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名妓杀手,小妾很多,殉国之后,只有结发妻子自杀追随
说起太平天国,说起洪秀全,说起曾国藩,话题大把,谁都能聊上几句,毕竟历史书里学过。
说起同时期的云南杜云秀起义,说起杨玉科,可能了解的人就少得多了。
杨玉科,祖籍湖南长沙,寄籍云南丽江。待到后来大富大贵了,又迁回了原籍。他在清朝,也算是号人物,位列《清史稿》当中,一生的主要功绩,就是与杜云秀斗。多次被对方部属俘虏,都想办法逃得一命,最终,杜云秀败,杨玉科胜。加官进爵,总兵、提督、赏黄马褂、世袭骑都尉……
然而,以现在的史观来看,他这是镇压农民起义的急先锋啊,腐朽的清朝统治者的鹰犬,为维护满清的残暴统治出了大力!
只是,历史也给了他青史留名的机会。
我们知道,当时的清朝,那是内忧外患,因此,在安完内之后,杨玉科被派到了攘外的最前线。
光绪十年(1884),中法在镇南关开了仗,杨玉科带兵前往参战,先期获得了一些胜利。第二年,法军大举进攻镇南关,且关内有人内应,杨玉科隐隐感觉到这次,自己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他对人讲,“吾百战馀生,今得死所矣!”。
此时杨玉科四十八岁,打了近三十年仗。受伤无数,痂上长痂,没几块好肉。同治十三年,平定云南叛乱之后,他进京觐见,皇上“垂询滇池战状,视伤痕恻然”。
1885年2月,他出镇南关作战,在法军的炮火中阵亡,“追赠太子少保,谥武愍,予大理、镇南关建祠”。妻子牛氏殉夫而死。
说到这,我得感慨几句,还是结发老婆最亲啊。
为何会有些感慨?
原因在于,杨玉科,在当时人们的印象里,是很风流的。
时人记载,“杨玉科统领,以克复云南大理府起家,得资不计其数”。
这应该是必然的。带兵打仗,虚报点兵员,吃一些空的饷;又从敌人那缴获一些、民间那征收一些,都是当时或明或潜的规则,做将官,不发财都难啊。
战事平息之后,他带了很多钱到上海逍遥。最大的爱好,就是逛青楼。“每有悦者,即求肌肤亲,勿问昼夜也”。完事之后呢,绝不会亏待青楼女子们。见他们一出房间,就会有仆人抱着个箱子上前。
箱子里有些什么?全部是金钗。随便挑,随便选,想要哪个就拿哪个。有些烟花女见钱眼开,失了分寸,想要两对,他也应允。钱用身外之物嘛,你让老爷我高兴,我连这个都舍不得吗?
对于那些经过面试与笔试之后,很中他意的,他就想方设法娶回去做小妾。
要知道,人家那都是头牌啊,能赚很多钱的。但他不吝啬,“每悦一妓,则以数千金娶之去。鸨有不从者,则以势劫之”。
没办法,谁叫他有钱有势还是个有理说不清的军爷呢?上海滩多少妙妓归了他的帐中。
这本来可能也是好事,从良啊,有名分啊。但他脾气暴躁,稍有不如意的,就赶出门去。赶出门还算了,人家再走老路,驾轻就熟,哪里不是过日子?但被哄走的,不是这里有伤就是那里有疤,哪里还能接客啊。
因此,他被上海滩的老鸨们目为“名妓杀手”。到处造他的谣,说他“待婢妾,若待军士然,恒以军法从事,稍不合意,即杀头云云”。
有没有杀头呢?他又不是皇帝或者慈禧太后,哪里能想杀人就杀人的,但大六月天把侍妾的衣服全剥了绑到太阳底下晒,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且,他还随便把侍妾送人。某次,一朋友来聊天,见一妾美艳,忍不住时时回头看她。杨玉科哈哈大笑,老弟你是喜欢她啊,来人,准备轿子,送到我这老弟府上去!
(图取其义)
正是纳妾时想尽办法,得到之后又不珍惜,动辄责罚,因而,他之死,对于这些人,或许是老天开眼。
他对老婆又如何呢?难道老婆是正妻,脾气暴的人,就不会骂呢?估计待遇也差不多。
但他妻子毕竟与那些来路不正的小妾们不同,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老公还是为国捐躯呢?跟着他一起去,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