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371【红头长尾山雀】
立春,风依然很冷地吹了一整夜,清晨的天空如洗。河边的小路,带着诗情延伸至远方。河流在晨曦中带着几分秀气,在天地间绘制着自己的轨迹,安静流过。岸边的树隐约点缀,早起的鸟儿在水中,在天空不断飞过,与小路、河流、柳树构成七分素淡,三分清凉的美丽画面。
我慢慢走过,耳朵和眼睛寻找着那些鸟鸣中的异客,希望凭借间断的鸣叫或依稀跳跃的影子寻找鸟踪,而那些静静站在阴影里突然起飞的,总是只给我留下一个遐想且遗憾的背影。
一阵集中的似“吱.吱.吱”的尖细鸟鸣从高处飘落,抬头望去,约有数十只红头长尾山雀热闹跳动,他们从这个树枝飞到那个树枝,从一棵树飞至另一棵树,不停地觅食。我保持安静,默默注视着他们,恰巧有一只,停留在不足三米远的枝头与我相对,不再鸣叫,收紧了羽毛、圆睁着双眼、有些紧张、有些好奇地打量着。
他身体微微下伏,随时准备起跳,同时尽力让自己显得小一些,变得纤小的头部衬得眼睛极大。我及时调整视线,仅用余光关注他的存在,这样可以让他找回一些安全感或主动权,不至于急急飞去。看到我的示弱,他开始变的放松,蓬松了棕红色的头冠和银白色的领环,又黑又亮的瞳仁开始转动着,呈现出灵动生机。
他转头觅食,我开始仔细打量这娇小玲珑的存在。他是一种很小的鸟,约有9厘米左右,尾巴又占去身长二分之一还多,这样他的头和身子加起来不到5厘米。大自然在这方寸之间用丰富多彩的颜色、精细的工笔手法一丝不苟描绘出一个活生生的精灵:小巧细尖的黑嘴、形状别致的栗红色发冠、威武霸气的黑色面罩、整洁光滑的蓝灰色背、纤细紧致的橘黄色腿和爪……
一直观察,你不难发现他们是喜欢集体生活的鸟儿,可以看到他们配合捕食小昆虫,他们用轻微的si-si-si的声音调整着配合的动作,成功率很高。
早些时候,雪后的他们利用群体的力量抵御严寒,拥挤在一起用身体的温度温暖对方。
春天育雏期间,还会有互相喂食幼鸟、预警、共同孵卵等行为。他们懂得自己的弱小,懂得利用群体的力量,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进化出自己活着的完美方法。
他们懂得自己只是生态系统中一块精巧而独一无二的拼图,担任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在残酷且漫长的进化中磨砺出来的生存策略让银铃一样的颤音至今回荡在田野与森林。他们活着,完美实现着一个物种存在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