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部恐怖佳作,可惜被低估
想来,小十君很久没吓唬人了。
你以为我要聊新《鬼娃回魂》?不,旧瓶新酒不够味,今天得来点不一样的东西。
光看海报,很容易就把这部电影,当作依托瑞典美景之下的浪漫剧情片。
但这部《仲夏夜惊魂》,跟温暖治愈无关,也不是为蹭莎士比亚名号,这是彻头彻尾,容不下半点温柔的恐怖片。
时隔仅一年,导演阿里·艾斯特,就带来了与A24合作的第二部作品。
处女作长篇《遗传厄运》之前小十君也已写过,而这部《仲夏夜惊魂》紧随其后,间隔甚短。
这一面令人欣喜,一面又有些怀疑,一夜成名既是恩典也是诅咒,他能否有所突破?
但做完两个半小时的“瑞典噩梦”后,这份疑虑基本打消。作为恐怖片老餮,甚至可以说是倍感欣慰。
创新偶可见,复古不少有,能让两者相得益彰,才算是有大家天赋。
很显然,阿里·艾斯特做到了,之前《Time Out》捧他为新时代的威廉·弗莱德金(《驱魔人》导演),也许真不是单纯溢美。
在聊之前,补充一点。想看怪力乱神的,想看残肢纷飞的,想看杀人狂魔的,都要失望了,这些传统恐怖片里的元素,本片一概没有。
所谓的邪教洗脑,也只是用以叙事的外皮。
心灵脆弱,会给邪魔外道以可趁之机。
女主角丹妮,就是典型范例。
光是开场一幕,她就显得神经兮兮。
专攻心理学课程的她,自己反而更像个病人。
敏感,脆弱,一触即溃,这些词用来形容她的处境虽然老套,但很成立。
当然,很多选择心理学的人,出发点就是自我疗愈。
丹妮也不例外,她经历的两件逆事,任选其一都足够常人消化一生。
一是家破人亡。
丹妮的妹妹瑞特,身患严重躁郁症,一天夜里,她突然发病,先是杀害了亲生父母,接着在双亲尸体前,吸入汽车尾气自杀。
突如其来的人祸,让丹妮陷入了远超正常心智负荷的悲伤与自责。
二是感情濒危。
相比前者,爱情出现裂隙,也许打击还不算太重。
但两件事并行发生,这种痛苦就不是线性叠加那么简单。
丹妮能够依靠的,只有男友克里斯蒂安一人,她一面担心自己的负能量会摧毁爱人,一面又免不了散溢出苦闷。
这让一个已经不再爱她的男人,很是为难。
四年相处,克里斯蒂安已经对丹妮丧失了热情,想提出分手,又犹犹豫豫。更何况,得知女友家中遭此横祸,他也不能在此刻做个临阵逃兵。
但无论是哪种伤痛,只要理智尚存,问题总要解决。
丹妮与克里斯蒂安找到的办法,是进行一次长途旅行。
一对强弩之末的情侣,以及三五死党好友,去风景如画的瑞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疗心之旅,也许真的是个好主意。
更何况,这伙死党之一,一位名叫佩尔的温柔男生,本身就在当地长大。
他告诉丹妮,那里即将举办一场百年难遇的丰收庆典,这也能为主修人类学的男友,提供一个博士论文选题。
换个环境,与故人相聚,是忘记苦痛的不二之选,何况丹妮也不打算自暴自弃,再没有任何理由犹豫。
但自打一上路,本片横贯始终的诡异感,就开始初露端倪。
端端正正的远景,突然180度调转,天空变作地面,地面脱离引力,这个看似简单的翻转镜头,持续了大约半分钟,就在你即将习惯这种生理性的不适时,众人立刻就被扔进了一片桃花源里。
“哈加”——原本就人口稀疏的瑞典地区,一座更为与世隔绝的小村。
无须更多言语,光是打上一眼,你就能明白,那些浪漫作品里形容的乡间天堂大概是什么造型。
哈加的天是晴朗的天,哈加的人民很美丽。
素洁白衣与鲜花头环,是人手一套的标配,每个人都面带灿烂笑容,对来访者友善而不失热情,慢节奏的务农生活,将闲散与勤劳,调配得恰到好处。
换句话说,这个瑞典小村,对于每个厌倦了凡尘俗事的人来说,就是避难所。
但阳光之下,必有阴影。远看美丽脱俗的马赛克壁画,近观,却是满面的诡异畸点。
丹妮与她的朋友们并不知道,这次旅行,自己将有去无回。
丹妮一行人,从进入小村开始,都有意无意服下各种天然致幻剂。酒,水果,食物,甚至空气中,都有一种让人现实难分的东西。
除此之外,随着他们越深入当地日常,看到的怪异也就越多。
村中空地,用铁笼圈养着一头棕熊,没人知道作何用意。
山脚小河边,拔地一座尖顶木屋,还是不允许任何人进入的圣殿。
村民与旅客,混住在村中心的大木屋,墙壁上布满带有神秘学性质的民俗画。这种图案,在村中俯拾即是,甚至连桌布也不例外。
乍看一眼,繁复优美且具异域色彩,但仔细看内容,却是诡异的巫术仪式。
刚开始,周遭一切好像只是因文化壁垒略显怪诞,但很快,事态急转直下,开始向着一行人无法想象的方向发展。
这个小村,有着自成一体的文化观念。例如,在看待生死问题上,哈加村民用一年四季来类比人的一生。
少年时为春,青年时为夏,中年时为秋,老年时则为冬。每过18岁,就是一个季节结束。而四个周期结束后呢?
很简单,活人祭。
丹妮一行人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吸引他们来到此地,号称90年举办一次的“九日祭典”,居然会有这么一出血腥的开局。
先是有人割破手心,跪伏在地,将血液涂抹在石碑上,留下惨红印记。
再是年老者身着袍服,从高耸崖壁上纵身而下,在圣岩上摔得头骨崩裂,面目全非。若有坠而未死者,一旁还有专职人员,负责用木槌助他往生。
作为外来者的丹妮一伙,或低声作呕,或惊叫连连,阻止仪式也是痴人说梦,只能眼睁睁看着惨剧发生。
这一切也是有解释的,所谓生命周期终结,就像《楢山节考》中送母上山等死的习俗,生命走向崩坏前踩下刹车,这种看似残酷的习俗,对参与者来说却是莫大喜悦。
当然,主角一行也不是吃素的。主修人类学专业的他们,很快就接受,或者说忍受住了这种祈求生命力旺盛的人牲祭祀文化。
原本可以一走了之,而为了研究课题,他们选择继续留在此地。但别忘了,九日庆典,一共九天,这才只是第一天,就如此疯狂和血腥。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也许想象得到,也许不敢去想……
作为恐怖片当家新秀,阿里·艾斯特的作品,虽有一定门槛,但绝对值得你仔细咀嚼。
仔细回味,冲击不是简单乘二,而是将曼妥思扔进了汽水罐。
换句话说,这是一部相比《遗传厄运》,更加需要观众投入心智的作品。
除了怪异色彩浓厚的噩梦场景,电影中大量出现的宗教画作,神秘符号,以及导演大费周章呈现的仪式性动作,都成为了这部“邪教指南”正文之外,不可错过的注释。
想更彻底被吓个透心凉,就最好别忽视这些细节。
首先,故事时空,定格在自然美景密度超高的瑞典,时间正好是最热也最明亮的夏天。
晴天白日下的恐怖片,如此“明媚耀眼”的,也是绝无仅有。
高明度画面,高饱和色彩,让这个夏至间发生的恐怖故事,不单挑战了观众对白天代表安全,黑夜代表危险的认知模式,也要求导演不能再依赖观众心理的天然弱点,必须另辟蹊径。
从最直接的惊吓镜头说起,导演对血腥场面的使用很有节制,毫不铺张。
而但凡需要给观众临门一脚时,也绝不遮遮掩掩。
只要一击,就能震得你心肝乱颤。
除了大锤碎颅外,剥皮,断肢等等不一而足。
你还能在片中,见到一种传说中维京人发明的恐怖酷刑“血鹰”:用利刃划开人背部,接着活活掰断肋骨,扯出肺脏,离开胸腔的肺叶,就像是带血的翅膀一样。
音乐设计,也让现实失焦。
导演铺陈的长短音符,好像是在对抗与扭曲镜头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胜景。
这派明媚田园风光,原本该搭配灵动轻快的弹拨乐器,却莫名安插进了长调管乐。
余音褪去后,只剩单调鼓点,每次敲击,都好像在渐渐消竭画面里的生命力,催动人物走向崩溃边缘。
恐怖片想要直击人心,留下绵长震荡,除了必要感官刺激外,就是要在有一定区隔的前提下,和现实有所勾连。
《仲夏夜惊魂》中,埋藏了无数或明或暗的诡异细节,与银幕外的真实历史文化遥相呼应。大量北欧地区的传统文化,宗教符号,乃至神秘学元素,共同塑造了这个并非完全虚构的世界。
除了长者自杀仪式之外,村人还会刻意近亲结婚,诞下畸形儿作为先知。这些行为并非编剧异想天开,在漫长人类心灵进化史上,这些误读都有据可查。
又如片中那场盛大舞蹈,正在欧洲多地,也是常见的宗教节日仪式,人们会围绕着鲜花装点的五月柱舞蹈,期盼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只是在真实历史中,北欧人为庆祝夏至来临选出仪式女王的异教崇拜,在基督教进入后,换成了对圣母玛利亚的祈福。
常见类型片中,他者一词,通常只是为了猎奇目的,作为背景或题材来源。
很少有电影,特别是恐怖片,会对“有别于我们”的文化系统对人的内在影响,做这种程度的展现与深挖。
《仲夏夜惊魂》中的人类学视角,也要比那些同样执着于描绘邪教的老前辈,诸如《柳条人》和《生死狂澜》更加深入和细致。
人类学研究者的身份,既成为了主角一行深入异域的动机,也成为了他们最终坠入噩梦的缘由。
同时,片中不断强调“卸下防备”这个谓宾语句,在很多故事中,这是一个温和正向的动作,人物借此达到与自身或周遭的平衡。
但在本片,卸下防备却意味着放弃抵抗,放弃原本保护身心灵的最后一道屏障。
男主角,虽有动摇,但大体上是一个拒绝者的姿态。
女主角,开始恐惧,但后来却也最快接受了这一群体。
仪式进行,与女主角的心理状态相互关联。
随着九日大典一步步趋于白热,女主角心中隐伤,也逐渐被重新撕开。旧伤未愈新创又添,好不容易爬上悬崖的她,再次直坠底渊。
这还不算完,如果你对邪教有所了解,就会发现它们俘虏人心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集体归属感与被需求的价值感来笼络脆弱的个体。
理解,保护,帮助,信任,归属,成就……多么美好的词语,只可惜,语言最大的力量之一,就是混淆视听。
邪教拉人,也少不了心理学基础。
自诩受过教育的文明人,那点理智根本不堪一击,从好奇到怀疑到否定再回归怀疑,直至最终接受。
于是,我们亲眼得见,一个不自觉的脆弱心智,是如何被人类天然的“共情机制”,蚕食殆尽,成为其中一员。
心理学家被一群外行人用心理手段控制,人类学家向往的田野却成为吞噬他们的坟场,这在让人寒入五脏之余,也有够讽刺。
这种感觉,并非迎面一盆凉水浇下打一激灵,而是四下望去明明无人,再一睁眼,却发现恶狼四顾已入绝境。这种拍法,不仅高级,而且邪典。
除了那些可怖场面,对一个所谓文明人的震颤之外。
它也有一层潜藏滋味——两种文化认知,只要差异够大,就足够勾起令人头皮发麻的恐惧。
这种“差异性”,原本只是作为恐怖类型片领域的题材或背景。
而如今在《仲夏夜惊魂》镜头下,这种“他人即地狱”的主题,也许能够真正上升为一种新的创作手段。
就像守株待兔的猎食者,它们不像杀人狂一样主动出击寻找猎物,而是抛出诱饵,利用对方内在弱点,诱其深入,徒然张开血口。
至于吃完吐不吐骨头,就全看对方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