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人口健康水平不降反升
国民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是一个国家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总体。国强则民富,反映的即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居民福利的正面影响:国民经济形势好,国家对文化、体育、教育、医疗保健等社会福利的投入则会相应提高;反之,国民经济发展迟滞或衰退,国家对上述社会福利的投入则会削减。
通常认为,经济衰退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导致国民平均健康水平下降,预期寿命缩短。但事实究竟如何呢?历史上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人口与健康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线索。
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环境和人口健康中心的José Tapia Granados和AnaDiez Roux研究了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经济增长和人口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经济大萧条前后(1920年~1940年)美国每年的国民健康指标变化和经济指标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证实,在大萧条最初的4年内(1930年~1933年),国民健康水平并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口死亡率均有所下降,国民的预期寿命也提高了几年。在经济较好的时期(如1923年、1926年、1929年、1936年~1937年),人口死亡率反而处于最高位;与之相反,在经济衰退的时期(如1921年、1930年~1933年、1938年)人口死亡率则降至最低,国民预期寿命也有所增加。但是,经济衰退的时期居民自杀率明显增高,几乎占到总体死亡率的2%。
研究表明,经济大萧条前后,美国的国民健康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即国民经济落后的年份,国民健康水平反而较高。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106:17290-17295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