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国锂电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出品方/作者:德勤)
核心观点:
得益于全球节能减排趋势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长迅猛,预测在2025年达到1,223亿瓦时的总需求,其发展主要由动力锂电池需求的增长拉动,而其中据统计2020年中国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位居于世界首位。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驱动及整体生态环境的提升,即使补贴退坡,中国动力电池终端需求仍持续乐观,预计未来五年会以40%的CAGR增长。
为满足如此高速增长的需求,考虑政策导向和价值链的趋势来看,供应端企业致力于搭建技术创新、价值整合和生态赋能所需能力,从单点技术的裂变、产业链的稳定和生态圈的共赢三个方面共同塑造和提升了锂电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锂电行业发展趋势
得益于全球节能减排趋势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中国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位居世界首 位,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导向型到消费驱动型转变,上游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将愈发趋于稳健,电池厂将致力创 新,逐步从纯供应商转变到成为整车厂的战略伙伴,并巩固在国际供应链里的头部位置。
国家最新政策导向
工信部在2020年11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定调了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5项战略发展任务; 从技术、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上进一步提升整体发展格局。
中国锂电行业价值链趋势
随着锂电池发展成熟以及国际竞争加剧,中国锂价值链上下游整合日益加速,产业链环节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蔓延发展趋势日 渐明显,然而建设回收周期长,考验资本抗压能力。
锂电价值链技术革新趋势
国内外锂电技术不断创新,尤其着重在锂电的密度、再生、提取技术、与新能源车生态链结合应用等领域,推动价值链竞争格 局持续变化。
锂电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与德勤观点
锂资源海外分布
锂行业资源为王的趋势愈加凸显,当前,高品质锂资源集中分布于澳大利亚西部矿山和南美盐湖之中;过去矿业公司均为国内 外头部锂业公司,近年来整车厂与电池厂也加入到锂资源抢夺战竞争中。
锂资源国内分布
我国锂资源虽储量巨大,但多数品位不高、开发难度大;锂电企业希望通过开发创新型锂盐提取技术,提高盐湖提炼技术及硬 岩锂转换效率,打破行业龙头对锂矿资源的垄断,然而目前成效有限。
锂盐提取环节企业产能
建成产能和锂资源渠道是决定锂盐提取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先前受市场价格影响,有海外矿产资源的行业龙头调整产能, 聚焦氢氧化锂生产,而其他无海外矿产渠道资源的企业仍主要专注的碳酸锂生产。
案例分析——瑞福锂业
缺乏稳定锂原料来源的瑞福锂业,虽有6万吨的已建成产能,但业绩表现依旧难以达到资本市场预期,其与美都能源的并购合作最终失败;对于想向上游发展的电池厂而言,类似瑞福的闲置产能具备一定的战略价值。
锂电池成本结构
锂电池构成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块,正极材料决定电池的容量、寿命等多方面核心性能,一般占 锂电池总成本高达40%左右,是锂电池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
国内电池加工制造业呈现高度集中
业内“马太效应”已逐渐显现,其中宁德时代就占据半壁江山;由于电池密度与续航力表现较佳,三元电池近年来为市场主 流。然而,2020以来,受益于磷酸铁锂电池密度的技术突破,磷酸铁锂电池日益受到电池厂的青睐。
磷酸铁锂电池发展历史及展望
受政策调整影响及电池效率,磷酸铁锂电池曾跌落电池行业发展“风口”,但随着其储能技术的突破,其成本优势和安全稳定性重获市场认可,许多只采用三元电池的中高端车型如特斯拉,也开始装机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储能电池发展展望
三元电池对钴的使用量大,但受限于钴供应的不稳定性且价格高昂,行业目前在三元电池的开发方向集中在高镍化、去钴化。
打开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
中国头部电池加工制造商在立足本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其中头部电池加工制造商通过海外设厂的方式积极推动市场拓张,更靠近下游整车厂商,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以期更快的加入造车生态。
储能新科技:氢能电池
氢能电池作为清洁高效的储能新科技,政府支持力度大,行业前景向好,但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大规模商业化使用在新能源车仍有待进一步科技实践。
整车厂在续航能力方面的努力
整车厂的电池续航能力已经可以达到支持500-700KM的续航里程,行业领先企业正在探索超过1000KM续航能力的电池技术。
充电设备市场发展痛点
充电桩设施与电池工艺紧密联系,用户目前缺乏方便快捷的充电方式。
充电设备市场展望
作为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产业链环节,锂电企业可以通过带入自身对电池的理解和创新,抢占充电环节先机,逐步积累消费 者数据,提高用户运营能力,从而打造锂电生态圈,讲好自身发展路径。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