人员密集的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选购冷链食品时,建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并做好外包装的预防性消毒后存放,加工冷链食品时,要特别注意做好生熟分开,同时进行个人防护;
境外抵沪人员应主动申报健康状况,配合做好检验检疫、流行病学调查、留验、隔离等疫情防控工作;
非必要不出行,避免出境游,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关注病例活动轨迹涉及范围,尽量避免前往旅游热点地区。如果确实需要跨地区出行,务必在出发前了解目的地的防控政策;
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发病前14天的旅行或居住史以及与有症状病例的接触史。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以Cox A16和EV71最为常见。
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
极少数的病例可出现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5岁以下儿童(尤以3岁及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机构要加强晨检,并做好日常物品的消毒工作;
接种EV71手足口病疫苗可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出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因其具有高度传染性,易造成托幼、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疫情。
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疱疹
发热,头痛、咽痛等感冒症状
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
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幼儿或体弱者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幼托机构日常隔离消毒;
接种水痘疫苗未满2剂次的儿童应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腹泻。现在仍是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
腹泻,每日大便次数3次及以上,排水样便或稀便
呕吐,24小时内呕吐2次以上
腹痛
恶心
或伴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症状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喝未经煮沸的生水,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
养成饭前饭后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托幼机构、学校、医院、敬老院等集体单位做好日常性消毒隔离;
学校、托幼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一旦发现有疑似病毒性腹泻症状者,应及时就医,并严格落实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
居家处理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时,应先佩戴口罩和手套,用一次性吸水纸(厨房纸巾)或抹布清除,再用1:20稀释的84消毒液对污染的地方或床单衣物等进行消毒处理,作用30分钟后再使用清水擦拭或漂洗。
资料:普陀疾控
来源: 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