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荆紫关(躬耕)(翟传海)
翟传海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不少人听说淅川县荆紫关很有名,便长途奔赴前往一观。但走马观花地看了古街、“一脚踏三省碑”,吃一顿当地的“八大件”等,就妄言“此地没啥好玩的”。其实,那儿的文化底蕴深厚着呢!
一
淅川荆紫关,地处鄂、豫、陕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丹江穿境而过,西去600里商於古道直通关中,东出直下南阳到荆襄。
镇内享誉全国的“明清一条街”古建筑群,形成于公元1772年前后。该街依丹江东岸走势南北延伸五里,街道两旁有房舍楼阁2200多间。1500余间清代建筑门面,房门多木板嵌成,昼抽夜闭。门面之后多是一进几个院落,两侧有对称的厢房。厢房一般都是后墙高,前墙低,一个坡面,屋深很浅。每一院落的门面房两侧,都有白墙灰瓦封火山高叠。其意在阻断意外的火灾,实际也增添了房舍的美观程度。
古街现今保存有关门、陕山会馆、禹王宫、江西馆、平浪宫等典型建筑,还有刘家大院、陈家大院等富商住宅等。其关门建于1914年,砖石结构,二层级,单拱门,跨街而立。其高7米,宽6米,进深1米。中间是拱门,顶部有砖砌斗拱,门楣上书“荆紫关”三个大字。
“平浪宫”位于荆紫关南街东侧,其形制最为古朴奇特:前宫面阔3间,进深2间,屋檐高翘。门楣上嵌一块大理石竖匾,上刻“平浪宫”三字;两侧墙壁各有一大圆窗,圆窗上方左刻“风平”、右刻“浪静”;门前左右高台之上,南钟楼北鼓楼与前宫比肩而立。两楼造型相同,四正四方。三层木楼高叠,纯榫卯四角攒尖。尖顶砖雕花脊,顶部安有宝珠和塔刹,上书有“风调雨顺”4字。额枋上有木雕花草,梁架做工精致。每个檐尖都装饰木雕龙头,龙头挂风铃。两楼内各有四根大柱、十二根小柱,寓意四季十二个月。整体看了飞檐翘翅,重梁架构,古朴典雅。一宫两楼并肩立于街中,从每个角度看皆重叠如浪。
据碑文所记,平浪宫建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是供奉水神杨泗爷的神庙。它是船工、船商集资而建,也是船工娱乐、集会之地。
街中“山陕会馆”位于古街东侧,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山陕两省商人集资创建。现存建筑6座,房屋29间。依次有大门楼、戏楼、过道楼、钟楼、春秋阁(中殿)、后殿、卷棚等。“府台衙门”坐落于古街南段。明成化十年,荆紫关设有巡检司,营千总镇守。清时,设置副将都司。此地,当时建有宏大的衙门,有东西城楼、花城门、击鼓楼、奎星阁,及大堂、二堂、審衙、兵营等多项建筑。“禹皇宫”又名湖广会馆。其位于荆紫关古街道东侧,坐东向西,面江而建,是专门为治水有功的禹王所建造的。现存建筑,分前宫、中宫、后宫三大部分。“万寿宫”又名江西馆。该宫为江西商人集资而建,分前宫、后宫和耳房,均系硬山式建筑。现存宫室12间,占地900平方米。
二
荆紫关古镇历史悠久,自古水陆并通,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时水运称“丹江通道”,陆运称“商於古道”,明清时期商业高度繁荣,有“小上海”之称。
荆紫关的得名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304年,楚王派其子“荆”在此镇守,于是此地就叫“荆子口”;西汉时,此处一带丹江河上有座木架桥,人称“草桥关”;南宋时,因此地荆花遍野、荆籽满地,改称“荆籽关”;明清时,此地商贾云集,为图吉祥,取“紫气东来”之意,遂改为“荆紫关”,并沿用至今。
此地,春秋前期属鄀国地,战国前期为楚国三户邑。战国后期是秦国所属的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於(今河南内乡县东)之地。“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割据,阻断了淮河、汴河之漕运。当时的唐朝政府只得通过丹江航运,来转运江淮至关中的货物。处于丹江流域的荆紫关镇,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著名的商业古镇。明王朝曾在此派驻官兵上千,人称“百户所”。清代时,荆紫关也驻有大批军队。1905年编《淅川直属厅乡土志》记载:“全境商务以荆紫关为贸易总汇,城中(老县城)次之。”当时的荆紫关码头分上、中、下三处泊船,每天停船少则百只,多则三四百只。水上百艇接樯、桅杆林立,岸上千蹄接踵、囤货如山。
三
“一脚踏三省碑”位于荆紫关镇西部白浪街中心(距“明清一条街”约3千米),白浪街是真正的豫鄂陕三省的交界点。游人踩在上面,可以体验“脚踏三省,气吞九州”的豪迈,故被誉为“一脚踏三省”之地。三省商店各居领地,鼎立街头。山民们进入购物,可走遍三省店铺。
1987年三省乡镇自发集资,在此建立了一座小巧玲珑的三棱大理石塔式碑。碑顶部似塔式,三根石柱支撑角檐及塔顶。碑身用绿黄大理石贴面,为锥状三面体新界碑。西北归陕西管,属陕西白浪镇;东北归河南管,属河南荆紫关镇白浪村;南归湖北管,属湖北白浪镇。
荆紫关镇最具特色的美食首推“八大件”。荆紫关 “八大件”,是当地婚丧嫁娶、重大节日,以及迎来送往的必备待客之席。“八大件”第一个粉墨登场的是“大攒盘”。多为熟瘦肉、豆腐干、木耳等为原料的凉拌菜。特色是鲜、香、淡、雅,南北口味皆宜;第二道菜是“条子肉”。肉条放在蒸碗底,上面放以萝卜或梅干菜之类,蒸熟后倒扣在盘内。特色是肥而不腻,香酥绵软,常食美容健脑;第三道是“小炒肉丝”,甜酸可口;第四道“柱柱鼎石”,选用煮熟的牲畜臀部肉,切成方寸大小,配以萝卜(莲藕、油炸土豆)等。拌好佐料,上笼蒸透,即可上桌。其肉块似四棱鼎,吃起来解馋耐饥;第五道“粉蒸肉”,选优质肥肉,带皮煮熟,切成长四寸左右的肉片。用炒熟的玉米糁把肉片拌匀,粉条、香苜蓿拌上玉米粉放在肉片之上,放入笼中蒸熟即可。特点是香味独特,油而不腻;第六道菜是腐皮汤或酸辣肚丝汤。特点是清淡、柔软,滋补,常食有健胃润肠之功效;第七道“蒸丸子”。蒸丸子即用生肉剁碎如泥,拌以佐料,油炸后放在蒸笼上蒸熟上桌;第八道“米拉筋(蒸甜米)”。多用糯米加蜜枣、莲米、花生仁等蒸熟为肴。其香味四溢,诱人食欲。
在“八大件”未上桌前,先上四个压桌碟,从头到尾都不撤换(象征和喻义为四季发财,四季有余)。四个压桌碟多为颜色鲜亮、制作精细的地方凉菜。“八大件”依次上完后,再上六个座碗,以供划拳喝酒和吃饭用。
其他特色美食除了石子烙馍、酸菜炒牛肉、魔芋炒酸菜外,“神仙凉粉”是其独具特色的一种小吃。它是用境内猴山上的一种野生灌木树(二翅六道木)叶做成的。其具体做法是,将采回的新鲜“神仙叶”淘净,空水后放到盆中用开水烫匀;再掺凉水搅拌反复揉搓,直使叶子和热水成为糊状;然后用细布过滤盆中,待冷却后即成。吃时用刀片打成小块,浇上油泼辣子、醋和蒜水调拌一下即可。口感滑溜凉爽,是夏天消暑降温的极好食品。食用它可以清热、解毒、活血等,当地百姓说它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关于“神仙凉粉”的来历,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当地连遭大旱,饿殍遍野。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成群结伙地向山外逃荒。途中遇一位老奶奶,用拐杖挡住他们的去路,和善地说:“你们不必逃荒,北猴山上有一种树的叶子能做凉粉,糊口度日不成问题。”“老奶奶”教会大伙如何辨认树叶、凉粉如何制作后悄然而去。灾民们返回家园后,按照“老奶奶”指点,果然做出了一种黑色凉粉,并依此度过了灾年。因这种凉粉为神仙点化,故称之为“神仙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