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听话的中国孩子
夜幕中,医院窗口传出了恐怖的呼喊。打起寒颤的我们,不得不又想起了杨永信。
近日,一段“临沂四院13号室”的视频,再次触怒了公众的敏感神经。听着片中里惨绝人寰的凄厉尖叫,人们好像又回到了当年那间臭名昭著的“网络成瘾戒治中心”。
对此,先是院方回应称网戒中心早已解散,该院也接受一些精神疾病患儿,后是当地卫计委称只是“爱哭叫的8岁男孩”,声称要对发布者进行调查。
接着,主动删除视频的原博主,做出了道歉与澄清声明,证实一切都是乌龙事件。可尽管如此,网友对于“电击疗法”死灰复燃的忧虑与质疑,仍然没有停歇。
究其原因,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时间并没有消除公众的恐惧。临沂网戒中心的“太阳穴电击法”,以及其后各色明目的暴力管训,依旧屡见不鲜、大行其道。
始作俑者杨永信,这个被戏称为“雷电法王”的家伙,脸上总带着一抹诡异的微笑,他和他“永不消逝的电波”,就像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一直长留在人们的心中。
2009年,柴静的《新闻调查》曾深入临沂四院,对杨永信进行过专访。
节目中的杨永信,背靠着感恩戴德的家长,表情木然的孩子,就像是掌握了宇宙真理的教主,无论遭遇什么样的质疑,都拥有着不容辩驳的自信。
说到“电击治疗”的医学性,他顾左右而言他,只是甩出一句“用事实最有说服力”。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帮助孩子脱离网海已是功德一件,还谈什么科学与否呢?
说到“电击的电流量”,他郑重其事地表示从没超过5毫安,“我非常自信,因为我这个人从业的经历是非常谨慎的。”可在网络爆料中,却被偷拍下了超额的画面。
军事化管理、催泪式感恩,一旦你行为逾矩,就要被拉去电击矫正。虽然理论上说不出什么道理,但“电一电就好”的实践胜利,还是让杨永信肆无忌惮地表演着。
于是,几名同伴押解下,一个孩子被按上病床,接入电休克仪器。库布里克也不会想到,这种酷刑般的教化场景,会从电影《发条橙》来到神奇的东方世界中。
杨永信就像一个邪恶魔头,把每个孩子当作了展示力量的实验品,成天炫耀这套造福天下家庭的手段,将“非人道的痛苦”轻巧地说成“两害相权取其轻”。
他之所以这么有恃无恐,除了“网瘾精神病化”的医学争议,根本上还是来自孩子父母的支持。他就像是这些父母的代理人,接受其钱财委托,同时也履行其权威。
如此一来,就算再怎么严苛的管理,甚至丧心病狂地动用电击,杨永信都有了一个“都是为孩子好”的正当借口,一个将“棍棒底下出孝子”强化升级的机会。
先是消灭独立意志,再是训练服从意识,直到把所有孩子刻成一个模子。
与其说是戒除网瘾,不如说是人格改造,杨永信这种“治疗”方式,就像是中国式教育的极端缩影,正中这些“问题孩子”家长的下怀。
中国孩子的普遍一生,往往只有“听话”与“不听话”两种状态。
听话时被漠视,求学就业结婚,最好和别人一样;不听话时被粗暴对待,即使电击也要和别人一样。
既然如此,那些老是不听话的中国孩子,都是怎么长大的呢?逃过了杨教授魔爪的他们,又会因为“不听话”付出什么代价呢?
电影《十三棵泡桐》的故事,便是关于这样一群孩子。它展现了一种中国特色的残酷青春,每个角色似乎都深受原生家庭之害,要么被完全忽略,要么被训诫责骂。
何凤,留着“男生头”,行走校园中,外表叛逆的她,内心却是缺爱的。母亲的出走,留给她一个破碎的家,而那个窝囊的父亲,大多时候只能用拳头进行表态。
无论是家庭中还是学校里,绰号“风子”的何凤,都像是一个随处飘荡的局外人。当学校老师告家长时,父亲就狠狠揍她,当学校不告家长时,父亲就与她喝酒。
听话就没事,不听话就是个问题。不知道如何与女儿交流的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何凤成天在外面做些什么,更不会知道她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何凤的父亲是一个保安,老婆跟朋友跑了,厂里的人也不在乎他。面对偷集体财产的恶徒,向来逆来顺受的他,这一次固执地站了出来,却被重重地打翻在地。
他不明白,老实本分的自己,为什么总是这么倒霉。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仅在外面被人冷言冷语,回到家也要被女儿所瞧不起,就像是一条狗似的。
于是,为了逃避人生的失败,他总将怒气发泄在女儿身上。当何凤嘲笑他无法留住女人,他无话可说只能动手;当学校告诉她女儿撒了谎,他又下意识地动起了手。
不仅在社会中没有尊严,在家庭中也失去了掌控力,就像悲催命运对他的凌虐,何凤父亲只会用暴力去挽回自己的权威,只能无奈地用这种方式去留住女儿。
又一次严重的家暴之后,何凤收到了一条裙子,是父亲送来的道歉礼物。可惜,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这种亲情上的补偿,并不能挽回她孤独的心。
毕竟,在她的大部分青春里,家庭都是缺席的。她要去外面寻找爱情,寻找一个能够代替父亲的男人,给予自己心灵上的安全感。
何凤的第一段爱情,来自于班上的帅气男孩陶陶。因为他送给了她一把刀子,而刀子正是何凤心中诚实与勇气的象征,就像是阿拉伯故事集里说得那样。
陶陶是泡桐树中学里最善于打架的人之一,平时总是放浪不羁的小混混做派。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干部,这样的背景让他不会受欺负,尽管父亲其实很少过问他。
然而,父亲的被抓、何凤的情变,击穿了陶陶内心的强悍。于是,也许是出于嫉妒与慌乱,他要去找一个学校的靠山、情感的寄托,搭上了主动求欢的女老师。
何凤之所以离开陶陶,是因为这个男孩在她心中的形象崩溃了。而这场崩溃的起源,则是陶陶与转学生包京生之间的对抗。
面对来势汹汹的转学生包京生,平日里横得不行的陶陶,这时却失去了原先的勇气,即使包京生欺负他的小弟,连何凤都敢上去呛声几句,他却毫无表示。
为了实施报复行动,他成功陷害了包京生,让对方背了一个大黑锅。面对学校方面的调查时,他又一次没站出来,这种退缩让何凤彻底死了心。
陶陶为什么突然就怂了呢?因为他的“不听话”都是装出来的,他本身就是个外强中干的怂孩子。有了父亲的背景撑腰,他才能硬气地扮古惑仔,才能自在地耍酷。
没有了父亲怎么办呢?他转向了老师宋晓豆。这个女人,既是他隐秘的情人,也是他在学校依靠的“母亲”,在她老师权威的庇护下,他能够继续自己的强人生涯。
转过头来,这个叫包京生的男孩,后来成了何凤的第二段爱情。他与陶陶对抗的时候,总是表现出一种敢做敢当的豪气,这种气质正是何凤着迷的东西。
张口侠义,闭口豪情,明明没什么钱还爱装“社会人”,这样的姿态虽然让包京生获得了女同学的垂青,但却让他丢了难以生存的学生身份。
父母常年在外,整日到处游荡,包京生的青春是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转完学后,看上去不好惹的他,被学校当作了坏学生的典范,尽管他并没有做什么坏事。
直到报复事件中,他莫名奇妙地背了次黑锅,证实了不良少年的身份,从此成为了学校的眼中钉。被逼成异类的他,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以惯性的叛逆去面对他人。
耀武扬威的包京生,其实只是一个纸老虎。父母的突然回来,就让他彻底慌乱了,他既不敢继续与何凤的情侣关系,也不敢去向学校求情,恢复自己的学生身份。
于是,无可奈何的他,不得不像个真正的不良少年一样,糊里糊涂地走上了犯罪之路。他天真地以为,自己混社会的那一套,能够帮助他要挟学校,回到班级中。
要么是不闻不问的缺位状态,要么是突然回归的权威压力,包京生父母在他的成长中,丢掉了家长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要么是毫无作为,要么留下的只有负面影响。
无论你来自什么样的背景与阶层,都得品尝这中国特色残酷青春的味道。电影《十三棵泡桐》中的亲子关系,无论是激烈对抗还是缺位游离,都是一种病态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病态之处在于——
父母与子女之间并没有真正的沟通交流,所有互动都建立在“听不听话”的基础上,子女想要的是爱与尊重,父母想要的却是孝顺与服从 。
等到未来的某一天,当父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掌控孩子的人生时,他们便会把这种教育失败,归咎于游戏、早恋、网络、武侠小说等“洪水猛兽”上。
甚至,父母还会固执地将孩子送去电击,用暴力手段为自己换一个“正常”的孩子。
“说心里话,我们家里有这么一个网瘾孩子,我们家无宁日。真是这样的,日子没法过,我们只有病急乱投医。”《网瘾之戒》里,一位母亲面露难色地如是说。
这些父母真的不爱孩子么?并不是,只不过他们已经习惯将孩子作为自己的附属品。他们想要用杨教授的电波,解决那些无能的愤怒,那些面子的烦恼。
“老师你好,我们家这孩子不太听话,您给多管教管教。”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孝顺,养这么多年,结果是白眼狼吗?你就不能好好学习,找个稳定工作,好好找个对象,结婚生个孩子吗?”
“唉,你说说你这孩子,怎么还不听话呢?”
以爱之名的绑架,服从权威的教育,“为你好,要听话”的中国式亲子关系,绵延至今几千年之久。不过,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从来如此,便对么?
互动话题
你和父母间最激烈的一次争吵是为了什么?
↑上下滑动查看如何投稿↓
投稿通道
wangxiaowo929@163.com
1.不白拿,有稿费。对脾气我们就将约稿进行到底。
2.稿件要求:以你的聪明才智,看几篇我们的推送,心里指定有数。
实习通道
wangxiaowo929@163.com
1.会写,能写,热爱写写写。
2.满足第一点万事好商量。
凡是来稿来信,小十君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哦!
后台发送“投稿”可查看投稿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